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只有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暢快有力地過一生。

點擊收聽 主播 落落清歡 溫情朗讀 | 製作 鳴天

從女神到全網黑她決定變“壞”來自蘿蔔心理Psyrobot00:0018:20

最近,我看了美國創作型女歌手黴黴Taylor Swift的個人紀錄片《美國甜心小姐》(Miss Americana)。


這部片上線不久,豆瓣便打出了8.7的高分。


裡面沒有八卦的窺私,沒有感性的煽情,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是卻賺足了我的眼淚:


即使是星光熠熠的“超級大明星”,黴黴也曾深陷自我價值缺失的窘境。


(點擊可看預告片)


▷1◁

戴著面具的“好女孩”


影片一開始,黴黴翻開了自己13歲時的日記本,裡面記錄著她年少時的願望:


當個好女孩。


事實上,她的確努力去達成這個目標。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當個好女孩,首先要足夠優秀。


黴黴的確做到了:


10歲開始參加歌唱比賽;

12歲寫出自己的一首歌;

14歲簽約音樂公司;

17歲發行第一張同名專輯,還獲得了美國唱片業協會的5倍白金唱片認證……


音樂上的天賦,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她很快就“出圈”,甚至獲得了“泰勒·斯威夫特代表了音樂產業”的高度評價。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當個好女孩,還需要禮貌、矜持。


出席活動時,黴黴總是彬彬有禮,因為“好女孩要會揮手微笑”;


獲得讚賞時,她會不斷說謝謝,因為“好女孩要懂得說“謝謝”;


表達自己時,她也堅持沉默是金,因為“好女孩不會讓人們對她的觀點感到不自在”。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從小到大,“當個好女孩”都是黴黴所信仰的價值體系,而她也的確在努力地踐行著這一標準。


但是,當久了就知道,“好女孩”並不快樂。


在鏡頭前,她有點失態地哭著說道:我受夠了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這一切的不快樂,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她從小接受的教育。


跟所有普通的小孩一樣,從小,黴黴就被教導:要當個好人


好人,是優秀的、聽話的。只有當個好人,才值得每個人去喜歡、疼愛;


而壞人,是差勁的、叛逆的。如果做了壞事,就會被別人拋棄、批評。


這樣非黑即白的教育和標準,忽視了我們作為人的複雜性,也壓抑著那些標準外的合理言行。


但它卻成為了黴黴在早年時期認同的整個信仰體系,也在潛意識裡影響了她的行為認知。


尤其是進入娛樂圈以後,黴黴更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


從事演藝事業這一行,最重要的便是觀眾的“喜歡”。


而作為長期處於“被凝視”、“被觀察”、“被挑剔”的女性藝人,更需要時刻保持所謂“完美”的狀態。


一旦稍有不慎,如放大鏡般的媒體鏡頭,就把藝人的缺陷,照得體無完膚。


一夜爆紅的黴黴,自然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和掌聲,她努力地滿足外界的期待,獲得大眾的認可。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為了讓別人喜歡自己,她經常保持微笑。


即使被冒犯了,也不敢憤怒,不敢說“不”。


一次合影中,前DJ大衛·穆勒伸手偷摸了黴黴的臀部。當時的她並不敢發聲,只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好女孩”的招牌式微笑。


這個微笑充滿了尷尬和心酸。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漸漸地,“當個好人”這個刻板的價值觀,成為了她前進的桎梏。


黴黴太害怕別人不喜歡她、害怕別人的負面評價了,但卻從未從自己內心出發,去問問自己感受如何、想要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


如果無法認清真實的自我,他們只能通過外界的認同,才能獲得基本的心理安全。


但越是乞求外界認可的人,內在往往就愈加虛弱。


而外界絕不會認同一個虛弱的人。


在黴黴身上,以往充滿粉紅色彩的外界認同,漸漸褪去糖衣,露出猙獰的一面,攻擊隨之而來。


▷2◁

“好女孩”崩壞,真女孩醒來


一直活在“別人”陰影下的黴黴,開始逐漸崩潰。


男友太多、塑料姐妹情……


儘管黴黴一直想討好所有人,但是厭惡的聲音開始越來越大。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她一直以來秉承的“當個好人”信仰體系,開始出現了裂縫。


