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老师交流和沟通时候,你觉得有哪些原则和技巧?

石福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其它方面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但是很多家长却用错了方式,让老师们非常的无语。

其实,能做到以下这几点的家长,老师会尊重你,也会特别关照你的孩子。

1、不责备

很多家长过于偏爱自己家的孩子,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受到惩罚时,尤其是男孩子比较顽皮更容易受点皮外伤,有的家长在看见孩子身上有伤后,就开始责备老师,各种指责学校和老师,怎么这样对待自己家的孩子,认为自己家的孩子什么都很好,不可能犯错的。将错误全部推到老师身上。

这样的家长不能够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对待孩子的事情也不能冷静分析和思考,这样不仅对孩子的教育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还会让老师对家长也产生看法。

2、不推卸

总是听到有些家长对老师说:孩子全交给您了,你怎么管都行;孩子交给您我们就彻底放心了,等等。

殊不知,这话既表达了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同时也暴露了家长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与职责。

有教无育,何谈教育?只教不养,何来教养?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一个班级有那么多的学生,老师难免会有些地方照顾不周,孩子的成绩不好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和孩子本身还有家长自己都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这样理解和鼓励老师工作的家长,会受到老师真心的尊重。

3、不要夸大或否定孩子

“不要大夸特夸自己的孩子,或者一味的去否定孩子”。有的家长喜欢在老师面前大夸特夸自己孩子有多么多么的优秀,也有家长一见到孩子犯错误,不分青红皂白,就简单粗暴地去批评孩子,甚至打孩子。这样会让老师因为你的表现,对孩子的教育产生畏难情绪,更谈不上去过多的关注孩子了。

家长做了那么多事,无外乎就是希望老师在学校能够多多关照自己的孩子。其实,孩子的教育是一项复杂、长期、细致的工程,想要孩子身心健康、学习优良,只靠老师关照是不够的,家长是和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人,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格,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你认为呢?


唐唐云学堂


我们在新书《育儿基本》中,专门讲到了如何与孩子老师有效沟通,与大家分享如下:



与老师有效沟通的九个原则与技巧

与老师的有效沟通之道,无非十几个字:充分尊重、认真倾听、如实表达、平等讨论。当然,还有父母自己,要在孩子教育上切切实实地下功夫,不能简单地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

我们上小学中学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中后期,那时我们所在县城的中小学教育还相对粗疏,没有家长会,除非发生很严重的事情需要叫家长,家长和老师,一年都见不到一两次。

等到今天我们自己做家长,情况已经完全不同。学校每学期都有正式的家长会,每天接送孩子更是让家长和老师经常见面,加上班级微信群、家长微信群,老师和家长的距离,前所未有地近,沟通孩子情况的机会,也前所未有地多。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事,但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却非常值得斟酌。

我这里说的“有效沟通”,不是指与老师沟通的次数多少、时间长短、彼此态度有多积极、多热情,而是指沟通的质量——这种沟通要真正能帮到孩子,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有正面的作用。

从我们自己做家长的经验来说,要做到和老师有效沟通,以下九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不说“我把孩子就交给您了”


接孩子时,常听到家长与送孩子放学的班主任老师交流。好多家长会把“老师,我把孩子就交给您了”挂在嘴边,也有更热情更直爽的,“老师,我这孩子不听话,您一定得严格管教他,要打要骂您别客气”。说这话的家长是否真像说的那样信任老师暂且不论,这种沟通真的是毫无效果可言。

其一,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者,是父母,不是老师。孩子十八岁之前,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受父母影响的深度,也是学校和老师所远远不及的。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父母的教育责任就解脱了,这实在是非常可怕的误解。

其二,父母只要面对一个、至多两个孩子,而一个常规的中小学班的班主任要面对的是三十几个孩子。老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精力对每个孩子都施以足够达到父母程度的关注?“把孩子交给您”的托付,是强人所难。看到孩子的老师们每天六、七点钟就到学校,晚上九、十点钟还在微信群里回答家长各种问题,我们常常感慨,教师和医生,真是两种最辛苦、压力最大的职业,承担着那么重大的责任,每个人都对你有那么高的期待,能够坚持做下去而且做得好,真是一般人不敢面对的挑战。

