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傲才子,歷盡艱辛終於擁有了愛情

文|代連華


孤傲才子,歷盡艱辛終於擁有了愛情

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通向漫入雲端的山頂,揹著行囊攀登的青年男子,停下疲憊的腳步,蹙眉凝望著。

遙遠的天盡頭雲煙繚繞,恍如披紗的少女款款而來,像極了彈古箏的鏡兒,那婀娜的身姿,那憂傷的眉眼,彷彿在訴說著無盡的相思。

青年男子側耳傾聽著,山下的竹林隨風飄搖,宛如一首琤琮的古箏曲,熟悉而又親切。他的眼裡漸漸地泛起淚花,思念也如潮水湧上心頭。

長安城內,當朝駙馬郭暖,喜歡同文人打交道,時時宴請文人墨客吟詩作賦。而號稱大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本不屑於參加此等宴會,怎奈被駙馬親自邀請,還被點名要在席間做詩相慶,總不能拂了面子。

李端不情願地來到駙馬府,本想應付而已。

然而在席間,當明眸皓齒的鏡兒出來彈古箏的時候,李端卻看得痴了。

那是怎樣的女子呀,粉面如桃花,身材玲瓏精緻,如鶯的歌喉,宛如天籟繞樑不絕,纖纖素手輕輕彈,裙袂飄飄似仙來。

彼時,庭院裡的桃花開得正豔,花香縷縷飄逸,悠悠箏曲也浸潤了芬芳。

一曲流音醉紅塵,曲不醉人人自醉。鏡兒一曲彈罷,微微施禮退下。


孤傲才子,歷盡艱辛終於擁有了愛情

孤傲的才子李端,竟主動要求為賓客奉上一曲,他安靜地坐在案前,手指間輕快地撥動著,一首古箏曲如潺潺溪水緩緩流淌。

賓客們搖頭晃腦欣賞著,卻不解曲中之意,唯有站在珠簾後面的鏡兒,嘴角綻出絲絲笑意。

一首古箏曲,只有鏡兒聽出了弦外之音,前半首是《梅花引》,後半首竟然是《鳳求凰》,也只有才子李端,才能揮灑自如地改編曲目。

而彈著古箏的李端,眼睛卻不曾離開那一席珠簾,而珠簾後面的鏡兒羞紅了臉。

此後的幾次宴請,李端都準時赴約,他對鏡兒的愛意愈發濃烈。

鏡兒怯怯的,她是駙馬府裡的一名婢女,只因會彈古箏才被主人高看一眼,偶爾出來彈曲助興,哪裡敢有非分之想。

但風流儒雅的李端,早已深深地印在她的心裡。

相見時難離別也難,萬語千言欲說還休的無奈,時時折磨著鏡兒,鏡兒病了,幾次宴會都沒有再露面。

心高氣傲的李端,以為鏡兒躲著自己不肯露面,傷心之餘前往廬山,準備修道成仙,從此不與紅塵有約。

然而,人在深山中,心裡卻依然心心念念,那個嬌俏可愛的鏡兒,彷彿就坐在眼前,輕快地彈著古箏,眼裡閃著無限柔情。

孤傲才子,歷盡艱辛終於擁有了愛情

八月的桂花綴滿枝頭,大街小巷飄散著桂花香。駙馬府裡照例喧譁熱鬧,賞花的吟詩的聽曲的,各色人等濟濟一堂。風塵僕僕的李端不請自來,沒有任何寒暄,他直言想見鏡兒。

駙馬郭暖拍手大笑,早知你有此意,為何不早點說出來呢,害得我家鏡兒為你病了好久。“想娶鏡兒不難,你若能在此以彈箏為題吟詩一首,我便成全你和鏡兒。”

賓客們嘻笑著圍過來,看李端如何當場賦詩。

鏡兒也在緊張地望著,李端舉起酒杯,《聽箏》詩緩緩吟出:“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聰明的李端借詩表明心意,同時也向鏡兒表述,很久以前便喜歡她了。

