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当自勉——溯其本源探究“教学相长”

匠心微语 课堂内外 坚持原创 欢迎探讨


师者当自勉

——溯其本源探究“教学相长”


师者当自勉——溯其本源探究“教学相长”


古往今来,劝人学习的名言警句很多,最为著名的的应该是《劝学》了,这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的代表作,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

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层层推进,文章语言具体形象、精练有味。


师者当自勉——溯其本源探究“教学相长”


然而首次提出“教与学”关系的著作当属《礼记》。

《礼记》是儒家论著的汇编,其中的《虽有佳肴》以佳肴类比,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地阐述了“学”的重要性,并逐层论证,直至阐述教与学的关系,特别是明确提出了“教学相长”的主张,可谓言简而意赅。

然而此处的“教学相长”中的“教”与“学”并不是指师生两个主体之间的互动,而专指教师自己的学习以及教育学生的教学实践都是一种学习,是指向教师自己一个主体的“教与学”。强调教育者首先要学,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也要学,以此促进自己。


师者当自勉——溯其本源探究“教学相长”


由此可见,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礼记学记》中的《虽有佳肴》对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学”是教师不断自我提高的过程,“学”是一个不断从理论到实践的动态过程。

当然,今天所谓的教学相长指的就不仅是教师的学,更是师生两个主体间的互动,是彼此共同促进的过程。然而溯其本源,就其对教师自己的要求来说,更加值得思考是,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谓“言传身教”,师者,不仅在于教学知识,更应该在学习的态度方面做表率。


师者当自勉——溯其本源探究“教学相长”


学生的职责在于“学”,教师的职责在于“教”,而“教”本身必须以“学”来做支撑。教师的“学”,既包括“教”前之“学”(例如精心备课),也是“教”时之“学”(例如课堂互动中学生的反应对教的启示),亦是“教”后之“学”(例如课后反思),从而将“学”置于整个教与学的动态过程中,才能不断自我提高。


师者当自勉——溯其本源探究“教学相长”


至于教师应该怎么学,其实溯其本源,“教学相长”也已经明确了思路: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常常感慨教育教学内涵的无穷,常常崇拜饱学之士的渊博,常常羡慕名师课堂上的风采……然而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虽有佳肴”……溯其本源探究“教学相长”,不如自省——慎思笃行。

师者当自勉——溯其本源探究“教学相长”

图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