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封建礼教糟粕的彩礼和三从四德,为什么三从四德被抛弃了,而彩礼却被继承了下来?

飞龙在天9783


有什么好争的,你情我愿的事,不想给彩礼的去娶不要彩礼的,给彩礼的去娶要彩礼的。男人真有意思,一边不想给彩礼,一边强迫要彩礼的女人嫁给你,不嫁就是卖女儿,不嫁就是拜金。婆家也是有意思,高价娶的媳妇就捧着,毕竟花了那么多钱,跑了就人财两空了,不要彩礼的就可劲的看不起,倒贴的嘛,没花钱肯定因为不值钱呗,反正没花钱,钱都留着呢,走了再娶就是。


糖猫笨笨


我来说两句,现在男女婚姻中男方处于的局面,女方口口声声“1.我父母养育我20多年,嫁到你家,给你们生孩子,给个几十万彩礼还多吗?”(特码谁不是爹生娘养的?嫁到我家就是卖给我家了?)2.我找对象必须有车有房有存款,谁结婚不买房子?房子必须加我名(传统习俗放现在对女方有利的一面都被接纳了,糟粕都祛除了)3.我就这么一个弟弟,父母生我养我不容易,我要帮他买房结婚,这也是报答我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是孝顺,嫁过来的媳妇还得婆家去补贴娘家)4.今年去我家过年吧?生俩孩子得有一个随我姓;这周带孩子去我家吧?给我父母多买点东西(这算是男女平等新境界?过度女权主义泛滥)5.少数吃瓜群众叫嚣,娶不起就别娶,没钱娶什么媳妇(娶妻生子就好比是生活必需品,没别的饭只有一个馒头10万一个你吃不吃?你是不是宁肯吃屎?)

嫁过来以后呢?张嘴闭嘴都是没用的男人(土豪除外),对外男人要顶天立地要养家糊口累死活该那是你你没本事,对内要带孩子要会做饭,要收拾家务(现在有几个男人不做家务?都成标配了,以前男人在外夸赞引以为豪的娶了个贤妻良母,可现在呢?),男人有钱男强女弱天经地义一切都好,女人有钱女强男弱男人很憋屈,而且公婆一家人被压的抬不起头来;生孩子公婆必须得给钱,再买房还得给钱,买车也得给钱,办宝宝宴得给钱;婆婆就应该带孩子,不给生活费,而且不给孙子孙女买东西也会落不是,带孩子带不好也不是;不带孩子更不行,哪天不讲究卫生或者有些情况没注意就会被嫌弃,哪怕就是出去拼死拼活挣钱贴补儿子儿媳也没人心疼,还得被人说婆婆没帮忙带孩子,姥姥看孩子就是帮忙,婆婆看孩子就是天经地义,还得忍气吞声。越来越想不通所谓的男女平等到底是怎么说的,花大价钱娶回来的媳妇,婆婆还得哄着她,而且自始至终人家都是靠娘家近,舔着一张逼脸整天说娶不起别娶,公婆在沙发上躺着看会电视就发抖音嫌弃,给公婆买点东西心里记着那是公婆欠自己的,岳父母把钱全给儿子后,生病没钱治,没法养老还得靠女儿孝顺,岳父母带一会孩子就说父母不容易要孝顺,公婆带一辈子孩子都是理所应当而且还不孝顺,说是男方家的孩子其实孩子跟谁近?公婆能指望孙子孙女养老吗?十岁以后的男孩子跟父亲总是有点隔阂,媳妇想带着孩子回娘家,老公能不跟着去吗?难道要一直分开?男的要养家糊口难免会做一些危险的工作也不会太注意身体,男方去世后公婆都面临老年丧子的痛,还没钱养老,因为都给儿子了,以后能不能见孙子一面都不好说,所有财产及补偿款都会留给自己和孩子,有些人会说女人不也一样吗?绝对不一样,因为男人有担当男人就是累,如果都是各管各妈,那这样的婚姻有什么意思?劲都不往一处使,那奉劝男人也不要有担当了,不要外出干危险工作,也要好好保养身体,不然等你去世你的父母不会有人养。而且男人会为挣钱养家而铤而走险受到法律严惩,女人也会离你而去(注:以上女女诸多恶行,非一女所有)


