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花卉,光圈对景深重要吗?

时光小船


春天拍摄花卉,是摄影爱好者拍摄得非常多的题材,也是摄影爱好者练手的好题材。阳光明媚的春天,鲜花盛开,绿意盎然,让人有着愉悦的心情,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拍花卉,光圈对景深重要吗?

不同的花卉,有着不同的特点,拍摄者在拍摄花卉的时候,选择相应的表现形式,来呈现出花卉的美丽。其中,运用镜头的光圈大小,对花卉背景进行不同的形式表现,也是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尤其是光圈的大小,对景深有着密切的关系,光圈也是对景深影响的重要因素。

1、光圈对景深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光圈值越大,光圈就越小,可以表现出大景深。光圈值越小,光圈就越大,可以表现出浅景深。景深越大表现出来的图像清晰范围越大,景深越小表现出来的图像清晰范围越小。

2、拍摄花卉光圈的运用

在拍摄花卉特写的时候,为了拍摄出简洁的背景,能够更好的呈现出花卉的本质特点。往往会将背景进行不同程度上的虚化,这个还是,我们就要运用大大光圈,或者长焦来实现背景的虚化。

当然,我们在拍摄大范围的花海风景时,需要更大范围的清晰度,即大景深,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小光圈来拍摄。

3、光圈的大小对进光量的影响

光圈的大小除了与景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进光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达到准确的曝光,在光线较暗的时候,我们就得要运用较大的光圈拍摄。在光线较强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缩小光圈进行拍摄。

4、最大光圈要慎用

在拍摄花卉的时候,为了实现浅景深,让花卉更加突出,就会运用大光圈,甚至是最大光圈来拍摄,值得注意的就是,用最大光圈拍摄,容易让主体元素发虚。比如像小痰盂,在使用F1.8最大光圈拍摄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此,通常会缩小二至三档拍摄。

总之,光圈对景深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拍摄花卉的时候,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拍摄情况,选择不同的光圈大小,进行对景深的控制。


脑摄狼图世界,爱好摄影,且擅长后期处理,敬请关注本头条号!


脑摄狼图事界


光圈对景深具有一定的影响,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但光圈只是影响景深的一个因素,对景深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镜头的焦距。如果我们使用镜头焦距很短,比如超广角镜头,甚至鱼眼镜头,这时,即使你把光圈开得很大,焦点以外的景物也很难得到虚化;相反,如果我们使用长焦距镜头,即使光圈开得不是很大,虚化效果也会很明显。

在单反相机还不普及的胶片摄影时代,相机镜头不能更换,出厂时安装了一个固定焦距的标准和小广角镜头。摄影时要想获得不同的景深,除了对拍摄距离进行调整以外,另一个办法就是利用光圈的大小进行控制。

(老式胶卷相机安装固定焦距镜头,只能依靠对光圈的调谐控制景深。)

数码摄影时代,无论是单反相机还是微单相机,镜头都可以进行更换。拍摄时可以根据拍摄题材的需要,选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因此,如果对景深进行控制的话,除了沿用传统的调谐光圈控制以外,更多的是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如果要达到大景深的效果,就使用焦距较短的镜头,如果要达到前景、背景的焦外虚化,那就使用焦距较长的镜头。

光圈+焦距,可以更为理想地控制景深。

在花卉摄影中,使用的常常是长焦距或微距镜头。这些镜头,由于焦距较长或拍摄距离很近(微距摄影镜头与被迫摄影的距离有时可以到达到1CM以内),景深本身就非常小,即使使用较小的光圈,也无法获得很大的景深。

不过,我们在拍摄花卉时,一般都希望用小景深获得一种虚化效果,这时,我们利用长焦镜头的短景深再配以大光圈,就可以获得非常理想的虚化效果。

总结:

在摄影中,光圈除了具有控制进光量的作用,同时也有调谐景深的作用,但其对景深的控制现在已经不是绝对的。要想有效地对景深进行控制,还要与镜头焦距相配合。短焦距、小光圈,获得大景深;长焦距、大光圈,则会产生虚化。仅仅依靠光圈控制景深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此,光圈在花卉摄影中对景深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重要的还要依靠焦距控制景深。


画说摄影


景深是指聚焦清晰的焦点前后可接受的清晰区域。当景深很浅时,焦点是一层非常薄的落在物体上的平面,它平行于数码相机中感光元件所在的平面。当影响景深的条件发生变化时,例如镜头光圈缩小时,这种明显的清晰范围就会在镜头焦点平面前方和后方延伸。通过对景深的控制,摄影者可以对画面主体及背景环境的清晰度进行控制。

