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出書,不但沒一分錢稿費,還要貼錢印刷、自己包銷。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司馬太師


出書是由出版社出,出版社有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要領工資,要吃飯。9O年代前出版社都為事業單位,由國家撥款,90年代改制絕大部分出版社改為企業,自負贏虧。

作者寫的書,出版社就要評估了,該書出了以後賺不賺錢(即流不流行,買的人多不多)。若買的人不多,出版社不可能做虧本生意出書。沒有人買,書店也不進。

但有些人執意要出,那就只能自己掏錢出書,自己包銷了。

自己掏錢出書的人,大有人在。如有些科技人員就會自己出書,出的書專業性強,受眾少。出版社不願意出。自己掏錢出,一。可提高知名度,二,評職大有好處。

另外還有另一類人,自己愛好,還有些錢。也願意自己掏錢出書。我有一親戚,一輩子喜歡寫詩,退休後有時間了,把自己從年青時到退休前寫的詩整理,編輯出了一本詩集。送給親朋好友,老同事等。


顏工516


我自費出了三本了,這三本書都有人願意免費給我出,其中有一本還答應給三個點的版稅,但我拒絕了,因為給版稅的出版週期拖的太長,而且不論給不給版稅,他們都要我十年的版權。我覺得相當於我辛辛苦苦養大一個孩子被人抱走了,我挺難過。所以我選擇了自己出。第一本《小時候》,我靠書本身的品質和自己的努力推銷賣到了二印,這本書我是賺到了錢的。第二本書《畢業在東,愛情在西》銷售一般,目前還沒有回本,當時也沒有想著靠這本小說回本,想著小說出版後方便影視改編。小說還真有文化公司看上,改成了劇本,也有導演願意執導,但融資有點困難,所以一直未成,但這也是一種生活的嘗試不是嗎?第三本是一本植物科普《留住四季》,這是一本適合孩子讀的圖文並茂的書,獲得了很多好評,有銷售團隊看上了它,願意運作一下它的銷售事宜,事情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會成功,但我覺得有外界得承認就是好的,人活一生用書去和別人溝通交流自己的生活經驗也是一種榮幸。( ˃̶̤́ ꒳ ˂̶̤̀ )





作者劉靜


我正在第二卷《曉寧亂彈琴》一書,第一本是三年前出的,所以有感悟。

正如好多人問我,自費出書,自費銷售,這是何苦呢?要我說,就是兩個字:情懷。

網絡寫作十多年了,總想著把文字變成鉛字,出書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第一本書,用了10年時間,第二部書,用了三年,如果有第三部,或許就是餘生。

最初的設想是:第一卷,我寫明理,第二卷,我寫悟道,第三卷,寫放下。這是我修行的三部曲,也是我寫作的三部曲,從現在看,很難達到。

全書就是亂彈,全是生活感悟,情感故事,心靈雞湯,談不上好,但一定接地氣,書中觀點,並非我自己的,而是來自高人,來自全人類。

寫書談不上效益,我本人又羞於和人張口推銷,基本當做名片送人。把書當名片,雖然掙不到錢,但是得到尊重,得到人氣。

第一本書,內部準印號,過了一把簽名癮。這次第二本,因為有正式書號,可以面向全社會發行,至於有沒有人看,一切隨緣。

寫書掙不到錢,但這個過程,給我思想,給我文化積澱,我一條手機短信,給人解決了工作,做了別人花好多錢都辦不了的事。

所以,寫作、出書,不管掙不掙錢,我都會努力做好,因為一個過程,我讓自己變得更好,變得強大。









曉寧亂彈琴


說出實話,會讓人懷疑人生。而說出來,也許會多少對網友有借鑑作用,我還是斗膽說一點,請諸公聽一聽吧!

有兩位同學為省作協會員,一位自費出書七本,詩歌,散文,小說,論著都有,手筆不凡。一位自費出書兩部,一部紅學論著,一部長篇小說,可謂異才。才華誤人,劍走偏鋒,如今這兩位高才,卻都屬於窮人。技癢難禁,筆下生花,前者又完成了二百多萬字系列作品,後者又有一部長篇小說完成,而如今都不敢再出書——沒錢出,過去所出作品,成為如今打發不走的老房客。

老同學相見,我覺得有些好笑——他們一邊大倒苦水,一邊還勸我也自費出書,230萬字系列一下走,令人哭笑不得!第一位,還是國家教育學會會員,名師風範,大道理講得無懈可擊,無人敢與其“狡辯”,只有我仗著過去的勢,敢插渾打哈哈:“您老人家講的都是真理,不過這真理適合我們踐行,而不適合您老運動。過去我老家有位神算,為人指點迷津,一指一個準,但他卻算不到自己的財運。要是一時沒人請託,吃飯都會成問題,老虎下山一張皮,時常到處打秋風……”第二位,西安交大畢業,曾為地級市財政局中層幹部,第三梯隊人選。春風得意之際,誰也勸不住辭職,到深圳下海經商,一度大富大貴,後來成窮大款,失意中棄商從文,筆下斑斕生輝,一發不可收拾!