大大0817


没钱就别娶媳妇了,你在头条上杠,也杠不出来媳妇,有这功夫好好搬砖吧


身会三星


什么时候彩礼成封建糟粕了?那随父姓算不算封建糟粕?男娶女嫁算不算?怎么没见几个倒插门的?男的都是一涉及到自身利益就开始双标!


ai味道姝娟


彩礼本质上是一种歧视妇女的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彩礼这种礼节,实际上在上古时期就有了。《礼记》上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仪礼》上也有明确记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这些记载表明,古代对女子出嫁是非常重视的。之所以很重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结婚涉及到后代的生育。在人口不蕃的古代,对结婚是非常重视的,必须要有很多仪式,体现出很庄重的意味。同时,还要算男女的生辰八字,向鬼神询问吉凶祸福。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仪式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合理的。

(古代的彩礼)

彩礼的“彩”字,也就是讨彩的意思,表示一种吉祥安康。

而且,在上古时期,送彩礼也不是只有男方向女方送,女方也得向男方送,基本上是一种比较平等的方式。

不过,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尤其是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妇女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低了,因此“彩礼”的意义就发生了改变。

妇女的地位在封建社会变得越来越低,是一件让人十分不理解的事情。

本来,妇女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母系氏族社会,还居于统治地位。后来,由于男子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因此,男子渐渐处于主动地位,人类也就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女子的地位,就再也没有提高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女子都处于男子的从属地位,她们甚至处在和奴隶、牲口一样的地位,可以被男子任意买卖转让。两个敌对阵营发动战争,打败的一方,他们的女人,无论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一律都会作为战利品,归入战胜的一方,充当战胜一方的女奴。在这里,女人的遭遇,和战马等牲畜被战胜一方所拥有,没有任何区别。

(古代被充作战利品的女人)

可以说,在阶级社会里,女人的地位,就从来没有高起来过。女人也没有过要试图反叛男子,走上统治地位的想法。

虽然说,历史上曾出过武则天这样的女皇帝。但是武则天也就是当皇帝。她在当皇帝的时候,用的还是男人的那一套,还是一种男权思想。她并没有进行“性别革命”,并没有因为她是女人,她当了皇帝,就把天下女人的地位给予提高。

所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就算是武则天那样的女人,也对女人从属地位很认命的,从来没有想过要反抗。

然而,女人从来没想过要反抗,封建社会对女人的压榨,却越来越厉害。

首先是从思想上给予压榨。这就是有名的“三从四德”。通过“三从四德”,让女人认命,认识到自己低人一等,从而限制她们的反抗位。其次就是从肉体上对女人进行压榨,比如“行不动裙、笑不露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等等。接着还对女人实施“禁足令”,对女人进行缠足,而且越缠越厉害,对女人的身心给予了极大的摧残。

由于古代对女人进行了严酷的打击,让女人处于从属地位,把女人当牲口一样,可以进行买卖。这样,彩礼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不再是最早那种表示庄重,表示生育顺利,表示让后代延续不断这样的意思,而变成了一种买卖的行动。

(缠足的妇人)

也就是说,彩礼变成了买卖女人的一种价格。如果彩礼给得越多,就表示所出的价格越高,那么,女人就显得越“贵重”。尽管女人没有任何地位,但是因为买的时候,男方出了高价。因此到婆家以后,地位也“变高”了。

这种意识和说法,不仅仅是整个社会的认识,也是女方父母的认识。当男方提亲,女方在向男方索取彩礼的时候,总是会说一句,我养个女儿容易吗?你给那么一点彩礼,我就把女儿嫁给你了?看看,女方父母把自己女儿当成物品一样,他们竟然浑然不知。

然而,奇怪的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女子的地位,早已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女人撑起了半边天,与男子平起平坐了。可是,女子出嫁,却向男方要起彩礼来了。而且所要的彩礼越来越重,搞得一些男方为了应付结婚,疲于奔命,乃至于倾家荡产。难道这些要彩礼的女方家庭,不知道彩礼是一种对女人的买卖行为,表示女人的地位很低下的意思吗?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三从四德,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女性对男性的绝对顺从。

请问,如果有女人要求孩子跟自己一个姓,要求丈夫负责带孩子、做家务……不还是会被非议吗?

