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說:半生師筆不師刀,請問學書法到底是學碑好?還是學帖好?

無心齋


碑和帖是兩種藝術風格,可各自獨立,相安存在;也可以互相交融,互相滲透;可偏碑多,也可偏帖多。學碑好,還是學貼好,取決於個人的愛好。

啟功先生半生師筆不師刀,是基於熱愛帖學風格,走的是學帖道路。這與其儒雅風格一致,是字如其人的印證。

帖學自古有之,帖學是很規範的,存留有非常多的經典作品。代表人物也很多,如: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宋四家蘇黃米蔡,以及明朝的文徵明、董其昌等都是傑出代表人物。帖學風格俊秀、文雅,書倦氣十足,實用於日常書寫。

對於現代社會,初學書法的孩子,建議還是應該以學帖為主,其目的是先學習毛筆的使用,掌握好用筆的技術,明瞭結字的規律,打好毛筆基本功。

把毛筆字寫好是我們的初衷,待到用筆有很好的紮實功底,年齡閱歷到一定程度後,如果對碑學感興趣,可以再從師學碑。

碑學就是通過刻在石頭上的文字,研究書寫規律及藝術風格。

碑學始於宋代,清後盛行,出現的代表人物,如:清代的鄭燮、鄧石如、阮元,民國時期的吳昌碩等。碑學呈現出剛健、雄厚,金石氣很足的風格。尤其是大字作品很有氣派,震人心魄。

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至於各位書友走什麼樣的道路,欣賞什麼風格的書法是內心的取向。聆聽自己的心聲,走出你獨特的藝術之路,做一個獨一無二的你吧!


芳菲柏慧工作室


重碑抑帖之論,阮元首先提出,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中格外強調。《廣藝舟雙楫·尊碑篇》兩人的話,有它對的一面,也有它不對的一面。“漢帝、 秦臣之跡,並由虛造”,《閣帖》所收材料,有的憑空偽造,有的傳摹失真,主編人王著學識不夠,上了大當。

鍾、王、郗、謝諸帖,鍾帖輾轉傳摹,多少有些問題。王門各家以及郗鑑、謝安等帖,其中也偶有羼入唯品,鑑定不是頂精確,也是事實。但北朝碑刻包括造像在內,其中書跡有好有壞,差別很多,不似匯帖內容一般都經過選擇。何況,原石書丹,經過刻工之手,未必件件能保持原樣。北魏、北齊造像最多,一部分亂鑿亂刻,大失真面,又一-部分連寫手也不佳(如《廣武將軍碑》、《鄭長猷造像》),我們不能以為“凡古皆寶”。刻手優劣一層,阮元、康有為兩人好像都沒有想到。他們認為凡碑皆好,這是偏見。今天我們看到歷代書法的直接資料與間接資料都比阮元、康有為看到的豐富得多,證明他們的話是有侷限性的。

誠然,文學藝術都是群眾的創造,書法也不例外。北朝大量碑刻被發現,形成了書法藝術上突出的一種“書體”,後世稱為“北魏體”。這批碑刻,在群眾創造的基礎,上通過後世書法界人士的選擇,提煉出若干精品,如《張猛龍碑》《鄭羲上下碑》《石門銘》、《張玄》、《李超》、《刁遵》諸墓誌,《始平公》、《孫秋生》公認為北魏體的代表作。除《石門銘》明署王遠書、武阿仁鑿字,《始平公造像》明署朱義章書,《孫秋生造像》明署蕭顯慶書,《鄭羲上下碑》傳為鄭道昭書之外,大多數不知書人、刻人姓名。我們不迷信書家,但應該承認從“碑群”中提煉出來的精品是好東西,可與匯帖中若干種二王名品相提並論。

