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喜欢一个人待着是病吗?

青春的懒虫


个人觉得不是病,更多的是考虑为什么一个人呆着的动机吧!也就是“独处”!

如果是为了追求自由和内心的平静,可以理解为你的性格和志趣!如果是心理有障碍而导致无法与人正常交流,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我们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烦心的事引起你想独处,想一人待着!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心理,因为一个人的过程只是持续一段时间,等过了这段心理空窗期,还是要逃离这种低调压抑的独处过程的!而这种独处间接会引起一种消极情绪,那就是孤独!是一种被迫的非自愿独处状态!

而喜欢一个人的状态是享受的,是持续的就不同而论了!毕竟喜欢一个人独处并不是孤僻,能够享受独处更是难能可贵!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由于社交的短暂中断,人们有机会进行自我调整和休息,使得人们能感受到独处更为积极和稳定的一面,这种建设性的独处则是人们的一种主动选择,会产生更多的积极体验,包括自我了解的加深,自我恢复和创造力的提升!

与逃避社交而选择的独处有所不同的是,这种积极独处在拥有良好人际交往的同时,会喜欢为自己保留一些独处时间的行为倾向。通常这类人选择独处时伴有一些积极的目标,比如独处的时间能够帮助其自我认知,独立思考,激发创造力,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我选择经常一个人做事,并非是性格原因,要知道和不同频率的人说话办事太煎熬,那我还不如一个人默默发信号!如果要费劲心思和别人同步,那也要等是否有人能意外接收!而在这之前,一个人就是要比一群人自在!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独处”其实是一件需要体验并且与“孤独”相去甚远的事,能够分清两者的关系,学会一个人静静,或许能很大程度上帮答主解决困惑!





墨清染视角


在不了解你目前生活背景的情况下,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不太对的地方,多多包涵!

我本人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也是喜欢独处,我都怀疑自己得了社交恐惧症或自闭症。那是在生孩子后的第一年,全职宝妈。虽然丈夫体贴,孩子也乖巧,但就是内心脆弱。朋友邀约,也不敢出门,只敢和老公一起带孩子出去逛!

我不敢出去见朋友,甚至是电话也不喜欢接听。一时之间,和过去的许多好朋友断了联系。但总得有个倾诉的地方,我就在宝宝树网站写宝宝成长日记。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内心的社交恐惧症逐渐好转。

再后来,宝宝一岁以后,我重返职场,就恢复了往日的自信,没有了这方面的困扰!后来回顾这段日子,我总感觉是自己心虚、不自信所致!

就像平时朋友聚会,如果自己皮肤长痘或者没化妆就不想出门,大概是一样的心理。

所以,我想有以下三种情况,我们宁愿选择一个人待着:

(一)对自己不太满意,心虚,差点自信;就像产后抑郁的我,活生生的例子!

(二)性格喜静,独处有独处的乐趣;有人就喜欢一个人在家阅读写作练字画画;

(三)自己有好多事情等着你去完或,忙碌或焦虑。比如正在攻读在职研究生,公务员备考。

当然还有一种特例,受了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或打击,又不想让心思给别人知道,不愿倾诉,只能自己舔伤口。这种是短暂的,需要自己心理调节,早日振作起来。比如:失恋、失去亲人……等等

不知道,朋友你是属于哪种情况,只愿你能快乐。人生在世,开心就好!


Lucky幸运之草


并不是病了,比如双胞胎或者兄弟姐妹,家庭教育都一样,却生下来有的安静有的活泼好动,每个人都是特别的存在,相信你也有自己出彩的人生。

下面我们科学地学习一下,看一下我们自己属于哪一种人格,希望能给你解惑:人格是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您只是描述自己说喜欢一个人待着,也就是说您倾向于从自己的内部获得能量。因此,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休息、生活,不用逼着自己去社交,用自己认为最真心的方式去结交朋友就好。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遇到更可能是与自己不合拍的朋友。

关于人格的划分有着多种理论:

荣格的内-外向理论

荣格认为,人类行为背后的不同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一些类型的不同,每个个体都从自己的人格类型出发来看待与认识事物,从而形成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与观点(Isabel,1998)。荣格在临床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个体表现出来的差异用两种态度:内倾-外倾(I-E);4种功能:感觉-直觉(S-N)、思维-情感(T-F)来描述。此类型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心理能量的流向不同,内倾的个体心理能量向内流,外倾的个体心理能量向外流。根据态度的内外倾性和四种功能,荣格将人格划分为8种不同的类型:

1. 外倾思维型

这种人的客观思维占主导地位,典型的是科学家。他们生活的目标是探索自然规律,创立科学理论,因而常常压抑情感。

2. 内倾思维型

其思想指向内心,这种人所要了解的是他人的存在,往往冷淡无情,沉醉于自我思索之中。

3. 外倾情感型

这种人以情感为主,理智功能相对减弱,表现为情感敏锐、肤浅、起伏无常,思维过分压抑,可能“萎缩”。

4. 内倾情感型

这种人情感虽然强烈,但深藏于心中,不轻易外露,显得沉闷,冷淡,有一种忧郁神态,内心平和、安静。

5. 外倾感觉型

这种人主要热衷于积累与外部世界有关的经验,追求感官享受,沉溺于各种嗜好,思维发达,但缺乏深刻,情感可能浅薄。

6. 内倾感觉型

这种人往往脱离外界,沉醉于内心感受,思想和情感平淡无味。

7. 外倾直觉型

这种人把直觉指向外部世界,时刻寻找新异刺激,由于思维功能不发达,不能持久地对一个事物进行探求。

8. 内倾直觉型

这类人多数为艺术家,其直觉以内心世界为主,显得与客观现实格格不入。这种人跳跃性地寻找自己的意象,但不能冲破自己的直觉范围,缺乏深刻的认识。

荣格认为,以上8种类型只是极端的描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多属于混合型,往往是以其中一种心态和功能占据优势,其它为辅而已。

九型人格理论

九型人格(Enneagram)是一种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揭示了人们最深层、最本质的价值观。它来源于2000多年前阿富汗一带古巴比伦的民间智慧,后来发展完善成为关于人的性格类型的一门学说。该学说自20世纪60年代传入欧美地区,应用范围极广,近年来备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著名大学 MBA 学员推崇,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九型人格将人们分为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保护者、调停者九种类型。

1、完美型

完美型的人是完美主义者,希望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得正确无误,使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完美。

这类型的人喜欢与他们认为值得尊敬的人共事,也希望上司对部下的工作能力做出正确评价。他们认为要建立互相之间的信任关系,必须认真地交换意见,连细节问题也不能放过,最好事先花足够的时间和他们沟通,把工作交代得明明白白。

2、助人型

这种类型的人,在工作中通常很善于了解他人的能力和性格,总是在关键时刻对上司尽心尽力,深得上司的好感。往往在工作上得心应手,在集体中举足轻重,如果得到上司的充分肯定,就会视工作为天职,全身心地投入。其为人处世的灵活性和社交能力可以使工作顺利开展,但他们在任何场合都不愿拒绝他人的要求。

3、成就型

成就型人格的人好胜心强,喜欢参与,不喜欢做旁观者,重视形象,是出众的社交能手,善于激励他人,重视名誉地位,很注意在各种场合保持得体的态度和谈吐。他们的缺点是定不下心,很少把精力集中在目前的工作上,注意力容易转移,听不得逆耳之言,由于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面,要想实现目标时往往只顾自己,导致同事或后辈的不满。

4、自我型

自我型的人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同,总觉得别人都不了解我,容易对别人的批评反应过敏,想像力丰富,行为自我,富创意及艺术气质,细腻和拥有敏锐的审美观,占有欲很强,容易对事情误解,觉得自己不平凡,他也很容易坠入别人的感觉,需要感情上的依靠,不易改变,常认为自己很独特。

5、理智型

理智型的人善于把情感抽离,喜欢做旁观者多于参与,喜欢成为专家,在很多领域中,需要了解事情的全部而不是部分,喜欢收集信息和知识,逻辑性思维及分析能力很强,知识渊博及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对于社交应酬会感到浑身不自在,非常重视个人的空间,不希望别人打扰,不喜欢求助别人。

6、疑惑型

必须用明显的证据来做决策,容易因不稳定而感到压力,勤劳能吃苦,服从指示,相信权威,不轻易尝试新奇的东西和事物,尽忠职守,做事认真负责,很有危机感,有时会杞人忧天,警惕性很强,不喜欢环境多变,是忠诚、可靠的朋友。

7、活跃型

喜欢不断探索新奇有趣的事物,能够一心多用,同时做好几件事,勇于尝试新鲜刺激,富冒险精神,乐天知命,精力充沛,擅长逃避不快乐的事情,享受交际应酬。他们擅长于筹划、富于创新、并能鼓舞士气,对于从事智力性的工作感到无比快乐,不喜欢重复性的日常工作。

8、领袖型

态度直接,讨厌拐弯抹角,喜欢接受挑战,识英雄重英雄,遇强愈强,任何时候都要以领导者的姿态出现,冲动派,是个顽强的谈判专家,硬朗自信,喜欢支配别人,喜爱控制,有话直说,对自己的信念充满自信。

9、平和型

适应力强,是和平使者,做事慢条斯理,对很多事物都有兴趣,但不一定参与,待人处事很圆滑,懂得逃避压力,善于避免冲突,不轻易批评,善于调解,令关系融洽和谐,是最佳的聆听者,容易接受不同的事物,喜欢用自己的工作态度,不喜欢急赶。

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

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是一种人格与职业选择相匹配的理论。他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霍兰德认为人格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社会型(S)

其共同特征是喜欢与人交往,愿意教导别人,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可以匹配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并具备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相应能力的职业,如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

2、企业型(E)

其共同特征是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可以匹配喜欢并具备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能力的职业,如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

3、常规型(C)

其共同特点是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可以匹配喜欢并具备记录、归档、数据和文字信息处理能力的职业,如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

4、实际型(R)