由此可见,三从四德从未消失过。

封建礼教和三从四德,都是男权社会的特色。

在男女平等真正完全实现前,无非是旧的三从四德消失了,新式的三从四德又出现了。

事实上,现在的男人,既不愿意古代男人那样付出一些东西;也不愿意现代女人抛弃古代那些对男人的顺从的教条。

彩礼这个问题,就是矛盾的集中体现。

当女人要求孩子跟自己一个姓,被视为寻常普通的事,不再成为家庭矛盾的焦点了。

当女人可以从家务劳动,还有带孩子这些沉重家庭工作中解放出来,男人能够顶上去了。

在这个时候,呼吁取消彩礼,才算是合情合理。

否则的话,彩礼是一种能让那些明显地不体恤女人的男人知难而退的有效办法。

总而言之,我不赞同彩礼这种习俗,更不赞同某些人呼吁抛弃彩礼的背后的那种小算盘。

0 赞 踩 评论
分享

HuiNanHistory


在历史长河里,某些传统的礼教或民间习俗,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淘汰,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比如束缚女人的传统礼教——“三从四德”被现代人所抛弃。

“三从四德”:“三从”是指古代时,女孩子小的时候要听从父母的话,不能和父母顶嘴怄气,不能像现在小孩子那样动不动就在地上打滚儿哭闹。

总结一句话就是“小时从父”

当女孩子出嫁后,一定要听从丈夫的话,低眉顺眼,逆来顺受,在家上敬公婆,下抚儿女,做在前,吃在后,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总结一句话就是:“嫁后从夫”。

当丈夫去世后,一定要守家抚养儿女,当儿子长大后,一定要尊重儿子的意愿。

总结一句话就是“夫死从子”。

“三从”的意思凸显出了古代女人没有社会地位,古代是男权社会,女人只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

“四德”可以看成是古代女人的行为规范,指的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妇德”指的就是女人的品德,最起码就是要守妇道,不能朝三暮楚、红杏出墙,不能像潘金莲那样淫荡勾引男人。

“妇言”指的是女人说话要得体,行为上要笑不露齿,说起话来娓娓动听如珍珠落玉盘一般悦耳。要有大家闺秀范,不能像泼妇一样满口粗话。

妇容”是指女人的穿着打扮,古代女子严禁花枝招展,招蜂引蝶,必须穿着端庄大方,不该露的绝不露。

妇工”指的是女人的针线活儿。在古代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嫁人后在家相夫教子。

大家闺秀的女儿一般都会针指女红。比如绣花,织布、做衣服,纳鞋底,这些都是女人基本功。

现代人已经抛弃了“三从四德”,女人得到了解放,是男女平等的具体表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然而要彩礼这种陋习,不但没被抛弃,反而愈演愈烈。

讲真我对这种丑陋的现象深恶痛绝,因为这不是男女平等的表现,为什么结婚要给女方巨额彩礼呢?

说实话,我也不反对适当给女方一些聘礼,古代也有这种习俗。

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超出家庭承担范围。现在结婚首要条件是有房、有车、有彩礼,三样缺一不可。

巨额彩礼的陋习人人诟病,但涉及到每个人又不想从自己开始抛弃,慢慢形成了一种观念,女方就应该要巨额彩礼,美其名曰“我把女儿都给了你们,难道还不应该要点钱吗?”

还有一种认为,彩礼要的少,不能显示出其尊贵的身份,这和买卖婚姻有什么区别呢?

双方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金钱物质之上,这样的婚姻能牢靠吗?

之所以有选择性的抛弃传统陋习,我认为是“男多女少”的现实所造成 ,“物以稀为贵”,同样人类也是如此。

古代由于战争原因,男人死在战场上,女人相对多于男人。

比如二战结束后,战后的苏联和日本都是男人奇缺,像一些非洲部落,由于战乱男人少的原因,允许“一夫多妻”制,这时候的女人别说要彩礼,都是主动送彩礼,女人能嫁个丈夫就不错了。

以我的观点来看,古代的三从四德并不都是糟粕。“三从”可以抛弃,“四德”应该继承下来。

要想抛弃要彩礼这种陋习,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女孩的数量,使男女比例趋于平衡。

