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國國足有什麼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有什麼地方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溫婉初傲寒


如果中國足球能總結出所謂精神,那絕對是厚顏無恥的精神,在各界的關注下,能夠一次又一次血洗球迷的熱情,硬生生地把原本熱愛中國足球,對國足充滿美好希望的人們逼得再也不看中國足球;憑著低劣的賽場表現拿著大有趕超明星鮮肉的高薪;在一片片的痛罵聲中異常堅強地堅持著拙劣的表演;十分盡職地充當著所有有光環和沒有光環的足球教練的名譽“終結者”角色……還有比這更厚顏無恥的運動員麼?更恐怖的是,這樣的運動員不是一個,而是一群。


一段硬木


改革開放以來,整個中國在高速發展中,中國足球確實是少有的沒有取得進步,甚至還處於倒退的項目;因此客觀的說,現階段的中國足球確實沒有太多值得學的東西,但中國足球也沒有外面所想的那麼的一無是處。

足球是我們所有運動項目裡,最早開始改革和市場化的;但是客觀的說,中國足球的改革和市場化,這20多年在實操過程中所執行的,很大程度上還是當年王俊生所提出的這一套,之後的足協領導並沒有給出更有建設性意見和看法。而我國男足和男籃這兩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項目,又恰好是這些年中國體壇所有項目裡,相較於20多年前水平下滑最為明顯的兩個項目,或許這也從側面表明,市場化可能並不是特別適合中國體育。

也正是因為中國足球不行,現如今中國足球的大環境對於自己人又多多少少的存在著一些偏見,因此現在很多年輕一代的中國教練感想,敢幹,開啟了工作狂模式,他們特別渴望扭轉外界的印象;比如說國家隊主教練李鐵,他帶卓爾的時候,平時都把自己關在基地裡,每天工作時間不低於14個小時;而李鐵的助手鄭斌,同樣是一個工作狂,對業務的鑽研程度絕不亞於李鐵。除此之外,包括很多老教練,像沈祥福,賈秀全,王寶山們,對業務也非常的投入;即便可能我們的本土教練在國字號層面,他們沒有帶出特別理想的成績,但是這種鑽研業務的勁頭,真的是絕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也是可以去學習的地方。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教練的鑽研是因為錢,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十多年前,中國足球最黑暗的時代,很多本土教練一年也就5/60萬,像深圳當年存在嚴重欠薪的情況,教練不僅一分錢拿不到,王寶山還曾經自掏腰包給一些球員買過年回家的機票,包括像謝峰帶深圳隊的時候,他自己把銀行卡拿出來,給球員發獎金;高洪波第二次帶國家隊的時候,足協沒跟他談合同,也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強行被推上去,高指導也沒說什麼,且確實把中國隊帶進了12強賽。

中國足球確實水平不行,但中國足球並不都是負面的東西,我們同樣應該看到中國足球積極正面的地方。中國足球人的擔當和敬業,就是很多中國普通人可以學習的地方。


中國足球的那些事兒


國足其實也很難,他們在艱苦的條件下,努力的為中國的足球事業拼搏,受盡了各個方面的凌辱,漫罵,醜化等等,還堅持不懈的在球場上奔波。這種精神就值得任何人學習,雖然不進球但是他們也盡力了。誰讓別的隊都那麼強呢?誰讓別的隊都那麼猛呢?誰讓別的隊球技那麼好呢?這其實就是世界的不公平,上天也不眷顧他們,請了外國教練也是白費力氣。怎麼辦?中國的足球向何處去?其實球員們也很苦惱,被人演小品調侃他們也會很開心,但是心裡也覺得有愧,也有時恬不知恥的反駁一下,可是更招來網友的漫罵。我理解球員們,他們很難,勸勸大家放過他們吧!他們無非就是多掙了幾個錢,堅持不懈的輸球,雖然沒給國家爭得榮譽可是給人們帶來了笑料,給藝術家們送出去素材,一些事情要用唯物辯證法來看,得到的跟失去的成正比,所以才有“捨得”酒。廣告詞說的好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舍了金錢得了好酒,舍了輸球,得到人們的開心快樂!快樂!哈哈哈哈!


樹望春


我接下來的話可能會被噴,但是我認了。個人認為國足值得學習的點,第一臉皮厚,輸了永遠都是對手太強我們和人家有差距,反正不是我們不努力。第二永遠都是輸球怪球迷給了太多壓力,不體諒我們網絡暴民把我們整自閉了。第三我們待遇永遠太低要提高待遇刺激成績,你說你輸給什麼意大利,德國這種你說人家待遇好各項條件好我們也理解,輸給中東那些可能還在戰亂民不聊生的國家是什麼情況。難道我太平盛世的大中華給的待遇不如那些戰亂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