在构图的基本方法中,运用景深虚化处理背景是非常常见的。利用长焦距或大光圈或缩短拍摄距离,都可以营造出浅景深的效果。浅景深可以将复杂的背景虚化,进而凸显主体。右上图是应用最基础的方法进行拍摄的示意图,离相机最近的花朵代表前景,往后依次是中景和背景。右下图是经过虚化处理突出景深效果的拍摄方法,前景和背景都被虚化了,从而突出中景的被摄主体。

具体拍摄时,照片应使用多深的景深,取决于拍摄者要传达的信息。左上图要表现的是宠物狗的特写,用f/3.2 拍摄,景深浅,对宠物狗的眼睛对焦,狗狗的眼神被完美表现出来。

在摄影创作中,影响景深的三个主要因素如下,我们可以调整这几项来改变景深效果。

1. 拍摄时光圈的大小2. 镜头的焦距3. 相机与被摄对象的距离

景深与以上三个要素的具体关系如下。

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大,光圈数值越小,景深越浅;光圈越小,光圈数值越大,景深越深。

镜头的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拍摄距离:相机与拍摄对象距离越近,景深越浅;相机与拍摄对象景深越远,景深越深。

三、景深与前景、后景

1、对前景对焦拍摄

我们都知道在取景时,取景器中的画面都会分为前景和后景两部分。前景就是离相机最近的部分,对前景对焦拍摄,将把前景作为画面的主体突出出来。一般当画面的背景非常杂乱时,可以对前景进行对焦拍摄,使背景虚化,从而减弱背景的不利影响。

2、对后景对焦拍摄

后景是镜头中位于主体后面或靠近后边的人或物。后景在镜头画面中,与前景相对应,有时作为表现的主体或陪体。

对后景对焦拍摄,将会把后景作为被摄主体进行表现,而后景以外的部分都会被虚化。这种虚实对比强烈的照片往往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正常的拍摄一般都要求焦点清晰,从而让主体清楚地呈现出来,但是有时候,有目的地在画面中使一部分景物焦点虚化,也是摄影表现的技法之一。比如图中,

通过有选择地把前景枝叶放在焦点之外,摄影师有意越过前景,只对后方水面中的树林倒影进行对焦,从而使枝叶变成了陪衬的前景,虚实对比给人深刻的印象。

3、景深的控制方法

拍摄花丛中的花朵,不同光圈所营造不同景深效果,从图中可见随光圈的变化,画面景深也随之改变。

4、得到最大与最小景深的方法

对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基本技术之一,我们可以扩大景深,使所有被摄体在画面上都清晰可见。我们也可以缩小景深,仅仅清晰地表现主要的物体,让次要的物体虚化隐去。景深效果对照片的构图影响非常明显。

如何得到最深的景深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3 项措施得到最深的景深:

·尽量使用镜头的广角端或短焦距镜头·在拍摄的时候,尽量拉长拍摄距离·尽量缩小光圈

有时候,拍摄者希望照片中有虚有实,比如将环境虚化,让主体清晰,这就需要采用浅景深技术,即“选择性聚焦”。如何得到最小的景深呢?同样有3 项措施:

·尽量使用镜头的最大焦距或用长焦镜头拍摄·尽量距离拍摄对象更近一些·尽量使用最大光圈

5、通过光圈控制景深

虽然这3 个要素都可以控制景深效果,但是在摄影创作中最具可操作性的还是调整光圈。因为改变焦距或拍摄距离会改变一张照片的整体构图和透视关系,如果一张照片的构图和透视关系已经确定,那就只能通过改变光圈来控制景深了。下面两图是在相同焦距下拍摄的两张照片,其中景深的差异就是由镜头光圈的调节来实现的: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四、通过调整背景控制虚化程度

在影响景深的3 个要素中,拍摄距离(镜头和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起着重要的作用。改变拍摄距离有两种方法:一是移动相机来改变相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二是改变被摄物体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改变被摄对象与背景的距离时,其他拍摄因素是保持不变的。此时画面的景深不会改变,但是因为背景距离清晰的景深范围更远,所以照片中的背景的虚化效果会更加强烈。也就是说通过改变拍摄距离,可以控制画面的虚化程度。

