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最荒謬的處決:亨利八世的姨媽,伯爵夫人瑪格麗特之死


中世紀最荒謬的處決:亨利八世的姨媽,伯爵夫人瑪格麗特之死

Margaret Pole

據保守統計,僅在亨利八世統治期間(1509年至1547年),就有約57,000至72000名英國人被皇帝砍去了腦袋。

不幸的是,本期主人公也是其中之一。

學術界普遍認為,亨利八世對索爾茲伯裡第8位伯爵夫人,瑪格麗特·波萊Margaret Pole)(1473年8月14日至1541年5月27日)的判決是極其不公的。

其草率的處決方式以及荒謬的定罪更與這位67歲高齡的皇親國戚顯得不符。

中世紀最荒謬的處決:亨利八世的姨媽,伯爵夫人瑪格麗特之死

Margaret Pole

史書記載,瑪格麗特·波萊(Margaret Pole)的一生充滿了戲劇化的元素。她本是克拉倫斯公爵的女兒,英王理查德三世和愛德華四世的親侄女,也是玫瑰戰爭後少數的金雀花王朝倖存者之一。

而她的第一任表親正是亨利八世的母親約克的伊麗莎白

非要論資排輩的話,瑪格麗特·波萊應該是亨利八世的姨母才對。而且她還充當過亨利八世女兒瑪麗(也就是日後的瑪麗女王)的教母以及宮廷教師。

如此顯赫的身世,誰也不會料到她會以一種極其卑微的姿態被一群流氓砍去了腦袋。

中世紀最荒謬的處決:亨利八世的姨媽,伯爵夫人瑪格麗特之死

這起懸案還要從瑪格麗特叛逆的小兒子,雷金納德·波爾Reginald Pole)說起。

他是天主教的樞機主教和坎特伯雷的最後一任天主大主教,在1556年至1558年的反改革時期任職。

16世紀30年代,隨著英格蘭的宗教信仰發生變化,雷金納德(Reginald)因政治主張不同,開始逃往國外。

他拒絕承認亨利八世為新英格蘭教會的最高負責人,並堅決反對後者脫離天主教會和教皇的統治,這實際上已經構成了叛國行徑。

所以,兒子的叛逃也讓身處在英格蘭的瑪格麗特處於一種極其不安的境遇。

中世紀最荒謬的處決:亨利八世的姨媽,伯爵夫人瑪格麗特之死

Reginald Pole

最終,在1539年5月,瑪格麗特(Margaret)和她的家人還是以“叛國罪”被悉數逮捕了。

儘管她在囚禁時期曾嚴正聲明過自己的立場,也表現出了擁護亨利八世的姿態和決心,可時任國務大臣的托馬斯·克倫威爾(Thomas Cromwell)還是針對瑪格麗特提出了一份違背《造反者法案》的證據。

該證物的封面上描繪了一幅披著基督五重傷口的圖像,象徵著瑪格麗特支持羅馬天主教和她的流亡主教兒子。

但是,這所謂的證據,實際上也是瑪格麗特和家人被捕的六個月後才公佈的。

所以我們基本可以斷定,正是亨利八世和克倫威爾主導了這次謀殺,才出現了“先扣人再偽造證據”的亂象。

如此不公,以至於瑪格麗特竟在牢牆上用指甲刻下了以下詩句:

好像叛徒要死了;可我不是叛徒,不,我不是!我的忠誠立於不敗之地,所以,我不會走向滅亡!正如你將看到的,我絕不會邁出這一步;基督的憐憫啊,救我!

中世紀最荒謬的處決:亨利八世的姨媽,伯爵夫人瑪格麗特之死

不過,無論如何,瑪格麗特的禱告似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1541年5月27日上午,她還是被告知將在一小時內接受劊子手的審判。

儘管她曾反覆地否認了自己的罪行,但依舊被帶到了倫敦塔的一個秘密區域,那裡擺放著一個低矮的木塊用來替傳統的腳手架。

按照史書記載,礙於瑪格麗特的高貴出身,她沒有在平民面前處決。而其死後的兩份書面報告卻大體為我們揭示了這段殘忍的行刑過程。

據目擊者法國大使馬里拉克(Marillac)和駐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大使Chapuys的說法,死刑發生在塔樓的一角,現場的參與者很少。

他們發現:

"起初,當瑪格麗特知道要執行死刑時,她感到無比震驚,因為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行,也不知道她是如何被判刑的..."

"而且,因為許多重要的劊子手都已派往北方和叛亂分子交戰,處決是由“一個既慢拙又愚蠢的年輕人執行的“,他幾乎將瑪格麗特的脖子和肩膀砍成了碎片。”

中世紀最荒謬的處決:亨利八世的姨媽,伯爵夫人瑪格麗特之死

圖為瑪格麗特被處決的畫面

事後,另有目擊者指出,瑪格麗特曾拒絕將自己的頭放在地上,她聲稱:“叛徒也許應該這樣做,但她並不是”。

而且,她還剛烈地向劊子手反駁道,想要她的腦袋,就必須先按住她高貴和純潔的頭顱。

但是,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還是一位已經67歲高齡的老嫗。

最終,瑪格麗特的屍首埋葬在倫敦塔內的聖彼得·文丘拉教堂中,有關她的記載也被刻意塵封了許久。

中世紀最荒謬的處決:亨利八世的姨媽,伯爵夫人瑪格麗特之死

有學者分析,亨利八世之所以要對姨母趕盡殺絕,還是因為她能生出與自己皇室血脈過於密切的孩子。

換句話說,瑪格麗特流淌的金雀花血液一直是亨利八世忌憚的源泉。

他必須保證自己的王位不受到任何威脅,而瑪格麗特的小兒子卻明顯在挑戰自己的權威。

但是無論如何,一名年老的皇室婦女都不應該得到如此殘酷的對待,以及堪稱荒謬的審判。

更讓人寒心的是,在母親慘死後,紅衣主教雷金納德·波爾說,他“永遠不會稱自己是烈士的兒子”。言外之意,小兒子對於母親忠心亨利八世的決定始終是心懷憤恨的。

家和國面前,沒人選擇了瑪格麗特,這的確是時代的悲哀。

幸好,在公元1886年12月29日,教皇利奧十三世還是決心為瑪格麗特獻上了福音,讓她成為天主教的烈士。

作為聖徒,她的“feast day”選在了5月28日,正是她英勇地向劊子手展示自己的純潔和忠心的那一天。

300年的沉寂,冤情終得以洗脫。歷史,往往就是這麼奇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