才子佳人終成眷屬,世間最好的結局莫過於如此。

婚後,他們有過一段相對平穩而開心的生活。

李端是大曆年間有名的十才子之一,吟詩聯賦出口成章,而彈得一手好古箏的鏡兒,常常坐在案前,將李端的詩詞譜曲清唱。

一個月朗星稀之夜,外出應酬的李端醉意歸來,鏡兒雖然倦意朦朧,卻依然獨坐燭光裡守侯,聞得扣門聲便急急趕去相迎。

月光下的鏡兒衣袂飄飄,恍如嫦娥下凡。李端雖在醉意之中,一首《拜新月》由感而吟:“開簾見新月,即便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

生活裡瑣碎的美好,融入到一首首詩裡,每一個日子都是詩情畫意。

然而美好的生活,總讓人覺得不真實,尤其是像李端這般恃才傲物之人,總是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心境。

對世俗有些厭倦的李端,骨子裡崇尚修道成仙,雖然娶得鏡兒相伴,但在內心深處,他又是那麼的嚮往著散漫自由的生活。

善解人意的鏡兒,雖然心中萬般不捨,卻沒有阻止李端的腳步。

愛一個人是讓他天馬行空地去行走,而不是將他束縛在家庭裡,也許他將一去不復返,也許從此再也不會相見,但那是他的夙願,又怎能阻止呢?

已是深秋,天地間一片蕭瑟,落葉打著卷兒在風中飛舞,未曾凋零的野花,依然吐著芬芳。十里長亭,送君離別。

鏡兒一襲淡青色綺羅裙,面帶微笑,心裡卻流著淚。她輕輕彈起古箏,唱的卻是那首《聽箏》,淒涼的風兒吹亂了髮髻,幾滴清淚忍不住滾落下來。

李端也是愁腸百轉,腳步重得根本邁不出去,鏡兒的柔情他又如何不懂,只是為了所謂的夙願,他還是含淚踏上了旅途。

孤傲才子,歷盡艱辛終於擁有了愛情

此後的歲月裡,李端一直遊走各地,宿洞庭過瓜州,穿巴陵登廬山,從不曾停下飄泊的腳步,但無論走到哪裡,眼裡都是鏡兒的身影,耳邊縈繞著那經久不衰的箏曲。

山一程,水一程,每一程裡都是滿滿的思念。

春去春又來,燕子尋找舊家園,而遠在異鄉的李端,卻無音信捎來。生活日漸困頓,僕人盡皆散去,唯有鏡兒矢志不渝地苦等。

拭去古箏上的灰塵,輕輕彈起那首熟悉的《聽箏》,鏡兒的淚水滑落下來,淚眼迷離中,儀態儒雅的的李端,含笑站在眼前,疑是夢中,鏡兒擦了擦眼睛,是她的李端回來了。

是的,李端回來了,一曲流音紅塵有約,無論行走坐臥,終忘不掉清純可人的鏡兒。

李端歸來了,但卻不是相守紅塵,而是遠離紅塵,去過他嚮往的無憂無慮的生活。

歡喜的鏡兒,以為她的李端此番歸來,從此與她相守再也不會分離。

可是,李端對她說明了自己的心意,不再眷戀紅塵,卻放不下心裡的她。

孤傲才子,歷盡艱辛終於擁有了愛情

鏡兒明白了李端的心意,面對痴愛她的這個男子,鏡兒陷入了抉擇之中。

遠離紅塵,便沒有了焚香品茶的雅興,沒有了觥籌交錯的熱鬧場景,也許連胭脂水粉也無從擁有。


只是短暫的思索,鏡兒便點頭應允。與相愛之人分離,再美好的紅塵也不值得留戀。

那年,長安城內,依然車水馬龍,大街小巷飄滿了桃花的芬芳。


一輛馬車轔轔駛過,車內坐著懷抱古箏的鏡兒,而大曆才子李端,則輕輕揚著鞭子,輕快地駛出長安城。


此後,無論是當朝駙馬,還是文人墨客,都不曾見過李端,對他的遠遁紅塵,時人紛紛猜測,但對李端來說,那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與相愛之人攜手天涯,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