其三,“我把孩子交给您了”,态度虽然好,细究起来却是一种拒绝沟通的姿态。这句话表达的是:孩子在学校的事,都是老师您的事,我们管不了,也不想管。孩子在学校真的出现问题时,持这种态度的家长,又很快可以找到替罪羔羊——是学校不够好、老师不够好,不是我们父母的责任。

所以,做爸爸妈妈的,既不要有“我把孩子交给您”的想法,更不需要借此向老师表态。


不在放学时拉住老师提问


一些爸爸妈妈生怕和老师沟通不够多,一有机会就拉住老师问孩子的情况,最常见的,是在老师送孩子放学时。“老师,某某最近怎么样?”“老师,xx的某科目有没有点进步?”父母自然是关心孩子在学校情况的,但抓住老师就问,实在没有必要,也并不合适。

老师在放学时间,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秩序和安全上,没有时间和家长做这种一对一的沟通。

再者,在老师并没有准备和某个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时,您临时发问,老师也只能临时作答,即便这个孩子确实有需要和家长沟通之处,这种临时问答也未必能切中孩子的问题。

还有,最重要的,孩子在身边时,是和老师沟通的最差时机。老师可能有些话要对家长说,不一定适合当着孩子的面;家长可能有些话要对老师说,也不一定适合当着孩子的面。老师和爸爸妈妈热烈讨论孩子的纪律问题或者成绩问题,而被讨论的孩子就站在两个人中间,这个可怜的娃,会是啥感受,何况旁边还有他的同学、他同学的爸爸妈妈。孩子也要面子,也有自尊,大人应该尊重和保护他的自尊。

如果老师确实请家长在孩子放学时来沟通,我们的建议是,家长在征得老师同意后,告诉孩子:“老师需要和爸爸妈妈谈一谈,你先到旁边等一下爸爸妈妈好吗?”如果老师需要孩子留下来,那么尽量和老师一起,带着孩子离开人群,不要把孩子置于被当众批评的窘境,说完需要当着孩子面说的话之后,再让孩子避开,谈论那些不适合直接给孩子听的部分。


认真倾听老师的表述


老师如果需要和家长沟通,一定会专门安排时间,通过电话、短信、微信,主动联络。这是和老师有效沟通的最佳时机。要让这几分钟、十几分钟的沟通真正有效,爸爸妈妈先要做到认真倾听。

无论是孩子上课不够专心、还是纪律不好、某科目成绩有问题、和某同学闹矛盾,家长都要先认真、完整地听完老师的表达,之后再回复自己的看法,和老师讨论。

不要一接老师电话就忙不迭地道歉、表态,“真是对不起,是我们的问题”、“回家一定好好教育”。老师主动和家长沟通,不是为了听您的道歉、表态的,是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家长不要先把自己变成准备挨批评的小学生。


把握要点,聚焦问题


倾听完老师的沟通主旨,家长要确切把握到,老师要说的,到底是什么。比方老师说“您孩子最近上课听讲不太认真”,您就不要再发散思维,“那我们孩子纪律怎么样啊,上课捣乱没有”,“我们孩子某某成绩好像不太好,是不是听讲不认真造成的啊?”

这样的话,一通家长联络电话,很可能变成老师说老师的、家长说家长的,完全没有聚焦问题,最后也谈不上有效解决。

解决问题,首先要聚焦,准确定义问题是什么,这样双方才能有就这些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老师说的是“听讲不认真”,那就和老师认认真真地讨论孩子为什么听讲不认真,是被别的东西分了神、是课外班已经学过、到课上没了兴趣,还是孩子上课听不懂,挖掘听讲不认真的原因,讨论出解决办法。


就焦点问题和老师讨论


有效沟通,除了倾听、聚焦,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展开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分享彼此的建议。

一次小儿老师打电话,说是小儿最近在学校有点小脆弱,常常说着说着眼泪就扑簌簌流下来。

老师电话里说着,我就赶紧想,这真是蛮奇怪的,小儿最近在家情绪没什么不对劲儿啊,自己玩得不错,跟哥哥玩得不错,作业也没遇到啥困难,为啥啊?把这些情况讲给老师,老师也奇怪,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因为小儿很喜欢老师,所以特别在意老师的看法,老师一和他沟通什么小问题,他就觉得有点辜负老师的期望呢?和老师说了我的猜测,老师也觉得有可能。

