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的繁榮昌盛,是否會重現“詩歌”的盛世呢?

大深


在這個問題中,我認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能使“詩歌”盛世重現,但並不是必然重現。是因為國家的繁榮昌盛,是能給國家以及社會帶來便利的,例如教育,提升國民素養是必然的道路。但是,國家的繁榮昌盛是否必然能重現詩歌盛世,其主要是取決於詩歌本身。

中國詩歌盛世,我們可以看看唐朝,這是國家的繁榮昌盛而文學百花齊放的一個朝代。而這個時代詩歌盛世,是因為前朝對詩歌不斷的研究,以及不斷的文學理論的開發與積累,才使得唐朝時期的詩歌有盛世的時機。而國家的繁榮昌盛,使得八方來賀,給予了詩人們強大的自信心,同時也是開放了人們的眼界。

而到了中國到了近現代詩歌,新文化運動帶來的是西方詩歌理論,白話文運功讓詩歌開始丟棄了原本使用文言文的繁瑣。然而也正是因為這樣,中國古代詩歌原本所帶有的獨有美感,也因此而失去。但是,隨著社會變革與不斷髮展,這樣的詩歌變革是一個必然。在詩歌中,在基礎上除了音樂美與語言美以外,更需要體現出詩歌在構造上的美感。而一首詩歌名作,需要的是更深層次的思想哲學。

因此,詩歌盛世的重現,取決的不是國家繁榮昌盛與否,而是取決於我國在文學理論上的研究是否更進一步。而國家繁榮昌盛,是否能使文學理論研究更進一步,取決於我們對國家繁榮昌盛如何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