康有為書中有《尊碑》、《備魏》等篇,《備魏》篇陳述“北碑莫盛於魏,莫備於魏”的看法。他書中並且標立“碑學”“帖學”的名稱,說“碑學之興,乘帖學之壞”。把碑與帖對立起來,那也是偏見。明朝人對帖學功夫最深,書法名家如祝允明、文微明、王寵、董其昌、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維、承宋、元傳統,大有發展。這一事實, 我們不能熟視無睹。清朝前期書法衰落,主要原因在於清代統治階級藉以籠絡知識分子的科舉制度格外嚴密,一般知識分子從小就學習“館閣體”小楷,注意端正勻淨,不許有破體俗體,過分拘謹的結果,失去了藝術意味。好比婦女纏小腳,後來即使放大,也成了病態。

書法上的所謂碑學,應該包括秦篆漢隸在內。世推鄧石如為碑學第一家,他的成就,主要是篆、隸,楷書猶在其次。清朝一代書法名家,前期數王鐸,中期推伊秉綬、鄧石如,晚期有趙之謙、吳昌碩、沈曾植、康有為。中晚期書家都是得力於碑學或參法碑學的,他們在我國的書法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對書法藝術的發展有或多或少的推動作用,篆隸與榜書,還超過元、明兩代。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書法藝術,不能厚古薄今。

我們學習書法,應當兼收碑帖的長處,得心應手,神明變化,沒有止境。我們對待歷代碑帖,都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吸收其精華,揚棄其糟粕,絕不可盲目崇拜,也不能一筆抹殺 。




銘辰殿下


世界上本身就沒有什麼絕對的好。學碑有學碑的好,學帖有學帖的好。自清代以來,碑學成為可以和帖學分庭抗禮的又一正統後。往往是帖學興盛到了極致就開始衰落,碑學衰落到了極致又開始興盛。呈現一種此消彼長的趨勢。到清朝後期,碑帖兩派開始走向融合。出現瞭如趙之謙,何紹基等的大家。所以不應強調碑帖好壞,而應關注學習本生。你喜歡碑就好好練碑,你喜歡帖就好好練帖。

啟功先生說半生師筆不師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有學帖的條件。在康有為論帖學衰落的原因裡,有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帖學範本的不足。(多數法帖被毀壞,有限的法帖又被少數人佔有,大多數人缺乏學習資料)。所以對名人的話一定要參照其生平事蹟考量。有的適合你有的就未必適合你。

經歷了清末碑帖大融合後的今天,探討學碑好還是學帖好已沒有多大的意義。當代人更多的是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碑帖。學碑之雄強,學帖之秀美。取其所長,避其所短。





無非是書法


書法是中國獨特的審美藝術,它組成了中國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承載了生活。書法中最重要的兩派,碑學與帖學,像兩條河流,既獨自流淌,又時而回合。帖學,因其書寫材料柔軟,多表現出書卷氣,碑學,因國運而興,多表現金石氣。 碑和帖是書法的寶貴財富和兩個大的派別。

在碑學沒有出現或者沒有被正式提出來之前,宋元明以來一直是帖學的天下,也就是說刻帖、閣帖一直是學書人主要的取法對象和創作源泉。歷來有臨習漢碑、隋碑和唐碑的,兩者之間並行不悖,是沒有什麼論爭的。所以在入清以前幾乎沒有關於書法取法上的思考和爭論。直到阮元的《南北書派論》、《北碑南帖論》以及包世臣的《藝舟雙楫》還有同時代的其他學者、書法家們關於“碑”、“帖”的理論的提出,才有了碑帖之爭,“碑學”、“帖學”的概念是康有為在其所著《廣藝舟雙楫》中明確的提出來的,如此一來碑版墓誌已成為大部分學人取法的對象以至於將要取代帖學成為一統之勢了。

碑與帖原本並不矛盾,其本身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碑和帖的自身價值,只要是原刻初拓本,不管是碑和帖,同樣可貴。碑刻在書丹上石後,由石刻匠人加以斧鑿刀刻之後,還能保持原書丹狀態毫不失真,也是很難想象的;六朝時期所刻的石碑上的書法大多不是專業書家書丹,有的碑刻甚至是由一些不識字的石工寫的;碑帖之間只有取長補短,才能夠有所發展和提高。所以不管是碑和貼都值得學習。