老师建议,等孩子放学再和孩子沟通一下,从家长的角度了解一下原因。和老师就这个小问题的第一次沟通就在彼此都有收获中结束了。


有技巧地和孩子沟通


这件事的后续,是和孩子的讨论。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如果老师找我们沟通什么问题,会马上找机会和孩子沟通,但不会用批评的态度,也不会说“老师说了,你最近如何如何……,老师要求你如何如何……”

把老师的话,毫无技巧地传达给孩子,甚至把原本不是批评的话变成老师的批评传达给孩子,很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让孩子觉得,“看看,老师又告我状了,让我被爸爸妈妈批评了”。这不但辜负老师和父母沟通的一番美意,还会对孩子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那天小儿一放学,就主动提起了这件事,正给了我们就此事和孩子展开讨论的机会。

小儿说:“我有点想不明白啊,为什么我最近和徐老师说话常常说着说着就哭了呢?”

妈妈问:“那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吗?”

小儿:“没有啊。”

妈妈又问:“那你和别的老师说话,会哭吗?”

小儿:“不会啊。”

妈妈引导:“那是不是因为特别喜欢徐老师,徐老师也特别喜欢你,然后徐老师问你什么,或者提醒你什么,比如作文要怎么写才会更好,你就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有点不好意思呢?”

小儿想了想,然后点点头:“嗯,好像是的。”果真,被猜中了。

找到症结,就好说了。俩大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导起来。

“这没什么的,每个人都有优点,有缺点啊。”

“没有人可以做到十全十美啊。”

“你只要做得足够努力,老师就会看到。”

“老师问你什么,或者说你哪里做得还不够好,是关心你啊。”

小儿想了想,“是啊,没有人会做到十全十美,没有完美的人啊”。

妈妈趁机说:“那我再跟老师沟通一下,你想明白这个问题了,可以吗?”

小儿答:“好的啊。”

之后我们短信老师,告诉老师和孩子沟通的结果,老师也放下心来。这样一件小事,就在三方的有效沟通下,轻松愉悦地解决了。


帮助老师了解孩子


一位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孩子个性、成长环境都各不相同,如果爸爸妈妈能在和老师的沟通中,帮助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会对老师和孩子都很有帮助。老师更了解孩子,会更容易因势利导;老师知道如何因势利导,孩子就不会从老师那里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我们家的一件典型事例发生在大儿身上。两个孩子上的都是比较宽松、自由的幼儿园,幼儿园对孩子注重引导、尊重个性,极少约束,我们和孩子都很享受幼儿园的那种氛围。结果,大儿在上小学的第一天,就出现了一个很让老师意外的小状况。小学第一天活动比较多,大儿当时是小胖娃一只,跟着跟觉得累了,就像在幼儿园一样,席地躺下休息了。这可把老师给吓到了,放学后赶紧找孩真心妈妈进去谈谈。

真心妈妈听明白了状况,就告诉老师,孩子从一岁多起,就在一家宽松的幼儿园,那所幼儿园没有学前班,不对孩子做严格的学前训练,所以孩子还不太习惯小学的要求。后来又跟老师说了一些我们的育儿理念,请老师不要着急,给孩子多一些时间适应。

真是非常感谢孩子的老师,不但特别耐心地听完了孩子妈妈的解释,还特别有耐心地在之后一两个月对孩子格外宽松。学期刚刚过半,孩子就完全适应他的小学新生活了。


和老师交流教育理念


作为孩子的第一教育责任者,爸爸妈妈需要不断学习,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和老师分享、交流家长的教育理念。

大儿小学大约三级时,语文课程中对作文的要求开始加强,他虽热爱阅读,但对写作文似乎不是特别热衷。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有些担心,怕孩子拉下成绩,就打电话和我们沟通。孩子爸爸告诉老师,语文上我们更重视阅读,对一时的成绩不是特别在意,请老师也不要着急。

老师听到我们不着急,也放下心来。后来老师在班里组织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孩子成了最热衷的参与者之一,写作文也慢慢不觉得有压力了。