《苜蓿花開》叫好不叫買,長春電影製片廠有意向拍成電影,但要他本人拉300萬贊助。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何況巨資300萬!作品滄桑厚重,能提高地方知名度,政府答應出資贊助,但要他自己租房辦個文化公司,資金才能到賬。租了100平米的寫字間,拉了兩位名人做招牌,奔走三年多,一分錢投資沒到,第四年文化公司關門大吉。三年多時光,不僅耽誤了賺錢養家的時間,又背了一重債務。靠老婆的工資養活,又復原成為草根作家,埋頭寫無錢出版的大作。嘿嘿!

同學中活的最舒服的,還是那幾位有科研經費的教授,他們編寫的教材和專著,均由大學出資出版,個人還多少有些潤資。振興傳統文化,國家有鼓勵業餘作者的“千人計劃”,各省有每月補貼6000元、作品公費出版的“百人計劃”,但我們這些草根個兒矮,手短夠不著。三年觀察下來,也沒看到本省這些幸運兒的什麼好作品,所見到的,只有幾本泛泛之作,遠不如我同學的自費出版作。

筆耕紙田,有成熟作品者,都想出版,即使生計都有問題的草根,有的砸鍋賣鐵也自費出書。原因大概有二:不願碌碌無為,夢想一鳴驚人,擺脫尷尬的處境,成為文化偶像;文化精神頑固,寫作成癮,夢想留下一部傳世作品,助力後世前行,歧路處三思。

懷揣夢想,寫作成癮,我本人屬於後者。人生苦短,世事滄桑,行走坎坷,好夢難成,而誰又願意碌碌無為一生?深秋之際,重拾舊夢,將自己一生閱歷與感知,成書告訴後人,以慰平生謝春秋,是我的追求。寂寞的山道上,孤獨地攀登,遠峰在望不可及……






首先,要考慮印張。

你印個三二百本找就近的快印店可以完成,沒有出版社包裝也無所謂,反正就是自己留存或送給親朋好友的。當然送的這部分人你也得考慮人家看不看,或許你給他他當面笑迎,轉身就丟進廢婁裡。不喜歡看人家只當廢紙一本。

如果你打算印個幾千上萬冊,得看自己寫的內容怎麼樣,如果青春勵志,受年輕人喜歡,可以先與大專院校合作,取得文化主管部門同意後,也得自己掏錢與出版社聯繫。這筆錢還得自己掏。倘若你有本事找家企業贊助也可以,當然這是十分渺茫的。如果你各方面關係到位,搞一場作品發佈會,當地媒體事先造一下聲勢,到時候門庭若市也有可能。這樣,你印出來的東西包賺不虧本。

當然你得保證自己寫的東西有閃光點,能吸引人。但是全靠自己這樣生拉活扯努力得來的,估計作品質量都不及格,即便人家出於人情,出於安排買你的,拿到手也不會靜下心來細讀的。

唯一的就是自己練好本領,實打實的把自己的作品錘鍊好,爭取讓出版社找上門來給你印個數萬、數百萬冊,一步躍進作家富豪榜。當然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

所以,我認為最好不要自己掏錢出書。如今這麼方便,寫的東西可以及時發表,也可以存幾十年。何必非得自己掏錢變成紙張呢?

努力吧,或許明天出版社就主動找你出書哩。


作者雪原


下放農場有位朋友,才華橫溢,出口成章。他非常勤奮,白天大田勞作,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搞創作。夏天蚊蟲多,蚊香也捨不得,冬天披著厚厚的棉襖。四十多年前,沒有電腦,二十多萬字的小說全靠一個字一個字爬格子。整整一年時間完成。後又花上一個月工工整整謄抄一遍。

小說我讀過,描寫的是知青的喜怒哀樂,有血有肉接地氣。構架的情節要比《金光大道》耐看。朋友跑了好幾家出版社,無一例外要求作者自費出書。一位名不經傳的下鄉知識青年,哪來的資金。有家出版社看都沒看,直接拒絕。耗費一年多的作品,被無情的市場規則扼殺了。