如果还像现在一个女孩万家求的情况,女人不愁嫁,彩礼的陋习不会消失。希望大家联起手来抵御巨额彩礼,同意的请点赞评论和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秉烛读春秋


彩礼并非是封建礼教糟粕,它只是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的延续。笔者不赞同废除彩礼,但反对高额彩礼,适当的彩礼对于婚姻有益,高额彩礼则对婚姻有害。借着彩礼敛财的事情,笔者坚决反对;借着反对彩礼而轻薄婚姻的事情,笔者也反对。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彩礼是两个家庭的桥梁,这个桥梁要双方共同修建。

爱情不以物质基础为出发点,但婚姻则必须要有物质基础。女方家庭要彩礼是正当的,只是彩礼的多少要根据双方家庭情况而定,不能过高,更不能以彩礼作为赚钱方式。现如今,男女平等,身为女儿,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嫁给男方并不是卖给了男方,作女儿的依然要赡养父母。既然女儿要赡养父母,再以生养女儿二十年,花费不菲来索要高额彩礼,自然是不合情理的。

男方不愿意给彩礼,甚至索要高额嫁妆,也是不合情理的。爱情可以不讲物质,但是婚姻必须要讲物质,给彩礼不仅仅是礼节的表示,更是经济实力的展示,至少可以表明你有实力养家糊口。得之易,则不甚珍惜;得之难,则心有怨恨。因此把握好彩礼的度是最难的,把握好了,这双方皆大欢喜。印度离婚率高,原因何在?因为印度女子嫁人要给嫁妆,没有或者少了,女子嫁不出去。因此印度男子喜欢离婚,借此获得一笔嫁妆,可以挥霍一段时间。

对于爱情,要两情相悦;对于婚姻,则要门当户对。因为经济上的差距,会让两个家庭相互看不顺眼,最终让婚姻无疾而终。现在中国有的地方彩礼高,男子娶上不老婆;有的地方,嫁妆高,女子难以出嫁。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现象,要齐风易俗,任重而道远。现在,人情重,人情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政府已经在着力改变。其实彩礼跟人情一样,也需要改变,要变成一种良俗,而不是恶俗。


大秦铁鹰剑士


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是封建礼教文化中关于女性遵奉道德的概括描述。

三从是女性应当遵循的礼数,道有上下尊卑,固有三从。

四德是女性应当修缮的自性,德有秀外慧中,固有四德。

古代君子们为什么制定这个现代看起来似乎极不公平的道德准则呢?

这是建立在天尊地卑,男女有别的基础上的。



长期的性别分工特别是长达10月的妊娠和月事导致了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并且逐渐形成了身体结构、机能的差异。

男性从事劳力工作,女性从事精巧工作,在往复循环式的工作中,男女群体出现了心理偏好,最终形成性格上的差异。所以三从四德在古代社会还是极其合理的。



可近代以来受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冲击,三从四德被视为文化糟粕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那为什么彩礼被保留下来了呢?

彩礼即使产生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之前没有?),也不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和封建社会没有必然联系,就好比考试产生于封建社会,也不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一样。



彩礼在古代叫聘礼,这里的聘是聘请的意思,意思是把女孩子请进家门。也有的解释通“娉”,求婚的意思,两种解释都可以。

彩礼的来源

古代最早时没有婚姻登记制度,婚姻没有法律保障,靠社会道德来维持。订婚的时候,男方要给女方聘礼(或钱或物),有时候双方还要写婚约书,还要有媒人和长辈做保证。

聘礼就好像今天的商业订金,或者说是男方给女方的质押物,一表诚意,二作为质押。如果男方悔婚,则聘礼不返还。如果女方悔婚,聘礼要返还。如果婚姻结成,聘礼要由新娘子连同嫁妆一起带回婆家,一般都归新娘子自有。所以聘礼的本意不是补贴女方家的,而是婚约的保证物。



现在婚姻尽管有法律保证了,但是登记之前仍然要先订婚,所以今天的彩礼仍然有一些质押的意味。故彩礼是婚姻的一部分,在婚姻存在的情况下,彩礼也必然会存在。

关注九山疑,与我一起看东看西!