我们还非常感谢大儿初一正式开学前,班主任老师的家访。那一次,老师利用一个暑假,访问了即将接手的班级的每一个家庭。这真是非常专业的事,老师可以借此了解孩子和他们的成长环境,家长也可以借此难得的机会和老师交流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以及后续家长和老师的有效沟通,都会特别有帮助。


尊重老师和老师的专业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爸爸妈妈要真正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专业。这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不用说什么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大道理,单是为孩子在学校对老师要求的遵从、配合考虑,家长在孩子面前,就应该表现出对孩子老师的足够尊重。有些家长,面对老师时,满口信任,但内心可能并不以为然,更糟糕的是,有的爸爸妈妈还会当着孩子的面,表达对老师的诸多挑剔、不满。

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如此,孩子对老师的态度又会如何?对老师的要求,又能听进多少?当着孩子说老师坏话的爸爸妈妈,您对老师的态度,最终都会体现在孩子对老师的态度上,然后体现在孩子在学校的学业和非学业表现上。

尊重老师的专业,同样重要。老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每天面对那么多孩子,会有自己的专业眼光去发现孩子的问题,给家长提出建议。作为父母,应该充分尊重、信任老师的专业水准。既不能对老师的话以“回家好好教育教育”来随意敷衍,更不能觉得自己比老师高明得不知道多少,抱着批评的态度对老师的沟通随意挑剔。

说了这么多,与老师的有效沟通之道,无非十几个字:充分尊重、认真倾听、如实表达、平等讨论。当然,还有父母自己,要在孩子教育上切切实实地下功夫,不能简单地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


欢迎关注我们的育儿头条号“真心爸妈”,我们将在其中继续分享养育两个孩子的思考和方法。


真心爸妈


孩子两岁多,马上也要去幼儿园了,也在摸索着与老师的相处之道,在我看来首先对老师要尊重,无论你是哪个行业,无论你是多大的官,管多少的人,老师总归是你孩子的老师,需要你以及你的孩子同时尊重。不要在老师面前摆架子,平等交流。

其次,尊重自己,与老师沟通要做到就事论事,不低声下气,就算孩子错了,家长也是有尊严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会,天生就能做得好,既然错了帮助孩子好好改正就行,没必要低声下气、委曲求全,也不能一味的听老师的数落,做到不卑不亢,理性交流,与老师积极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尊重孩子,不要当着老师的面数落、打骂孩子,给孩子留点尊严,要教育回家关起门来教育。自己都不能好好处理孩子的问题,全都指望老师又怎么能行。

第四,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态度一定要诚恳,虚心接受,回家找恰当的时机对于这个问题好好的跟孩子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争取改正这个错误。

最后一点就是与老师交流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好能耐心点、细致点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类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帮助老师解决问题。


甜宝爱学习


我的孩子刚上一年级,我不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较重视孩子在学校的适应性、纪律意识、与同学相处等等。所以和老师交流的问题比较有开放性,老师也乐于和我交流。因此我觉得和老师交流要注意:

1.对老师要尊重。不要认为把孩子交给了老师,家长就没有任何责任了,总是用质问的口气说话,老师一定不会高兴。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结合。可以和老师谈谈自己对孩子的评价,然后让老师反馈一下学校的表现,两相结合,看在家应该怎么配合学校教育。

3.不要唯分数论,要看到孩子的进步。不要一味盯着分数,孩子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要肯定孩子,也要肯定老师的付出。


蓝蓝湖


一、不要等到孩子有了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在轻松气氛下家长就应与老师互相认识、交流,这样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    

二、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错误是偶然所为。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    

三、即使家长很生气,而且家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长与老师交涉之前也要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四、即使家长希望老师听听自己的意见,也不要伤老师的面子。较好的做法是:首先要让老师感觉到,家长的看法是正确的。当老师真正意识到家长的看法是有道理时,老师是能够认真听取家长意见的。    

五、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不谈一些比较重大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家庭问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但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异常时,及时获得老师的理解。    