而2016年的“全網黑”,則是直接粉碎了這個信仰體系。


這次的核心人物是侃爺,在侃爺的新歌中,把黴黴叫做“婊子”,甚至在MV中還設計一個與黴黴外形十分相似的裸體角色。


黴黴對此表示非常不滿。


但隨後侃爺的妻子放出了他和黴黴的通話視頻,稱歌詞事先已經徵得了了她的同意。


這件事情至今依然是羅生門,但是卻讓黴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輿論漩渦中。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推特上所發起的話題“#泰勒·斯威夫特完了”(#taylorswiftisoverparty) 瞬間衝上全球熱搜榜的第一位,無數網友發表了攻擊黴黴的言論:


“騙子!”


“泰勒·斯威夫特完了。”


“缺德、邪惡、狡詐的人。”


“泰勒·斯威夫特是音樂產業最糟糕的產物,關於她的一切都是算計和虛偽。”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當初的讚賞有多響亮,現在的批評就有多刺耳。


鋪天蓋地的謾罵聲,使得黴黴一直以來秉承的“當個好人”的價值體系徹底分崩離析。


她開始意識到,別人所謂的“掌聲”,都只是虛假的存在,根本無法給自己帶來任何的好處,也無法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力量,以抵抗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今天你可以被掌聲塑造,明天你就可能被同一群人的噓聲所反噬。


正如黴黴自己所說:


當你為了陌生人的認可而活,你從中獲得所有的快樂和滿足,稍有不慎就會讓一切崩潰。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她更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以來,生活都在圍著“別人”轉,卻從來沒有正視自己的感受。


“當個好人”這個僵硬的價值體系,從來沒能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內在力量。


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根本不是一道非A即B的選擇題,它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判斷標準。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別人是否認同自己、是否願意給自己掌聲,很多時候,根本不是自己的“好壞”問題,而是別人的“立場”問題。


真正值得追求的,從來都不是“外界的讚賞”,而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認同”。


只有肯定自己的存在和價值,才能獲得真正的力量,去勇敢面對生活中的重重難關。


於是,黴黴選擇了消失。


她決定迴歸自我,按另一種方式生活。


▷3◁

以己之力,重塑自我


消失一年之後,黴黴“變壞了”。


她選擇了為自己而活,並且做了一些事情來重塑自我。


① 擁有一項“我想做”的事業


她想在音樂上有更大的突破。


在把自己第一張流行音樂專輯《1989》交給公司時,團隊希望她能夠在裡面加入三首鄉村歌曲,因為她的很多粉絲都喜歡她最初的鄉村音樂風格。


但黴黴拒絕了。


她不僅沒有在新專輯中加入那三首歌曲,她也沒有再出席有關鄉村音樂的活動。


她已經下定決心要往流行音樂的方向做徹底的轉變,“做自己想要的更好的專輯”才是她最在意的。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在轉型過程中,黴黴保持了難得的清醒和堅定。


這種清醒和堅定,正是來源於黴黴真實的自我感受。


只有成功建構這種“以自我感覺為中心”的內核,一個人才能穩穩地站在生活的洪流中,堅定地走向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


後來,《1989》這張專輯,不僅為黴黴斬獲了第58屆格萊美獎“年度專輯”、第43屆全美音樂獎“最佳流行/搖滾專輯”等大獎,更為她注入了不少信心。


她越來越喜歡跟從自己的意願去寫歌,去做更好的專輯。


② 我的身材,只有我說了算


過度的飲食控制,令身高180cm、體重只有60kg的“紙片人”黴黴的身體好幾次亮起了紅燈。

慢慢她才意識到,總有一些關於美的標準,是你無法達到的。

比主流的瘦美更重要的,是健康和自在,這二者也是美的一種更具有生命力的表現。

她開始發自內心尊重並接納自己的身材,開始好好吃飯保證演出的體力,通過鍛鍊來讓自己更加健康。

她也不再像以前那麼在意別人說自己“胖了”,因為她越來越喜歡這個不完美但真實的自己。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③ 尋找真正適合你的「容器」


