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髮類化妝品有哪些配方組成

健康的頭髮表面上有一層薄的油膜,可保持頭髮的光澤並維持頭髮的水油平衡。如果常用脫脂能力較強的洗髮劑或頻繁染髮、燙髮等,易使油膜層損壞,導致頭髮乾燥、發脆、枯黃,因此需要適當補充油分和水分,使頭髮恢復柔軟、彈性、光澤。護髮類化妝品的基本原理是將護髮成分附著在頭髮表面,潤滑表皮層、減小摩擦力,減少梳理過程中的頭髮損傷。此外,護髮成分形成的保護膜可以減緩因溼度變化而帶來的頭髮內水分含量的降低,防止頭髮過度乾燥。

護髮類化妝品有哪些配方組成

護髮化妝品的組成

護髮化妝品主要由護髮劑和輔助成分組成。

(1)護髮劑 護髮劑主要成分為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油性成分、膠性成分等。常用的有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雙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銨、聚季銨鹽、陽離子瓜爾膠、天然動植物衍生物調理劑(如季銨鹽-水解膠原蛋白、季銨鹽-水解絲質蛋白、季銨鹽-水解大豆蛋白等)等。護髮劑的用量一般在3%以下。

(2)輔助成分 輔助成分有保溼劑、富脂劑和乳化劑,這些成分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護髮作用和使用性能。保溼劑有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等,主要可提高毛髮的保水能力,防止頭髮乾枯;富脂劑如白油、植物油、羊毛脂、脂肪酸、高碳醇等,可補充脫脂後頭髮油分,起到改善梳理性、柔潤性和光澤性的作用;乳化劑通常選用脫脂力弱、刺激性小以及和其他原料配伍性好的表面活性劑,最為常用的是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如單硬脂酸酯甘油酯、棕櫚酸異丙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等。


配方舉例

(1)護髮素 護髮素一般是以水作為連續相的一種水包油(O/W)乳化體。在高溫的水中,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直鏈脂肪醇可形成層狀液晶相,冷卻時轉變為層狀晶體膠網,可保證產品具有足夠的黏度,從而獲得良好的使用感。

配方1:O/W型護髮素

護髮類化妝品有哪些配方組成

製備工藝:

①將A組分混合加熱至90℃,將B組分加熱熔化;

②在75℃時將水相加入油相中,攪拌乳化;

③冷卻至45℃時加入香精、色素、防腐劑等其他組分,攪拌均勻冷卻至室溫即可得O/W型護髮素。

配方2:護髮素

護髮類化妝品有哪些配方組成

製備工藝:

①將大豆胺加熱至80℃,攪拌下加乙二胺,混合均勻後保持溫度,加入A組其餘組分;

②在80℃下,將B組分混合均勻;

③將A組分加於B組分中,混合均勻,冷卻後加入C組分,混合均勻製得護髮素。

(2)發膏 發膏是透明膏體狀護髮化妝品,主要有無水透明型和乳化型兩種類型。無水透明發膏在室溫下是透明均勻的膏體,具有塗敷均勻、無黏膩感等優點。其主要原料是油脂和凝膠劑,油脂常採用礦物油,如白油,凝膠劑主要採用脂肪酸皂,如硬脂酸和棕櫚酸的鋁、鎂、鋅等的金屬皂。另外,加入適量的脂肪酸酯可以改進膏體的脆性、收縮性等,提高使用效果。乳化型透明發膏是一種易塗布、無油膩感、護髮定型效果良好、易清洗的護髮用品。該乳狀液分散相直徑一般小於0.1μm,外觀透明,屬於微乳狀液。其主要原料有油性成分、乳化劑、偶合劑(助乳化劑)等。油性成分最常用的是白油,也可配合酯類、脂肪醇等,一般用量為15%~25%;乳化劑多采用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及其磷酸酯類,用量一般為10%~25%;偶合劑多采用多元醇,如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既起到乳化作用,又可起到保溼作用,一般用量為3%~6%。


配方3:無水透明發膏


護髮類化妝品有哪些配方組成

製備工藝:將所有原料(香精除外)加熱至100~110℃,攪拌混合均勻,冷卻至60℃時加入香精,攪拌均勻即可。


配方4:乳化型透明發膏


護髮類化妝品有哪些配方組成

製備工藝:

①將A組分混合加熱至75~80℃,將B組分加熱至90℃;

②80℃時,在勻速攪拌下將B相加入A相中,50℃時加入香精,攪拌均勻,至膏體凝結後停止攪拌。

(3)焗油液(膏) 焗油液(膏)來自於英文hot oil,意思是熱的油,因此通常是通過蒸汽加熱促進油分和各種營養成分滲入髮質和髮根的一類養髮、護髮製品。焗油化妝品中通常添加滲透性能較強的,油膩性較低的油脂,如霍霍巴油、橄欖油等,以及具有頭髮滲透作用的硅油衍生物、陽離子型聚合物。此外,一些焗油膏中也通過添加助滲劑,以實現免蒸的目的。總體而言,焗油膏的護髮效果優於護髮素,加熱效果優於免蒸效果。

護髮類化妝品有哪些配方組成

配方5:幹發焗油

護髮類化妝品有哪些配方組成

製備工藝:配方5、配方6製備工藝簡單,需要將各物料加熱溶解,分散均勻,冷卻後即可。此外,免蒸焗油膏中加入了助滲劑,不需加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