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遊列國,唯獨秦國沒見他,而秦國卻統一了

55歲的孔子,已過知天命之際,卻仍然心懷理想,帶著一眾學生周遊列國,大致走了魯國、衛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其實按如今的地圖來看,基本就在河南省境內。孔子周遊列國是期望能夠廣為傳播他的仁政思想,以期穩定亂世。

孔子周遊列國,唯獨秦國沒見他,而秦國卻統一了

然而,孔子卻沒能進得了秦國,從而沒能向當時的秦國君主宣揚自己仁政、愛民的思想。這是歷史的機緣巧合讓孔子和秦國彼此錯過?還是孔子不願意去秦國,還是說當時的秦國不願意孔子來?

孔子周遊列國,唯獨秦國沒見他,而秦國卻統一了

從秦國重用商鞅的過程來看,據說當時商鞅先向秦孝公宣講帝道,也就是黃老一派的道家思想,孝公聽得直打盹,還責備了商鞅;繼而商鞅又向秦孝公宣講王道,是周朝先祖的治國思想,強調禮樂文化,孝公也不以為然;而當商鞅向孝公講述霸道思想,也就是純正的法家思想,強調法律,依法治國,用嚴酷的刑罰懲治人性中的惡,談富國強兵之策,秦孝公聽後大喜,兩人暢談幾日毫無倦意。可見,在這一時期,秦國就已經選擇了法家的治國思想。同時,法家思想其實是將統治者的意志律令化,體現了對統治者意志的尊崇,因此,收到秦孝公認可也不無道理。

孔子周遊列國,唯獨秦國沒見他,而秦國卻統一了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槍桿子裡出政權”,這是我們偉大的開國領袖的遠見卓識。春秋戰國時,禮樂崩壞,諸侯割據,戰亂頻發,底層人民過著水生火熱的日子。如何統一六國,建立大一統的穩定的政權,是當時有雄心、有謀略的君主們都期望的。商鞅向秦孝公推薦三種思想,秦孝公選擇了適合在戰亂年代推行的法家思想。賈誼在《過秦論》中說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可見,秦孝公選擇強調富國強兵、謀取霸業的法家思想既是符合當時的時代需要,也是符合秦孝公的霸業雄心的。

孔子周遊列國,唯獨秦國沒見他,而秦國卻統一了

我們再從儒家思想的角度看看,儒家思想為什麼就不適合當時的秦國。儒家提倡“德治”和“禮治”。儒家的“德治”主張以道德感化教育人,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我們都知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人的道德教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併發揮作用的。儒家的“禮治”思想強調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認為國家的治理與穩定,取決於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取決於禮樂是否完備。這種能深入人心的禮樂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制度的規定、道德的教化、君王的表率等各方面的作用。可見,儒家的仁政思想、德治、禮樂制度更適合於穩定時期的長久統治。

孔子周遊列國,唯獨秦國沒見他,而秦國卻統一了

在當時,孔子提倡“克己復禮”,恢復的就是周王室的禮樂。然而,春秋戰國時代,周王室的禮樂已經崩壞,各國的君王都在圖謀自己的霸業,秦孝公尤其有雄心,更是不大可能接受這種有悖目標的的思想。同時,無論是這種道德教化,還是建立禮樂制度,對於民眾來講,都應建立在沒有戰亂導致流離失所,社會基本穩定的基礎之上,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家都不穩定,肚子都吃不飽,談何禮儀。可見,儒家的思想難以在當時的社會穩定且長久。

孔子周遊列國,唯獨秦國沒見他,而秦國卻統一了

因此,無論是從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內涵來說,還是從時代背景,以及秦國秦孝公個人來講,秦國和孔子及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互不選擇,都各有其緣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