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今晚,人民日報官微推送的這則短視頻,讓無數人熱淚盈眶。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視頻中的主人公,名叫朱傲冰,是一名退伍軍人。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


——108名首批重組新冠疫苗「志願試藥人」中的一員。


自從陳薇將軍研製成功重組新冠疫苗的消息傳出後,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中國。所有人都在等待這款疫苗臨床試驗後效果。


隨著國外疫情的不斷加重,這種急迫,似是比以往更盛。


然而,試藥有風險,這一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儘管國家和醫院給予高度完善的護理和監測,但對於躲過病毒感染的人來說,要鼓起勇氣志願報名,用自己的身體為他人蹚路,絕非易事。


對此,視頻中的朱傲冰自豪地說道:


“疫情當前,國家遇到困難,我必須挺身而出。不管我退伍多少年,身上和肩膀上的擔子依舊都在。”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光榮地完成兵役後,這個27歲的小夥子依舊把自己當成人民的子弟兵,甘為人民赴湯蹈火。


在評論區裡,網友們的感激之聲不絕。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這場疫情裡,有醫護人員在前線拿命相搏,有志願試藥人在後方以身赴險。無論何種,都讓人感動不已。


如果說,醫護人員為我們築起了防疫的城牆,那麼「志願試藥人」,便是為我們從荊棘之中劈開了一條出路。


這是一項光榮的事業,也是一項不得不冒險、卻又造福千萬人的事業。


正是因為「志願試藥人」的存在,才讓現代醫學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大大提高,讓無數的病患有了治癒的希望。


只是,在“試藥”行業裡,不止有英雄存在,也有“細菌”滋生。


試藥者中,有人是為了國家大計和民眾安危挺身而出,可也有一部分人,只是單純地為了攫取利益。


為了牟利,這些人在拿命交換魔鬼的禮物。


他們的名字有兩個:


一個叫「試藥中介」,一個叫「職業試藥人」。


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每次吃藥前看的說明書上,關於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等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我國平均每天都有370種新藥問世,如何確保這些新藥可以給患者服用?

根據國際上的一般做法,為了測試新藥的毒性和代謝過程,在藥品上市前要先進行臨床檢測,也就是人體試藥。

簡單來說,就是弄清楚究竟吃多少,既能治病,又不會害人。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藥品研發公司聯合醫院面向社會徵集志願者試藥,是新藥上市前不可或缺的環節。志願者會得到相應豐厚的報酬。

然而,凡是有利可圖之處,黑色或灰色交易總會像蚊蟲一樣滋生。

“試藥中介”,就是這樣一種產物。

他們在各種網站、論壇裡發佈試藥招聘,甚至出現在大學生兼職平臺裡。

豆瓣上,一個名為“北京大學生兼職信息交流”的小組裡,出現一個“試藥員”招募的帖子。

7天,酬勞3萬塊。

不可謂不誘人。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在搜索欄中輸入“試藥”二字,出現不少相關的帖子,報酬豐厚,長期招聘,需求遍及全國各地。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在海量的招聘信息中,有網友這麼提問:

“試藥兼職可以做嗎?其實我不太在意對健康是否有影響,主要是現階段太缺錢了。”

大學生做兼職是常態,想賺快錢更是當下年輕人的浮躁通病。

而來錢最快又隱秘的方式,試藥中介沿著網路擺在了他們面前。

小文第一次看到了試藥志願者的招募信息,就是在一個兼職信息交流群裡。她報了名,卻沒去體檢。領隊打電話來,她直接說:“不去了。”

“還是有些顧忌,而且當時也不怎麼缺錢。”

第一次試藥是在今年5月,試藥之前小文和男友去看了一場演唱會。

她吃下了一種助消化的藥,拿到6500元。錢一到賬,小文就把中介的聯繫方式都刪了:

“就想著以後都不會再試藥了”。

但是沒有人能抵得住金錢赤裸裸的誘惑。

小文付了3個月房租之後,積蓄所剩無幾,她再次報名試藥。

眼看著雙十一要到了,她的購物車裡已經填滿了護膚品、包包、衣服和鞋子。

幾次試藥之後,她都沒覺得身體有什麼不適,有人建議多喝水加快新陳代謝,她也沒有刻意增加飲水量,不過幾乎每天晚上會吃一根香蕉通便。

第一次入院試藥時,一個學醫的志願者說到了一種排毒的藥,可以清除體內的藥物殘留,但出了院,小文就忘記了藥名,只好作罷。

“體內的藥兩三個月就排出去了”,小文似乎對試藥的風險毫不在意。

像小文這樣的大學生,如今已成了試藥的主力軍。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新民週刊》曾報道,之前在武漢,大約有1000多位試藥人,其中,大部分是武漢各高校的學生。

北京一家醫院的醫生也證實,參加試藥的無業者、大學生要佔到80%~90%。

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人們總是願意鋌而走險。

如享受命運的饋贈一般,吃下一粒藥丸,換得一張演唱會門票,一套高級護膚品,一個閃亮的包包。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你所輕易得到的,終將以另一種方式還回去。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何金虎曾經也是“職業試藥人”中的一員。

“如果重來,你還會選擇試藥嗎?”