九山疑


宗法社会不是以我们现在这样的小家庭为基础单位的,而是以宗族为基础单位的。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为了管理人数众多的家族,宗族就有了自己的一些家法族规。

宗族里面每个人的地位都不平等,地位是有着高低之分的。决定男子地位高低主要是嫡庶长幼,而决定女子地位高低的就是“三从”。

所谓“三从”就是: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女子还没有出嫁的时候,在家族里面的地位是由她的父亲来决定的。如果父亲是嫡子,那么这个女子就是嫡女。如果父亲是皇帝,那么她就是公主。

以前婚姻很讲究门当户对,如果在自己家族是嫡女,一般家族给选择的夫婿也是嫡子。所以嫁入夫家之后也就成了嫡媳,地位自然也就高。

如果这个女子的父亲是庶子,那么这个女子也就是庶女,一般男方家族也会让他嫁给自己的庶子。嫁娶夫家之后只能是庶媳,地位自然比嫡媳要低。

如果自己的丈夫死了,那么这个女子的地位就要按照她的儿子来定。

如果儿子是嫡子,那么这名女子地位就成了主母,就像《红楼梦》里的贾母一样。地位在家族里一下子就尊崇无比。要是儿子当上了皇帝,那么地位还一下子就变成太后了呢!

如果儿子是庶子,那么这名女子的地位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就像《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地位怎么也高不到哪儿去。

除非自己的儿子们能够开枝散叶,自己的小宗变得大了起来,在自己的宗族里也会变得尊崇无比。

女子在家族里面的地位,就是这样以“三从”来决定。经常和“三从”并称的就是“四德”。

所谓“四德”就是:德、容、言、工。这个四德也可以说是一个约束人的行为规范。

德就是指品德,也就是要讲究一下人品。这个什么时代都要讲吧!

容就是指行为要端庄,穿着打扮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言就是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现在的女子动不动就对丈夫说“你妈如何如何”,又如何让夫家尊重与她。

工就是持家之道。不管是当媳妇还是当婆婆,总是要管理一下自己的家吧!

这个“三从四德”就起到了决定女子地位和行为规范的这么一个作用。

正因为宗族里面的地位如此重要,所以在嫁娶方面也就自然会格外注重。婚姻也就成了宗族三件大事之一。

对于宗族来说有三件非常注重形式的事情,一是祭祀祖先,二是死后殡葬,三是儿女嫁娶。所以嫁娶就有着一套非常讲究的礼仪。

两家想要进行联姻,男方家族就要先向女方家族下聘礼。如果女方家族接受了聘礼,这就意味着双方家族从此订立了婚约。然后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行婚礼。

聘礼主要物品是男女双方的信物,然后大多以猪、羊、绸缎等做为陪送品。至于聘礼的多少,完全取决于男方家族。女方家族是不会主动要求聘礼的,这可是有失身份。当然如果觉得聘礼太轻,女方家族也是会拒绝的。

如果男方以钱财做为聘礼,女方家族能用棒子把送礼人打出去。因为只有三种女子是给以钱财的。

一是给妓院的妓女赎身,因为妓院的妈妈把她们养大花了不少钱;你赶两头猪进去人家还不要呢。

二是头上插着草标的女子,这些都是被逼卖儿卖女的。

三是纳入家门的妾或者丫鬟婢女,这些人进门只给少量的钱财。

这三种女子进门之后地位极低,几乎和丫鬟佣人差不多。所生的儿女地位也是极低。

无法说清具体是哪个年代,“三从四德”忽然就被曲解了,被诟病为封建礼教的糟粕。于是很多女子就不再注重这个“四德”了,当然男人们也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不再讲究“六艺”的修养了。

这一切的背后是良心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泼洗澡水的时候,连孩子一起泼出去了。

婚礼大典里的各个仪式,都是有着相应的含义。

一拜天地,原本是为了增加婚姻的神圣性;二拜高堂,原本就是为了强调父母的地位;尤其夫妻对拜这个仪式,更是赋予夫妻双方平等的地位。结果却被做为封建迷信给抛弃了!

邀请亲朋好友邻里百家等人参加婚礼,原本是为了让他们见证自己的婚姻,结果现在却变成了敛财的一个手段。

当人们抛弃了自我修养之后,眼里就只剩下钱财了。



安得使予多暇日,重读古人寄来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