“中東土豪”沙特阿拉伯的前世今生[附:阿拉伯帝國國王世系圖]


阿拉伯半島位於亞非歐三洲的中心區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阿拉伯帝國誕生前,這裡就是拜占庭人和波斯人經常角逐的戰場。隨著先知穆罕默德的誕生和伊斯蘭教的創立,屬於阿拉伯人的時代來臨。

“中東土豪”沙特阿拉伯的前世今生[附:阿拉伯帝國國王世系圖]

沙特阿拉伯王國位置示意圖


阿拉伯帝國時期

一 先知的誕生與阿拉伯半島的統一(570~632年)

570年,哈希姆族的穆罕默德誕生於麥加。他於610年創立了伊斯蘭教,他倡導順從、平等、友愛等觀念,受到麥加中下層人民的歡迎,被人們尊稱為先知。

631年,阿拉伯半島的各個部落派代表團來到麥地那,宣誓皈依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為阿拉伯半島的領袖。阿拉伯半島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逐漸實現了統一。

二 四大正統哈里發時期(632~661年)

632年,先知去世後,艾布·伯克爾被推舉為哈里發(繼承人)。他繼任後首先平定內部的叛變勢力,接著對外征服了希拉王國。

634年,歐麥爾繼任後兵分兩路進行遠征。東線軍隊於637年攻陷薩珊王朝首都,波斯帝國滅亡。西線軍隊相繼攻陷大馬士革、約旦和巴勒斯坦等地區,並於636年在葉爾穆克擊潰拜占庭軍隊。接著合兵進軍非洲,相繼征服了埃及和利比亞。

644年,歐麥爾被刺身亡,奧斯曼繼任哈里發,繼續對外擴張。在非洲,又相繼攻佔了北非白爾格、的黎波里、迦太基等地區。在東方,征服了吐火羅斯坦、呼羅珊、巴爾赫、喀布爾、加茲尼,以及阿塞拜疆等地區。655年,阿拉伯海軍在亞歷山大附近海域擊敗拜占庭艦隊,史稱“船桅之役”。

656年,奧斯曼遇刺身亡,阿里繼任哈里發。阿拉伯帝國擴張太快,阿里開始處理帝國內部的矛盾。

“中東土豪”沙特阿拉伯的前世今生[附:阿拉伯帝國國王世系圖]

阿拉伯帝國四大哈里發繼承順序圖


三 “白衣大食” 伍麥葉王朝(661~750年)

661年,阿里被刺殺後,穆阿維葉在耶路撒冷自行宣佈就任哈里發。他規定哈里發的職位為世襲制,開創了阿拉伯帝國的伍麥葉王朝(倭馬亞)時代。伍麥葉王朝定都大馬士革,作為伊斯蘭教發源地的阿拉伯半島影響力逐漸衰落。

伍麥葉王朝政權穩固後,繼續開啟對外征服行動。向北擊敗了拜占庭帝國,兵臨君士坦丁堡。向東攻佔了中亞地區和印度旁遮普地區。向西擊敗拜占庭軍隊,佔領利比亞、突尼斯等的北非地區。

711年,伍麥葉軍隊從北非出發,橫渡直布羅陀海峽,攻佔了西班牙,並越過比利牛斯山脈向法蘭西進軍。

到8世紀上半葉,形成了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國。

“中東土豪”沙特阿拉伯的前世今生[附:阿拉伯帝國國王世系圖]

倭馬亞王朝哈里發世系圖


四 “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

750年,以巴格達為首都的阿拔斯王朝取代伍麥葉王朝,成為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世襲王朝。

從阿拔斯王朝的中期開始,歐洲發動持續近200年的十字軍東征,意圖收復天主教聖地耶路撒冷,給阿拔斯王朝帶來巨大的衝擊。

1258年,阿巴斯帝國被蒙古族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消滅,阿拉伯地區又進入分裂狀態。

“中東土豪”沙特阿拉伯的前世今生[附:阿拉伯帝國國王世系圖]

阿拔斯王朝哈里發世系


16世紀,阿拉伯半島逐漸被奧斯曼帝國佔領。奧斯曼帝國對阿拉伯地區的治理比較鬆散,主要依靠各部落酋長及伊斯蘭教長來進行控制,大家族勢力逐漸在阿拉伯半島興起。

沙特阿拉伯王國時期

一 第一沙特王國(1742~1818年)