碑以北魏時期的碑課最具有代表性,這個時期的碑刻,大部分書寫風格非常粗獷,很多碑刻的刻工也不是很好,加上常年的風吹日曬,有很多自然風化和人為的破壞,容易誤導初學者,所以不建議初學者學習碑,但是如果有書法老師,這些問題就不存在,老師可以相助剔除一些障礙。

帖包括刻帖、墨跡和帖學作品有時候也會以碑刻的形式展現出來,並不是刻在石碑上的作品就屬於碑學,其實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的楷書都屬於帖學一類。這類作品字跡一般比較清晰,市場上也有很多輔助教材和書寫視頻教程,依靠自學的書法愛好者可以直接學習。

學習書法,先學碑還是先學帖,我覺得這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看,如果學習者有自己的書法老師,那先學習哪個都無所謂,都可以,如果沒有老師,靠自己自學,最好不要直接從碑入手。



禪心無墨


大家好!我是孔祥明。很高興回答。啟功說“”半生師筆不師刀”,請問學書法到底是學碑好?還是學帖好?碑和帖是書法中的兩種風格。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然而然的學!我們首先搞清一些概念。

碑是指豎立起來石頭。碑刻是指刻在石頭上的文字或圖文。碑派書風,指碑派書法作品所體現的規律風格,研究北派書風的學問理論,稱“碑學”或“碑版學”。屬於傳統的金石學範疇。起源於宋,清乾嘉時期大興北碑風與考證風。阮元採其源,鄧石如推其波,包世臣助其瀾,形成巨流,所以康有為說“碑學之聲,始於帖學之壞”。北碑貫穿於整個清代的書法思潮。其特點是追求一種質樸之美,剛健之美,雄強之美。在創作上隸、楷、行開創碑派的書風新貌。

帖是指魏晉以後,以鍾繇、王羲之為宗的書派。北宋刻帖之風興起。對帖派盛行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千年以來,帖派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名家輩出宋四家蘇、黃、米蔡,元代的趙孟頫,明代的文徵明,清初的董其昌等,都是帖派的代表。其風格特點是一種飄逸之美,瀟灑之美,妍媚之美。近代帖派代表沈尹默,是推動帖派發展的關鍵人物。現在的啟功先生也是帖派代表之一。

至於學帖派的還是學碑派好。因人而異。當今是一個大融合的時代。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帖派和碑派的融合。已經成功的走出不少書家。如林散之,沈鵬等!我感得碑帖結合。是我們當代書法人需要探索之路。個人看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謝謝!


書藝人頻道


關於啟功的書法取法要先從他的學書歷程開始談起。啟功自述兒時便學祖父所臨《九成宮》,二十餘歲喜趙孟《膽巴碑》並臨習了很久,然而題署板滯不成行款,遂學董香光,得行氣卻無骨力,於是又細學《九成宮》。以上構成了啟功學書的基礎,後來見得多了,雜臨各碑帖名家與墨跡,最得意智永與《玄秘塔》。可見,啟功在書法上的取法比較全面,兼學碑與帖。實際上在啟功的論書詩中可以讀出他的取法思想是重視墨跡的,他承認書法有碑帖之分,但並不贊成書法的碑帖學派之爭。

重視墨跡是啟功書學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是他非常鮮明的學書觀點之一。他在書法相關的論著中多次闡明這一觀點,在論書詩中也是如此。那句廣為人知的詩句“豈獨甘卑愛唐宋,半生師筆不師刀”就出自《論書絕句》第九十七首,“筆”指筆跡即墨跡,“刀”代指棗石碑刻,“師筆不師刀”亦即師法墨跡而不師法棗石碑刻。