“再也不會了。”

他掀起衣服,露出小腹上的疤痕,那是2010年為了獲取1萬元受試費,注射抗腫瘤藥物留下的印記。

那一次,他險些喪命。

一天,他接到醫藥公司的電話,說協和醫院有一個一萬元的實驗,為期三個多月。一萬塊錢的補償費,讓何金虎很是心動。

他甚至連試什麼藥都沒有問清楚,就匆匆做了體檢,簽下了《知情同意書》。

何金虎盤算著,這一萬塊錢,一部分寄回家裡,再拿一部分出來給自己換個一個新手機。

只是這次試藥和以往不同,不是服用藥物,而是往肚皮上打針。

注射之後十幾秒,何金虎感到打針的部位疼痛難忍。

很快,何金虎出現了強烈的藥物反應:口渴、心慌、頭疼,脈搏甚至降到了每分鐘40次。

面對第一次出現的臨床反應,醫生也束手無策,只是不停地給他做心電圖,而每次結果都顯示——嚴重心律不齊。

終於堅持到第三天,何金虎出院回家。但是他的心臟至今也沒能恢復到實驗前的健康狀態,始終覺得胸悶,胸口像是壓了一塊石頭。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試藥人在杭州第二醫院臨床試驗中心門口排隊報名


時隔3年,何金虎依然時常感到呼吸不暢,稍微劇烈點兒的運動心臟都無法負荷。

因為心率不齊,他屢次通不過試藥體檢。如今他成了一名電梯工,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元的收入,還要給家裡寄一半。

生活始終捉襟見肘,根本無力支付高昂的治療費,他只好選擇了放棄。

試藥後遺症就像是綁在他身上的一顆定時炸彈,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爆炸。

試藥圈內流傳著一個試藥危險性公式,錢數÷天數=藥物危險性。給的報酬高的試驗,通常危險係數也相對較高。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曾有一支治療艾滋病的疫苗招募受試者,這是一款從未進行過臨床測試的新型藥物,給出的報酬是7天10萬。

但是試藥者根據藥物危險性公式換算之後,往往會出於恐懼而主動放棄,試驗可能會因為無法招募到足夠的受試者而被迫延遲。

中介遇到這種情況,一招就能解決:壓低報酬。

“試藥者一看,錢不多,估計不會有危險,反而倒去了。”

這意味著,在試藥人的認知裡,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承受了更高的風險,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去試藥。

多麼令人絕望而窒息的操作!

在這場人與藥的戰鬥中,中介才是那個看不見的魔鬼。

在拿出健康與魔鬼交換時,試藥人從未想過,他們將承受怎樣的代價。

江蘇無錫的沈雨辰,在2009年的一次試藥之後,患上了面癱。

他的眉毛、左邊的眼睛、鼻子,還有很多肌肉都不受控制,刷牙漱口的時候嘴巴閉不攏,吃飯的時候只能用半邊咀嚼。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沈雨辰是90後,但他在頻繁試藥後發現,自己的皮膚變得非常粗糙。每到秋冬天的時候,身上就像魚鱗一樣的蛻皮,每次脫衣服下來,衣服就是像下雪一樣。

每次打掃衛生,家裡面可以掃出半簸箕的皮屑。而且自從試藥之後,沈雨辰的體重從140斤長到了200斤。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真的,人千萬別天真。

世上沒有白得的便宜,輕易得來的不僅燙手,還可能要命。

在試藥牟利的代價面前,你遠比你想象的更不堪一擊。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如今在北京成了小藥頭的魏翔,有些後悔了。

他後悔的是進入這個圈子太晚。

魏翔計劃,專門成立一個公司做試藥招募,打的名號就是中介機構。如果可以接下整個項目,一次可以賺個二三十萬。

十五六歲外出打工,直到前兩年魏翔才進入試藥圈。

試過一次藥之後,他便覺得自己試藥並不是長久之計:“一是好項目不是天天都有的,二是經常做試藥對自己身體總歸是不好的。”

在此之前他一直張羅著求職中介的活兒,手上有不少打工者的微信和求職群,魏翔順手做起了試藥中介。

他又加進了一大批求職群,開始每天在兩百多個群裡發一輪廣告。

“平常吃藥都是一把一把的,試藥只吃幾粒有什麼危險?”他在群裡這麼吆喝。

轉發給網友的試藥中介提醒中,第一條就是:“體檢往前排!不要臉的往前排!抽血多喝水,一天五瓶礦泉水!”


