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了,您的骨頭還好嗎?

前些日子2020年的第一場雪,不少人紛紛開啟賞雪、拍照及曬圖模式,讓大家興奮不已,雪天路滑,企鵝步成了雪天外出防跌倒的“標配”。

即使如此,對於骨質疏鬆症人群來說,也是“望雪生畏”。骨質疏鬆往往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那麼,骨質疏鬆是怎麼回事兒?絕經了,您的骨頭還好嗎?

絕經了,您的骨頭還好嗎?

骨質疏鬆是常見的骨骼疾病之一,是以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破壞導致骨骼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疾病。

臨床表現:

主要有周身疼痛、身高降低、駝背及脆性骨折等。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迅猛增加,骨質疏鬆症已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公共健康問題。而女性絕經之後,由於雌激素缺乏,骨吸收大於骨形成致骨量丟失加速,導致骨質疏鬆症發生風險明顯增加,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一般發生在絕經後5~10年內。

我國50歲以上骨質疏鬆患病率女性為20.7%,男性為14.4%;6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患病率明顯增高,女性尤為突出。與男性相比,骨質疏鬆更加“青睞”女性。

原因如下:

(1)女性的骨架與骨質量比男性小;

(2)女性日常運動量相對男性小;

(3)有的女性為了追求“骨感”過度節食、營養失衡、體脂量過低;

(4)絕經後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對破骨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等。


骨質疏鬆性骨折(或稱脆性骨折)指受到輕微創傷或日常活動中發生的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嚴重後果。骨折常見部位是椎體、髖部、前臂遠端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椎體骨折。骨折疏鬆性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髖部骨折是最嚴重的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髖部骨折後1年之內,20%患者會死於各種併發症,約50%患者致殘,生活質量明顯下降。而且骨質疏鬆症及骨折的醫療和護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會負擔。


骨質疏鬆症及其骨折是遺傳因素和非遺傳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非遺傳因素主要包括環境因素、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體力活動過少、吸菸、過量飲酒、營養失衡、蛋白質攝入過多或不足、鈣和/或維生素D缺乏等)、疾病、藥物、跌倒相關因素等。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骨質疏鬆風險一分鐘測試題,簡單快速、易於操作,可作為初步篩查風險,但不能用於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具體測試題見下表:

絕經了,您的骨頭還好嗎?

DXA(雙能X線吸收檢測法)骨密度測量是臨床和科研最常用的骨密度測量方法,可用於骨質疏鬆的診斷、骨折風險性預測和藥物療效評估。


骨質疏鬆症預防措施


1

攝入富含鈣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飲食,避免過量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戒菸限酒。

2

適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

3

充足日照,但應注意避免強烈陽光照射以防灼傷皮膚。

4

規律的負重運動及肌肉力量練習,以減少跌倒和骨折風險,比如健步走、慢跑及健身操等。運動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5

絕經激素治療能減少骨丟失、降低骨質疏鬆性椎體、非椎體及髖部骨折的風險,是預防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有效措施,對於絕經前後啟動的女性,可獲得骨質疏鬆性骨折一級預防的好處。

絕經激素治療一定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骨質疏鬆症防治應貫穿生命全過程,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促進成年期達到理想的峰值骨量、維持骨量、骨質量以及預防增齡性骨丟失。

骨骼強壯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願絕經的您仍有一身“硬骨頭”,依舊健步如飛!


參考文獻

[1]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2017)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誌2017,10(5);413-414

[2]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絕經學組,絕經管理與絕經激素治療中國指南,(2018),中華婦產科雜誌,2018,11:729~739



絕經了,您的骨頭還好嗎?

祝佩芹

河北省中醫院婦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主要臨床方向:婦科內分泌(月經病)、更年期、不孕症。現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更年期分會常委,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婦科內分泌與生育力促進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四屆婦產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藥協會生殖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促會婦產科分會生殖學組委員,北京市中關村精準醫學專家委員會專家。曾在河北電視臺、河北廣播電臺《更年期科普知識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