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唐代的“休書”,為何又叫“放妻書”?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在男權主導的封建時代,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在婚姻中,更是難以享受公平與公正,所以,一不小心,就會遭到丈夫“休妻”。所謂休妻,指的是舊時男人掌握婚姻的主動權,可以單方離棄妻子,將其趕出家門,趕回孃家。

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為了給這種殘酷的“不公平”塗抹上一層“正義”之色,古人還發明瞭“七出”之條。“七出”一詞要到唐代以後才正式出現,但其內容則完全源自於漢代記載於《大戴禮記》的“七去”,又稱作“七棄”。

“七出”是在中國古代的法律、禮制和習俗中,規定夫妻離婚所時所要具備的七種條件, 當妻子符合其中一種條件時,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離婚)。

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大戴禮記·本命》中的詳細說法是:“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不順父母去,為其逆德也;無子,為其絕世也;淫,為其亂族也;妒,為其亂家也;有惡疾,為其不可與共粢盛也;口多言,為其離親也;盜竊,為其反義也。”

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男人休妻,不僅僅是隻有口頭約定,還得以“休妻書”為憑,是謂“空口無憑,立字為證”。在漢朝就有個“朱買臣休妻”的故事:勵志青年朱買臣,雖然窮愁潦倒,仍發憤讀書,其妻崔氏不甘貧困生活,為了追求幸福,改嫁他人,便逼著朱買臣寫下休書。有了一紙休妻,崔氏就回到自由身,於是,改嫁他人。

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再婚後的崔氏並沒過上如她想象中的幸福生活,因為,他的新歡只是個木匠,並不能給她帶來多大的物質滿足。後來,朱買臣山雞變鳳凰,受到朝廷重用,高升為會稽太守。崔氏知道這一消息後,後悔不已,當年一個潛力股被她白白給浪費了。朱買臣榮歸故里後,崔氏想重續前緣,便跑到朱買臣的馬前,請求收留。買臣潑水於地,以“覆水難收”拒之。崔氏羞愧萬分,投水自盡。

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朱買臣的休書是被逼而寫,其內容如何,不得而知。那麼,古代的休書到底什麼樣呢?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文獻,裡邊保存著不少唐代的“放妻書”,讓我們得以瞭解其真容。當年發現的休書有10多件,其中以“趙宗敏謹立休放妻書”最為聞名。在這裡,我們第一次知道休書的名稱為“休放妻書”,“休”字後面跟個“放”字,讓一紙休書又有了一絲溫情的意味,據此,人們又稱古代的休妻書為“放妻書”。

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在古時,“放”意為回、歸,男方提出應為“休”,但“放妻”不是“休妻”,有可能是男方提出的,但也可能是女方提出的。也就是說,歷史上女性地位並不是這麼低,不止男方有休書,女方也可以主動提出要離婚,比如上文所講到的“朱買臣休妻”,其實就是女方的強烈要求。

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下面,老黃就帶你來看看唐朝人趙宗敏的“放妻書”是怎麼寫的——

蓋說夫妻之緣,伉儷情深,恩深義重。論談共被之因,幽懷合巹之歡。凡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夫婦。夫妻相對,恰似鴛鴦,雙飛並膝,花顏共坐;兩德之美,恩愛極重,二體一心。

三載結緣,則夫婦相和;三年有怨,則來仇隙。若結緣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來相對。妻則一言數口,夫則反目生嫌。似貓鼠相憎,如狼羊一處。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以求一別,物色書之,各還本道。

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韻之態。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三年衣糧,便獻柔儀。伏願娘子千秋萬歲。

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靜下心來一品,這份“放妻書”,並沒有怒目金剛式的暴怨,比起現在離婚的水火不相容,趙宗敏的這份《放妻書》可以說是語氣溫柔,遣詞風雅,好聚好散,有著現代人難以企及的文藝範。行文中的溫情,能暖到讓人掉淚,咋看咋不像是無情趕妻出門的“訣別令”。

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趙宗敏的這件《放妻書》,寫得層次分明,且深情款款。先是追述姻緣,懷想恩愛,然而“結緣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只能離婚啦,離婚就離婚,沒有你死我活的詛咒,反倒是祝願妻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早日覓得富貴佳偶。離婚後,男方還要再負擔女方三年衣糧,而且一次付清!最後還“伏願娘子千秋萬歲”。讀來令人忍俊不禁,儘管是當時的一種程式語言,也讓人感受到唐人的包容和釋懷,溫情和幽默。

唐代“休書”怎麼寫?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暖到讓人掉淚!

令趙宗敏難以想象的是,他這篇《放妻書》中的“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在千年之後,竟然成為網絡流行語,被後世子孫玩出了新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