航妈16


做家长的关心孩子,希望遇到一个好老师,能够温柔一点,善良一点,善待自己的孩子。遇到跟老师沟通交流的时候,都是千恩万谢,恨不得跪下磕头。这都是长情。有一个老师朋友师德差,后来就不和他来往了,一次请他吃饭,酒后乱说,“遇到不客气的同学家长,我很有办法,找个小事让他孩子站起来,不让他坐下,两次就让他丧失人生的信心。”。我听后一惊,小时候就有老师这样对待过我,真的导致我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印象是数学老师,后来数学一直不好了。有句话叫做,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和老师交流要慎重,不要乱说,不要发泄不满,因为发泄了也没有用,你孩子还在人家班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见面要提一点小礼物。意思意思。

第二,不管你有钱还是有权 一定要对老师敬重,不管老师年龄大小。教师薪水低,就剩下敬重了,如果起码的礼貌都没有,能对你孩子好吗?

第三,要学会聆听老师的评论,而不是你滔滔不绝评论自己的儿子。

第四,你儿子学习程度老师很清楚,你就不要提一些达不到的要求。


第五,不要吹嘘你有钱有权,会让老师反感,或者对你金钱索取,对你孩子教育并无益处。

第六,不要和老师套近乎,就事论事.尽量少说话,除非你非常会说话,老师最喜欢斤斤计较。

第七,见老师一定要买一身得体衣服,必竟狗眼看人低。人情冷暖自知。

做到以上就差不多了


秋沅


和孩子老师沟通,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真真切切的尊重孩子的老师,理解老师,知道老师的辛苦,能以同理心来对待孩子的老师,在细节上不要纠缠,抓大放小,宽容礼貌,这是沟通的前提。

家长首先要考虑老师教一个班里的孩子非常辛苦,尤其是低幼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行为规范还没有树立起来,是老师在培养孩子的各种品格~学习品格、行为品格、语言品格的能力,过程中师生、生生间都会有摩擦,所以,家长保持一颗淡定从容地心,充分的信任孩子的老师,家长只有信任老师,老师才会认真的教育孩子,才会无后顾之忧。

不要说我危言耸听,我自己是老师,我太知道这里面的事情了。

现在老师的教育观念已不是从前了,主要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规则导致老师不敢教育孩子了~家长动辄就打教育局电话投诉老师;要不就上当地的民生网发个帖子,再不就但校长那里反应情况,老师还没怎么着你孩子呢,家长就先怒了。

也许只是个别的家长和老师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整个教育行业的所有老师都会明哲保身啊,如果不遇到通情达理的家长,哪个老师傻到自己找事,躲还来不及呢。

所以和老师沟通一定要真诚,不要老盯着老师的毛病,毕竟人无完人,家长发自内心的信任孩子的老师,老师会感知到,老师会心里有数,教育起你的孩子来依据自己感知到的“数”来对待你的孩子。

我还可以告诉大家,要想让老师喜欢你家的孩子,首要要让老师接收你,这样说可能觉得我过分了,但是,当你遇到一个事事和你唱反调的家长,事事都有意见的家长,老师唯恐避之不及的家长,老师会喜欢你的孩子吗?

和老师沟通,推己及人才可以。


静水141699174


老师首先是人,不是神,他们也跟我们一样希望被理解,希望被认可。这是前提,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微妙关系,处理时候应该注意一些技巧的。

1、首先家长心里上要承认,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不止跟孩子有关也跟家长有关。我一朋友,她家女孩,上高中。她自己就不认可老师,所以孩子在学校有点问题,老师批评孩子后,她从不找孩子问题,觉得老师说话刻薄难听等等,有一次孩子班任给她打电话说,孩子在课堂上睡觉,她说,孩子困就让她睡一会,碰到这样家长哪个老师不崩溃?结果孩子在学校也跟老师顶嘴,跟老师关系很紧张,孩子学习本来挺好,现在开始下滑。老师也是人,每个人都有本身性格的优缺点,只要老师大方向没问题,作为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尽量维护老师。孩子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喜怒哀乐会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老师,会很喜欢讨厌你的学生吗。当然作为老师,包容孩子,感化孩子,这是应该的。但作为家长也别挑战老师的耐性。孩子不喜欢老师的话,直接影响课堂听课状态,孩子学习成绩会下降。按概率来说,大多数老师是好的负责任的,理应得到家长的支持。