伊斯蘭教瓦哈比教派的創始人瓦哈卜和德拉伊葉城的統治者穆罕默德·本·沙特結盟後,瓦哈比派很快在內志地區得到了廣泛傳播,沙特家族的實力大大增強。隨後,對外發動一系列聖戰,攻佔利雅得、哈薩和漢志等地區,瓦哈比國家的雛形初步形成。到1803年,瓦哈比軍隊攻佔立聖城麥加和麥地那,勢力範圍遍及整個阿拉伯半島。

1792年,瓦哈卜去世,沙特家族繼承了教長職位,開創立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

1818年,埃及軍隊圍困瓦哈比國家的首都德拉伊葉城,沙特家族被迫投降。

二 第二沙特王國(1824~1891年)

埃及軍隊消滅第一沙特王國後,很快撤軍到漢志,內志地區處於權力真空狀態。

1824年,捲土重來的沙特家族在圖爾基·本·阿卜杜拉的帶領下,率軍擊敗土埃聯軍,收復了利雅得。隨後又將土埃聯軍趕出內志地區。圖爾基宣佈重建沙特王國,定都利雅得。

1891年,陷入內亂的沙特王國,被臣服於奧斯曼帝國的沙馬爾國消滅,沙特王國滅亡,內志地區成為沙馬爾的屬地。

三 現代沙特阿拉伯王國

1 漢志王國

19~20世紀之間,英、法、俄三大帝國把觸角伸向阿拉伯半島。奧斯曼帝國逐漸衰落, 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在阿拉伯半島退守到漢志地區。

1908年,奧斯曼帝國委派侯賽因·本·阿里擔任麥加長官,作為土耳其統治漢志的代理人。侯賽因是先知穆罕默德家族的後裔,一心想恢復阿拉伯帝國的榮耀。他表面上與奧斯曼帝國合作,暗地策劃反對奧斯曼的軍事行動。

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奧斯曼帝國向英、法、俄等國宣戰。英國想借助侯賽因的力量打擊奧斯曼帝國,侯賽因也想借助英國的力量實現獨立,雙方一拍即合。

1916年11月2日,在麥加召開的阿拉伯大會上,侯賽因被推舉為“阿拉伯國王”。英、法兩國不希望出現統一的阿拉伯國家,但考慮到鼓勵侯賽因繼續打擊奧斯曼帝國的需要,承認侯賽因為漢志國王。

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軍隊被迫與協約國簽訂停戰協定,土耳其軍隊撤出阿拉伯地區,阿拉伯獲得瞭解放。

1920年4月,在聖雷莫召開的會議上,協約國違背了對阿拉伯世界的承諾,決定由法國接管敘利亞和黎巴嫩,英國接管巴勒斯坦和伊拉克。

“中東土豪”沙特阿拉伯的前世今生[附:阿拉伯帝國國王世系圖]


2 沙特家族重建沙特王國

1891年,第二沙特王國覆滅後,沙特家族流亡科威特。

1921年,沙特家族的阿卜杜勒·阿齊茲·本·沙特率軍先後征服了沙馬爾政權和錫爾漢谷地地區,成為內志地區的蘇丹。

1924年,阿卜杜勒·阿齊茲著手進攻侯賽因控制下的漢志。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漢志地區被征服。

1927年1月,阿卜杜勒·阿齊茲宣佈成立漢志、內志及歸屬地區王國,並自任國王。

1932年9月,國家更名為“沙特阿拉伯王國”。

沙特是君主制國家,國王享有絕對的統治權。沙特施行兄終弟及的王位傳承製度,現任國王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是老國王阿卜杜勒的第25子。

“中東土豪”沙特阿拉伯的前世今生[附:阿拉伯帝國國王世系圖]

沙特阿拉伯王國地圖


點評

沙特依靠石油美元和軍購計劃與美國戰略捆綁,以保證國家的安全和家族的統治權。沙特依靠石油收入成為富裕國家,人民和軍隊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



參考文獻:

《列國志 沙特阿拉伯王國》

《沙特阿拉伯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