其共同特点是动手能力强,不善言辞,做事保守,缺乏社交能力。可以匹配喜欢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或对体力与物件、机器、工具、运动器材、植物、动物有兴趣和相能力的职业,如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技能性职业(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一般劳动)。

5、研究型(I)

其共同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可以匹配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的职业,如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

6、艺术型(A)

其共同特点是乐于创造新颖,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可以匹配喜欢具有艺术力、创造力、表达能力的工作,具备用语言、行为、声音、颜色等审美、思索和感受能力的职业,如艺术方面(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建筑师、摄影家、广告制作人),音乐方面(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MBTI人格理论

MBTI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个性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格斯和迈尔斯母女在荣格的两种态度类型和四种功能类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判断和知觉两种类型,用字母代表如下:

接受信息的方式:感觉S---直觉N

决策的方式:思维T---情感F

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判断J---知觉P

其中两两组合,可以组合成16种人格类型。实际上这16种类型又归于四个大类之中。

1、SJ型-忠诚的监护人

具有SJ偏爱的人他们的共性是有很强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他们忠诚、按时完成任务,推崇安全、礼仪、规则和服从,他们被一种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强烈动机所驱使。其中在美国执政过的41位总统中有20位是SJ偏爱的人。代表人物有乔治·布什;伊丽莎白女王。

2、SP型-天才的艺术家

有SP偏好的人有冒险精神,反应灵敏,在任何要求技巧性强的领域中游刃有余,他们常常被认为是喜欢活在危险边缘寻找刺激的人。我们熟悉的歌星麦当娜、篮球魔术师约翰逊、音乐大师莫扎特等都是具有SP性格特点的例子。

3、NT型-科学家、思想家的摇篮

NT偏爱的人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喜欢梦想,有独创性、创造力、洞察力,有兴趣获得新知识,有极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是独立的、理性的、有能力的人。代表人物有比尔·盖茨;阿伯特·爱因斯坦。

4、NF型-理想主义者

精神领袖NF偏爱的人在精神上有极强的哲理性,他们善于言辩、充满活力、有感染力、能影响他人的价值观并鼓舞其激情。他们帮助别人成长和进步,具有煽动性,被称为传播者和催化剂。代表人物有弗拉基米尔·列宁;奥普拉·温弗尼;莫汉迪斯·甘地。

人格类型的划分多种多样,每种划分都有其侧重点,当然多数人都不会是单一的某种类型,而是多种类型的混合,看看你属于哪些人格类型。



喜欢看云的王老师


只要不到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程度就还OK啦

一个包容的社会能接纳各种性格的人。喜欢独处的人往往洞察力强,能专注一个领域,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不善于和人交往。

性格特征的形成可能来自早期童年经验,幼儿时期和父母建立的情感联结模式伴随我们一生并拓展到其他人际关系上。父母对我们不够关心,不能及时满足需求,会使我们产生不安全感,对亲密关系丧失信心。

喜欢一个人待着也会让我们缺乏社交能力,不知道怎么主动把握社交情境,陷入一种不爱社交,不会社交的死循环。

其实没必要纠结这些,价值评价都是主观的,有些人对身高,身材纠结得要命,有些人却无所谓,自己能接受自己就行。


搏君一笑


你好!我是纸上苍生。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从你的描述中,看到你不只是喜欢独处,你还不喜欢和人交流,而且还脾气特别暴躁,关键还是现在出现的这种情况,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对吗?

如果你天生内向还好,如果你不是天生的内向,个人建议你还是要自我调节一下。因为你的这种情况长时间下去很可能会发展成心理疾病。现在进行调节和干扰,才不会影响到你的健康和社交。

纯属个人建议,谢谢


纸上苍生XT


是以前就这样,还是最近情绪低落才这样呢?

我是一名占星师,按占星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星盘,星盘中有一颗月亮,那是我们情绪与安全感的来源,是我们过去式带给我们的记忆,记录着此生你希望如何爱别人以及你希望怎么被别人爱,是你内心最喜欢的自己。喜欢独处,或许你的月亮是一个固定星座,她不太喜欢过多的与外界互动,就喜欢安安稳稳的固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在这里安静的呆着。这并没有错呀。

至于你说脾气暴躁,不喜欢别人问问题,这是你与外界沟通的方式,这与你的水星和金星有关,一个主思维表达,一个主社交。

我想告诉你的是,你之所以会是这个样子,是由你的生命密码决定的。你要了解自己,不要讨厌自己。希望你开心哦。


美塾


当然不是啦。每个人我相信都会需要有一点时间独处,只是有的人喜欢长一点,有的人喜欢短一点。我有个舍友,可以1个月不下床,看小说。但是为人处世呀,都很棒的。这就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吧~


烦恼瓜帝


个人感觉,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心静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做减法,无效社交也会减少,一个人独处,喝喝茶,品味一下,未必是坏事。从提问看出你心思细腻,每种生活方式都有它存在即合理的道理的!


爱吃鱼的颖


不是,这很正常。有人喜欢开party,就会有人喜欢一个人待这


chareford


不算吧,我也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