通過影印的(縮小)黃山谷《青衣江題銘》與《七佛偈》(拓本)的比較,進而提出自己的觀點除了這首直白鮮明表達觀點的,還有多首表現出啟功重視墨跡的詩作。 看重書作的臨摹本及同時代的其他墨跡 墨跡即毛筆直接書寫的字跡,包括古人的書寫真跡亦包括後人的臨寫及鉤填摹本。有些經典名作後世已無法見其真跡,典型的如《蘭亭序》,現流傳於世的只有臨摹本和刻拓本,啟功推墨跡摹本神龍本為最善。

定武本蘭亭與神龍本蘭亭的比較,亦是刻石拓帖與墨跡摹本的比較,二者“如棋者之判死活,優劣立見矣”。神龍本《蘭亭》雖是唐代摹本,但啟功認為“摹手有工有拙,且有直接鉤摹或間接鉤摹之不同,因而藝術效果往往懸殊”,但神龍本《蘭亭》“筆法轉折,最見神采。且與原跡墨色濃淡不同處,亦忠實摹出”,所以推此為最善本,同時也道出在墨跡中,尤其是摹本中也需有優劣辨別,並非是一概而論的。 類似的,沒有臨摹本傳世的書作,比起刻帖拓本更應關注於同時代的其他墨跡作品。比如《論書絕句》第五首讚歎樓蘭出土殘紙,認為“其筆意生動,風格高古,絕非後世木刻石刻所能表現,即唐人響拓,亦尚有難及處”。


Mr張先森說


這個問題自古爭論已久,各位名師大家都會對習字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經驗。有的還比較極端的推崇某一項,比如只推魏碑,有的只認法貼,這都是不可取的!

在我看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古人習字無非兩個途徑,碑和貼。貼畢竟少,流傳和展示也不易,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看到原作,所以習碑是大多數人習字的一個途徑。而啟功先生少時也是臨碑帖,後來在多年研究中比較客觀的指出碑拓中的不足,希望大家可以更注重筆墨。詩句“豈獨甘卑愛唐宋,半生師筆不師刀”就出自《論書絕句》第九十七首,也闡述了他的觀點。但啟功先生絕不是說只注重筆墨,不要學習碑拓。啟功先生最喜愛的是一本舊時的《張猛龍碑》拓本,經常翻看研習,直到最後也說了啟功先生並不排斥碑拓。那為什麼又寫了那詩句呢?這裡面道理其實也很簡單,碑畢竟屬於二次創作,不如原版真實。能看原版就不需要看翻版了,對吧😊 字形和結構雖然就算不差半分,但是每一筆的筆意就很難看出來了。也就是說原帖包含了很多寫字時的信息,但碑中就很難看得出了。但碑有二次創作,也加入了新的一些藝術元素,這也是很好的。

我認為如今是多元的社會,各種學習的途徑非常多。別說碑和貼,能看見的各位大家真跡也不稀奇,甚至書寫時的視頻都有。啟功先生的教學視頻在網上的就不少,直接看視頻可以更直接學到大家的方法。每種字體的書寫的教學動畫在網上也很多,很清楚的展示每一筆的起止停舒。大家何必再糾結於臨帖還是臨碑呢?

但我還是想說一點,如果是孩子初學還是儘量從筆墨開始,因為碑拓畢竟所含信息少一些,有些字還因為碑的磨損而模糊不清,孩子不容易理解。當習字有一定基礎後,無論看帖,看字還是看碑都能吸收其中營養,也就不用糾結了。