不得不說,黴黴很幸運。


一方面,因為她有一個非常支持她、包容她的原生家庭。


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黴黴媽媽時常陪伴在女兒左右,出專輯、開演唱會,都能看到黴黴媽媽的身影;她還會以母親的立場,來勸服團隊接受女兒的主張。


家人的愛,讓黴黴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外在力量,支撐她不斷前行、不斷試錯,直到她慢慢找回真實的自我,修復破碎的自我。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另一方面,黴黴在愛情上的選擇也發生了變化。


在經歷了好幾段失敗的戀愛關係後,她開始更加認真地審視自己的感情生活。


她希望能夠與別人建立更加良性的連接,來獲取屬於自己的力量。


武志紅老師也曾經說過,


一個有創傷的女性,要活出她自己,一段很強包容性的關係的確非常重要。


這段關係對女性來說,就是「容器」的作用。


經歷了差不多一年半的空窗期後,黴黴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愛情「容器」。


她和男友選擇了保密這段戀情,像普通情侶一樣,平時在家彈彈吉他,週末和男友去遠足,平淡卻幸福。


這段關係,也讓她感受到了未曾有過的踏實和開心。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儘管經歷過自我的破碎,但身邊人對黴黴的支持,讓她在破碎的瓦礫中找到了真實可靠的力量,促進修復。


④ 用堅定不移的反擊,代替唯唯諾諾的點頭


獲得足夠的力量之後,黴黴也開始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她不再像以往一樣對任何事情都點頭示好,而是敢於反擊,為自己發聲,為他人發聲。


她決定走上法庭,起訴那位曾經對她性騷擾電臺DJ,並要求他賠償1美元。


而這次的勝訴,讓她意識到了:


世界上還有不少群體正在受到各種傷害,如果有機會能改變這些現狀,她會更加堅定地發聲。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她開始打破自己一直以來對政治的沉默態度。


2018年,她第一次在社交網站中發文,向1.2億粉絲表示自己支持家鄉田納西州的民主黨人。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這是黴黴首次對自己的政治立場發聲。


這次發聲,讓她收到了不少正反饋:選舉投票網站24小時內,新增了5萬多註冊量,不少年輕人因為她的推文而投出了寶貴的一票。


但公司團隊並不太贊同她這麼做。一方面,團隊害怕粉絲會大量脫粉;另一方面,團隊非常擔心黴黴的人身安全。


而黴黴非常堅定:我必須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在頒獎典禮上,她號召粉絲去參與請願和選舉。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她已經決定,在未來,自己將會在現有基礎上繼續耕耘,希望自己能夠承擔作為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


當初那個唯唯諾諾點頭的“好女孩”,用反擊代替了迎合,用行動取代了沉默。


這一切的力量來源,恰恰來源於重塑的真實自我。


打破了十多年來的迎合、討好、沉默,黴黴用自己的經歷來告訴所有人:


做自己,太爽了。


不僅爽,而且更正向循環。


一個乖女孩撕下面具,變得真實敢做敢言,可能會遭遇眾多質疑、批評、冷嘲熱諷。


但這些磨難都不會白費。


只有打碎虛假,才能重塑真實;


只有真實,才能暢快淋漓、有力量地過一生。

- The End -

黴黴:出道13年,從“女神”到“全網黑”後,她決定變“壞”

作者簡介: 萌萌,努力實現幻想。本文首發公眾號:看見心理(ID:kanjianxinli1)。

主播簡介:落落清歡,社區工作者,配音愛好者,公益錄製防疫知識十餘篇,為中共中央黨校、小紅書、萬達廣場、捷達、屈臣氏等配製宣傳片旁白,微信yue8703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