上面两幅照片中,第一张是摄影师采用俯拍方式拍摄的,花朵与地面距离较近,且地面较暗淡,虚化程度不是特别明显。摄影师改为侧面平拍第二张照片时,画面中背景较深远,距离拍摄主体更远,画面背景的虚化效果也就更加明显了。

五、通过调整焦距控制景深

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来控制景深。焦距越短,画面的景深越深;焦距越长,画面的景深越浅。

但是在实际拍摄中,调整焦距往往会受到诸多限制,因为焦距的改变会同时改变画面的视角与取景范围,而视角往往是决定一张照片构图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改变焦距往往并非摄影师控制景深的首选。

到底何时可以通过调整焦距来控制景深呢?如果拍摄对象比较单一,拍摄点可以前后移动,画面中没有明显的透视关系,那么可以使用此方法来控制景深。

图中采用广角镜头靠近雕塑拍摄,背景虚化程度不够,依然能看到背景中的元素;此时,摄影师退后一些,改用长焦镜头拍摄,画面的景深立刻浅了很多。而左图,采用广角镜头拍摄室内大场景,则无法简单调整焦距来控制景深。

六、关于虚化程度的正确理解

景深和准确对焦对画面的清晰度非常重要。一些初学者可能会认为,照片中的某个局部要么清晰,要么模糊。其实,这种理解太过绝对化,图像焦外的模糊程度也是各不相同,可以呈现线性变化,也就是从稍模糊逐渐变为完全模糊。从焦内到焦外,存在着从清晰到逐渐模糊即虚化程度缓慢渐变的趋势。

照片中的拍摄对象只有处于焦平面时才真正清晰,所有不在焦平面上的点,在照片中都或多或少有些模糊,只是较弱的模糊效果我们无法用肉眼分辨出来。距焦平面越远,图像越模糊。实际上,在很多照片里,由于景深不够浅,不在焦点上的景物仍可被清晰地辨认出来,从而削弱了观者对被摄主体的注意力,此时就需要把景深控制得更浅一些。

相反,如果需要交代画面的环境信息,比如左图,需要交代拍摄主体处于赛场看台的环境,这时景深可控制得深一些,画面从清晰到模糊渐变,但是一些背景元素仍然清晰可辨,观者可以了解拍摄现场的相关信息。作为背景元素,即使焦外区域不太清晰,也能让人们了解照片的拍摄背景和其他信息。


神秘人黑脸


非常重要




北极光23050108


看来阁下是一位喜欢拍花花草草的朋友,那么我就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

1,光圈会对相机的景深有直接的影响,玩相机的朋友都知道相机的镜头其实有一组多个凸透镜来组成的,中学物理的时候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有讲到过:物近相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2,光圈的大小直接决定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意思就是说:光圈大的时候物体成像能够看起来比较清楚的范围就会变得小,反之光圈越小,物体成像的范围会变大。

3,明白了上面的原理我想对于朋友进行无论是花卉的拍摄,还是人像的拍摄,都应该会有那么一点帮助。

4,花卉拍摄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采取的近物拍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通常需要一个微距镜头,因为微距镜头对于近距离物体的细微文里有着出色的表现,近距离拍摄的时候比如说中长焦镜头他们的功能就会被弱化。

5,我们进行花卉拍摄的时候,往往要虚化掉除了花卉以外的其他主题,这个时候就要运用景深的技术,甚至有的时候会要求你把光圈开到较大学在单反相机上调焦盘上的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

6,当然除了进行花卉拍摄的时候景深很重要之外,阁下拍摄花卉的角度以及光线也十分的重要,我们拍摄一朵花的时候,往往会想极力的表现花美艳,花独特,甚至花瓣上的一些细微的纹理,从不同的角度去拍摄,在不同的光线下去拍摄,那么拍摄出来的同一朵花给人的视觉表现是不一样的。

所以拍摄花卉的时候你不光要注意到光圈对于景深的影响,甚至你应该还要去选取拍摄的镜头,拍摄花卉时的角度以及当时的光线环境。


一壶青茶


很重要


观海听涛185464843


重要,小光圈大景深,大光圈小景深。但是在拍摄时要灵活、合理使用。

小光圈
大光圈


蘭亭藝術


不管拍什么光圈都很重要,三要素之一。

花卉亦如此。花卉背景对花的衬托能对花的主题有很好的突出。





空林和雨












海之梦幻1


很多新人,都觉得光圈越大越好,其实不然,拍摄花卉还是其他的,光圈和快门要看你自己创作意图决定的。最重要的是曝光正确,白平衡正确,构图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