2、其次跟老师沟通时候,维护老师同时也要维护自己孩子。你信任自己孩子,老师才信任你的孩子。我儿子上小学时,课堂上跟同桌打起来了,我和儿子同桌母亲(为表述简单,称为A吧)被班任请到学校。老师特点是开始批评孩子,这时候A开始数落他家孩子“在家也不省事,他姥姥也是老师,也拿他没办法,回家作业也不认真写,我也头疼”等等,我特别惊讶竟然还有这样的母亲。我接到老师电话第一反应是,我儿子特别善良,不会轻易动手打别人的。跟老师沟通时,告诉老师:“我儿子心底善良,很少跟同学打架,晚上回家会跟孩子沟通教育的”。后来儿子不跟A的儿子同桌了,再后来听儿子讲,班里同学都不跟他玩,老师也不怎么管他。

3、跟老师交流时候注意言谈举止,给老师留下有素质有教养的好印象。这时候老师意识里有“看父母孩子就差不到哪儿去”的想法。每次去给儿子开家长会,有迟到的,开会手机响的,当孩子偶尔迟到时,老师会联想到你的迟到。孩子偶尔违反学校纪律时,会联想到你响起的手机铃。我们谈业务时,给领导汇报工作时更注意自己形象,难道孩子老师不比客户、领导重要?孩子在成人前接触最多的人,除了父母就是老师。

重视自己孩子就重视孩子的老师。


高三妈妈日记


在孩子幼儿园和小学时,我都跟老师保持了积极、顺畅的沟通,以下原则和技巧是我遵循的,分享给大家。

1、尊重老师。

老师的专业是教育孩子,她们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我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或学校,实际上是认可了老师们的专业水平,所以在跟老师沟通时,首先要尊重老师的专业性。在这个前提下,跟老师在愉悦的氛围中交流。

2、积极交流,不被动等待。

每位老师都要面对很多孩子,尤其是在公立学校,一个班40多个孩子,一位班主任要照顾如此多的孩子,实在很辛苦,也会分身乏术,不可能对你的孩子了解和关注的面面俱到,所以,需要我们父母积极跟老师联系和交流,而不是被动等待老师的通知。

但积极交流不等于天天打扰老师,有些父母非常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表现,天天在QQ或微信上给老师留言,这种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老师的时间非常宝贵,如果要应付家长们随时的留言和询问,实在难以做到。

最好的方式是一段时间(比如一个季度)约老师面谈一次,跟老师提前约时间,这样让老师有所准备,也能保证交流的效果。

3、送礼不可取。

送礼是现在很多家长的常见做法,似乎送礼给了老师,老师就会更关注你的孩子,孩子的学习就会更棒,这不是一个好的做法。

过年过节送一些小礼品给老师,无可厚非,但千万把送礼这件事功利化、世俗化了。

4、不能要求老师对孩子严加管教之类。

父母始终要明白,孩子的教育,主要的责任是父母,而不是老师。

老师对于孩子的责任,主要体现在知识的传递上,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交给了老师,一切都依靠老师了。

我一直不理解为何要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管教,难道你的孩子已经是你无力教育了吗?需要找一个机构来严格约束?何况,教育并不是约束,而是打开,通过发现孩子的天赋和个性,打开他对于学习的兴趣,打开他对于知识的渴望。

所以,抱着让老师约束孩子的想法,不是合理的做法。


熊爸爸讲历史


自己的孩子表现优秀,家长跟老师沟通基本不需要技巧也没有多少原则,因为双方已经通过孩子这座桥梁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孩子表现差强人意的家长跟老师沟通就明显底气不足谨小慎微,因为孩子在学校的不讨喜归根结底都需要家长来承担后果,家长也要跟着受连带责任,孩子受罚家长一起受训,总不会有家长开老师的批斗会吧?个别强势的家长也许会主动出击把自己孩子的各种不优秀归结于老师的业务能力不足,也有个别势利的老师对财大气粗的学生格外关照,总体来说,孩子优秀家长和老师都感觉轻松愉快,孩子坏习惯多家长再有钱使用各种策略也不见得在老师心里一定讨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