有次單位請我們當地的文聯主席講課,這位老先生德高望重,出了幾本詩集。講座結束後,老先生向每位聽課的人發一本他創作的詩歌。第二天,文聯有位同志打來電話,書籍是收費的。沒辦法,請示領導後,按書的定價累計後的金額,專程送到文聯。據文聯同志解釋,老先生出版這本詩歌是有條件的,由他本人包銷2千本,先禮後兵是無奈之舉。

出版社也要成本核算,對作者送稿審查很嚴。編輯的眼光很毒,看重的是名氣大的作家和預測成為暢銷的作品。對不知名的作者,採取的是包銷或自費的政策,出版後既使滯銷,也不會影響出版社的效益,巧妙的規避了風險。

作者辛辛苦苦創作的作品,好比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有的作者甚至舉債,希望讓更多的讀者分享他的成績。回本還得有渠道,靠關係推銷,沒有通道只能白送了。還看見有位作者把幾百本自己創作的小說打包送進廢品收購站。

這些辛酸的例子,滿滿都是淚啊!


秋平171152879


(三)【檔案解密】

紅塵痴翁假斯文,

總把“孫山”作“山孫”。

彎弓練武想逞能,

流矢誤傷發令人。

立志學醫有所成,

醫得自身變鬼魂……

鬼門關上去候審,

閻王氣得肚子疼:

此等蠢才我不要,

退回人間數晨昏!

只配終日被人笑,

沒得本錢笑別人!

——原來如此。怪不得這老頭兒節骨眼上總是掉鏈子,關鍵時刻總是“更在孫山外”!

這是我寫的自嘲順口溜。一生碰壁,一事無成。老來多病,去年出了一本集子《海風雲影》,23萬字,今年又寫了十多萬字,打算出版,書名《滿天紅》,寓意人民創造歷史,想借用一幅攝影作品做封面(附後,如作者有要求或不同意,請聯繫)。

不能抽菸喝酒,牙口和腸胃也不好,用點冤枉錢算事,給這個世界留下我的鴻爪雪泥。



海風雲影


自費出書在現在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就我個人的減覺而言,總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好事,而是文化的一大悲哀,想想作者辛辛苦苦寫了一本書(也許是幾本書),卻沒有相應的報酬,這合理嗎?國人自古就有著書原為稻梁謀的說法,當代人總不能肚子寫作吧?何況餓肚子是會要命的。

其實,自費未必沒有好事,有些自費書質量挺高的。相反,一些有稿酬,甚至書還沒出版,就付了酬的書並不咋的。但出版社賺了。名人出書易,書一出來就一片罵聲,但出版單位,還有那些專門的吹鼓手,仍然毫不臉紅的大放厥詞,說某某某書有多好多好,甚至超過了什麼什麼,這樣的例子就不舉了。相反,真正寫的好的,沒有出名的,必須自費。

這樣做結果是名家的書越寫越爛,無名的想出書費用越來越高,我堂堂中華文被那些見錢眼開的所謂名家,出版商弄得一塌胡塗,所以習老人家也呼籲出精品!精品能出來,一個人一生寫6O部書,能有幾部精品,相反一個矻矻窮年寫了一部書,自已掏出版費,印刷費,再去尋情鑽眼賣書,他敢出書嗎?

當然宮員,富豪出書,則吊當別論,總對出版單位有好處,不說也罷!

指頭困了,不想寫了!


李忠堂


自費出書,只想在世上留下一點痕跡

現在買書的人很少,除了教輔書,其它的書銷量都少。

出版社為自身經濟利益,一般要求寫書人自己出資,才能印書,有的乾脆只賣個書號,自己去印去銷,那基本是個賠本的賣買。那為什麼還有很多人熱衷此事,做這個勞神費力又賠錢的事情。

其實人這一輩子,赤條條來赤條條去,不管是億萬富翁還是不名一文的窮光蛋,最終的歸宿都是一隻小盒子。不能帶走一分一釐,一紗一線。

人離世,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巳歌。沒有多少年,除少數親朋還把人留左記憶中,在世界上,己無此人痕跡。唯有精神財富,特別是變成文字的書,不管是正式出版還是自費印刷,可以留傳下去。越有價值,留傳越久,大浪淘沙,有些可留傳百年,甚至千年。

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文人情結,都把自己心血之作積集印成書,作為一種追求和寄託。看到自己的書在別人的書架上佔有一席之地,內心總有一絲成就感。

我有好幾個朋友,自費印書,送人,我書架上就放了一排。

一個朋友畢業於師大中文系,畢業後在政協部門工作,平日喜吟詩作文,在報刊上發一些小文。退休後,自費出二本書,一本詩集,一本散文集,都是心血之作。

特別是散文集,大量的是家鄉歷史典故的考證,其中也有他們家族的歷史,內容非常豐富,有很多資料都是新的,在縣誌等地方史上根本是查不到的,很有史料價值,我一口氣讀完,我想,這書肯定是可以留傳下去的。