魏翔說,幹了這行之後,他見過不少“要錢不要命”的試藥人。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根據要求,參加試藥項目要留有至少3個月的“空窗期”,為了給試藥人身體代謝恢復的時間,也為了保證試藥結果不會互相干擾。

然而以獲取補貼為生的“職業試藥人”為了多掙錢,會找要求不嚴只間隔一個月的,或者查不到之前試藥經歷的未聯網項目,甚至會隱瞞前一次試藥史。

“有的瘋子要錢不要命!半年做10次!抽掉身體裡2000cc鮮血。”魏翔很激動,“那些人都有肝損傷、貧血!可笑的是他每次體檢都合格。”

體檢造假是試藥圈公開的秘密。


體重過輕的人,在身上綁沙袋增重;

上一次試藥留下的針眼還未痊癒,拿粉底厚厚地遮上一層即可;

抽菸的人,在尿樣裡滴一兩滴化學試劑就能過關;

健康不達標的,提前準備一小瓶別人的尿樣,在尿檢的時候換上;

試藥群裡還可以買到身份證,多備幾張一年參加好幾次聯網項目。

2014年,曾有一位女性試藥人在未發覺自己懷孕的情況下,去參加試藥,拿著別人的尿樣順利矇混過關。

醫院因此也未能發現她懷孕一事,直到試藥結束,她才察覺。

孩子無奈只能流產。

職業試藥人肖周說,這是一門來錢快的生意,不需要什麼技能和學歷,只要有一副合格的身體,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參與。

掉進了錢眼的試藥人告訴你,只要你願意,身體垮掉也可以參與。

做了中介的魏翔,已經不再參加試藥了。“這個事,一旦開始做了,可能就停不下來了”。

躺著掙錢的快感,像吸毒一樣上癮。

而那些靠試藥掙快錢的人,斷掉的不僅是自己的人生後路,還有無數渴望著新藥救命的病人生路。


108名“志願試藥人”注射新冠疫苗:英雄的背後,還藏著不少汙垢

寫了這麼多,想必讀者朋友們已然明瞭:


試藥,本是一項有風險的志願活動。


它是必要的,亦是光榮的。


我們健康的保障,來自於「志願試藥者」們的勇敢。


然而,當「試藥」變成一種“生意”之後,一切都變了模樣。


這裡面缺少了國家和醫院的醫療保障,亦缺少了道德底線。


有人說,人類的痛苦就是上帝給了他與他能力不相匹配的慾望。

在互聯網信息暢通的時代,人的慾望是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增長的。

當我們看到小視頻裡玩到天南海北的旅遊博主,未免不心動羨慕;

當我們看到網友開開直播就能日進斗金時,隔著網線也能心生嫉妒;

當我們看到別人穿的光鮮亮麗,出入高級場所,內心對高級感的渴望愈發強烈......

但我們很難想到的是,他們在表面風光的背後,要付出怎樣的辛苦和努力。

李佳琦在《吐槽大會》上吐露真心:“人們都說我是一夜爆紅,其實我在紅之前已經做了3年直播。”

可惜很多人看不到。

大家選擇性地忽視成功背後的辛酸付出,暴露的是當下年輕人想“不勞而獲”的浮躁心態。

賺錢很難,可賺快錢,似乎就沒那麼難。

賣笑、賣腎、賣卵、賣身、賣子宮,父母給予的身體髮膚,皆可賣。

「職業試藥人」更絕,直接把自己的命賣了。


只為了一個包、一個手機、一時一刻的揮金如土,只為了填滿那貪婪的慾望。

何其諷刺,又何其荒唐。


疫情結束後,相信國人對醫學和醫療的認知會較以前提高不少。


經歷過這次大難後,願我們都能學會感激醫務工作者,感激那些挺身而出的「志願試藥人」。


唯獨希望“試藥”行業裡的細菌和汙垢,可以隨著新冠病毒被一併清除。

生命誠可貴,健康價更高。


別拿你的命,跟魔鬼換鈔票。


那利息太高,我們都支付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