希望能解決你的問題,歡迎留言討論或私信。



犀犀牛老師


近代書家陸維釗說:"碑,可以強其骨,帖,可以養其氣。″

碑,有雄強豪放的氣勢,有陽剛之美。如清代碑學大家鄧石如先生,包世臣《藝舟雙楫》中評:"神品第一。″

鄧石如在書法理論上主張:"計白當黑。″還有:"筆不到而意到。″他的楷書主要取法六朝碑版,結構茂密,斬釘截鐵。

隸書學漢碑,以篆入隸,豐腴遒勁,氣勢磅礴。曹文埴書評:"此江南高士鄧先生也,其四體書皆為國朝第一。″下圖為他書寫的《作太元傳》局部。

帖,有妍美之風,有廟堂之氣,有生動氣韻。如近代帖學大家沈尹默先生,他的書法以帖學為主。以行書見長,有儒雅之氣。

他學習書法從歐入手,泛臨"二王″及多家法帖,清雅秀美。

學碑或學帖,都有可取之處,如果碑帖都結合學,使書法作品既有"骨″而又有"氣″。

馮班《鈍吟書要》中說:"作書須自家主張,然不是不學古人,須看真跡,然不是不學碑刻。″

下圖為沈尹默先生行書《澹靜廬詩剩》。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回答這個話題,個人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

一、要選擇規範、實用和自己喜愛的字帖

對於沒有楷書基礎而想練習楷書和行楷書的朋友,選帖時應注意:

第一,所選字帖的字形應當是正確規範的,這是楷書和行楷書練習的起碼要求。這裡所說的規範,是指筆畫和部首應該符合約定俗成的寫法,結構應符合重心平穩、筆畫呼應、形態變化等基本的原則。

第二,所選字帖的內容和形式應適合初學。要有系統性,能根據漢字的筆畫、結構特點和練字的規律編寫練習內容,由淺入深易於接受;要圖文並茂,既有書寫方法的說明,又有附圖示範,便於理解和練習;要有獨特的科學練習方法,使少走彎路,快見成效。

第三,所選字帖的書寫風格應是自己喜歡的。同是較高水平的字帖,其風格可能是多樣的,由於各人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不同,對書法藝術的評品和喜愛的標準也就不同。因此,應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自己喜愛的高水平的字帖作為臨摹的範本,只有愛不釋手,才會“心摹手追”。

二、要注意選帖的連貫性和變化性

選帖的連貫性是對初學寫字者而言,變化性是對已有一定書寫水平的人而言,這實際上是臨帖“先專一後博學”要求的體現。

對於初學寫字的人來講,臨帖的專一主要表現在認真臨好一本楷書字帖的同時,可選擇一本風格與楷書接近的行楷書字帖練習(最好是同一個人編寫的字帖)。這樣臨摹練習起來容易接軌,入帖快,效果好。

對於有一定楷書和行書基礎的人來講,在基本掌握一種字帖的風格之後,應換一本其他風格的字帖臨摹。通過反覆的臨摹訓練,吸取各家之長,逐步形成自己的書寫風格。這就要求選帖注意多樣性、變化性,不受一家一法限制。

三、關於選帖的“品位”高低問題

歷來大多數書家都主張,習書之人應選擇高品位的碑帖和字帖臨摹。實踐證明,只有臨摹高品位的碑帖和字帖,才能練就高水平的書法。

但是,對於初學寫字的人來講,應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如果不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盲目追求高品位,不僅難於理解其高妙之處,而且難於掌握,時間長了,必然失去信心。

綜上所述,練習書法碑帖和字帖都很重要。


逸雲齋書畫


學習書法,先學碑還是先學帖,我覺得這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看,如果學習者有自己的書法老師,那先學習哪個都無所謂,都可以,如果沒有老師,靠自己自學,我覺得最好不要直接無從碑入手。

碑和帖是書法上的兩個大的派別

我們說的碑一般指的就是北碑,以北魏時期的碑課最具有代表性,這個時期的碑刻,大部分書寫風格非常粗獷,很多碑刻的刻工也不是很好,加上常年的風吹日曬,有很多自然風化和人為的破壞,很容易誤導初學者,所以不建議初學者學習碑,但是如果有書法老師,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老師可以幫你剔除一些障礙。

帖包括刻帖、墨跡和帖學作品有時候也會以碑刻的形式展現出來,並不是刻在石碑上的作品就屬於碑學,其實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的楷書都屬於帖學一類。這類作品字跡一般比較清晰,市場上也有很多輔助教材和書寫視頻教程,依靠自學的書法愛好者可以直接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