一個老同學送我的厚厚二大本書,是記實體長篇小說,上下二冊二十章,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主線,真實的記錄了文革十年中最瘋狂年代的一段經歷,特別是那血雨腥風的日子,地獄般的痛苦經歷。

那是個是非黑白顛倒的年代,一方面是同學間的純真友誼,為證明同學清白而甘願下地獄,受盡苦難,靈魂和身體的摧殘。

也有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失去了基本的良知與人性,他們憑一些誣衊不實之詞,就認定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是反革命,而不認為他們是清白的。以摧殘折磨老師同學為樂,用比法西斯還法西斯的手段,千萬百什的羅織罪名,陷害老師和同學,進行精神和肉體上的非人折磨,駭人聽聞。

小說將當時學校中各類人物的活靈活現的心靈和行為,真善美和假醜惡的較量,形形色色各種人物,登臺表演,表現得淋瀝盡致,是對文革的真實描寫和血淚控訴。

我是流著淚一口氣讀完這二本書的,太真實了,五十多年前的事歷歷在目,點點血淚在心中流淌。

那二本書是那個老同學用血寫成的,大真實生動了。我想經歷了那段不尋常歷史的人,不管當時是演何種角色,如果讀了那二本書,都不會無動於衷,心靈上一定會引起震撼。那書一定會流傳下去的,因為那是真實的歷史。

重溫那段歷史,不是為了要算曆史舊帳,而是要人們不要忘了那段歷史,不要重演歷史悲劇。

特別是年輕一代,只憑歷史教科書上乾巴巴的條目,根本無法瞭解文化大革命是什麼回事。小說才真實生動有血有肉的再現那段歷史,就象我們從歷史教科書和大量小說戲劇,才比較真實的瞭解我們沒有經歷的五四運動,紅軍,抗曰戰爭和解放戰爭一樣。

一個老同學送我的,是一本印刷非常精美的書,那是文物鑑定的書。他現在是市文物鑑定方面的權威專家,特別是古玉文物鑑定,國內著名。書也是自費出版,他想把自己幾十年來古玉鑑定的經驗和典型案例留給後人,那是很有價值的。

當然,很多自費書,都是作者把平日在網絡或報刊上發的文,選擇修改後成書。人總覺得留在電子中的文字不是個事,印成黑字白紙的厚厚一本書,心中才踏實。確實,把一本印成書的心血之作捧在手裡,總比把一個U盤捏在手裡踏實,儘管U盤中裝的也是自己的文章。

那就是中國讀書人對書的一種情結,難以割捨的情結。








瀛洲青松


說說我對自費出書的看法。

出書,對每個人都是夢寐以求的好事。



(朋友剛剛寄來的自費書)

從前,把文章印成鉛字,很難。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自己豆腐塊文章見報,高興好幾天。現在,網絡發達,只要想寫,自媒體任性發,只要不違法,渠道多得是。對世事發表看法,隨時隨地。

從前,出書門檻高,內容、文筆要求較高。有的上歲數的人,窮一生精力一本書也難問世。現在,把過去的文稿整理潤色一下,印成書,作個紀念,無可厚非。一般的人錢不是問題,貼個一萬二萬,圖高興。

自費出書,十個有九個不為賺錢。分贈給同事、同學、學生、朋友、親戚,留給後代,作紀念,作傳家物件,有一定意義。

自費出書,可對一生或某個人生階段做個總結,提供人生借鑑,啟迪周邊的人,儘管有限,意義還是有的。或對從事的職業研究的領域,有所感悟,印成書,對他人(哪怕只有一人)有幫助,足矣。



(2011年自編文集)

之所以自費,因為你的作品可能沒有達到官方出版要求,也可能沒有賣點,出版社貼錢他才不幹呢。

當然,對自費出書,一些大咖和自視清高的精英,不屑一顧,嗤之以鼻。

這是一個全民寫作時代,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許多出版社,只要作品不違法,只要個人肯出錢,出書方便。這是時代的進步。

如果你是年輕人,沒名氣,先自費出書,打打廣告,出出名,為以後打基礎,不失一良策。

自費出書,是令人驕傲的一件事情。有人眼紅,是他眼高手低,寫不出來。自費出書,總比寫不出書強幾倍。

我時常收到識者郵來的自費書,內容和印刷質量都不亞於名作家和大出版社。把她和名著放在一起,遜色不了多少。



(我們中文班的詩文集)

不斷有識者促我出書,說不定哪天我真就出幾本。把以前見諸報刊和沒公開的東東,曬曬。沒人要,留與後輩作柴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