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羅斯沒有在利比亞內戰中支持卡扎菲?

Admirateur128


27歲,能當上科長、處長,便已然令人讚羨不已,而卡扎菲27歲那年,竟然一屁股坐上了利比亞的總統寶座。

在中東地區,很多獨裁者都只能善始而不能善終,尤為典型的一是薩達姆,二就是卡扎菲了。

為何?

獨裁者的特性:唯我獨尊,自大自狂,不可一世,歇斯底里。希特勒就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

薩達姆為自己的獨裁與狂狷,最終付出了生命。卡扎菲看在眼裡,驚在心頭,於是他一反常態,轉身從西方的對立面主動站到了一起。不僅向259名失事乘客的家屬賠付了27億美元,還主動跑到法國與時任總統薩科齊勾肩搭背,並負荊請罪。

利比亞與前蘇聯交好於上世紀80年代。但隨著蘇聯的解體及俄羅斯的衰落,兩國的關係大已不如前,卡扎菲實屬嫌貧愛富的“小三”,其實,薩達姆也是這個德性。

當“阿拉伯之春”在利比亞開花結果之時,俄羅斯情願當個看客也不幫卡扎菲的忙,一是自己手無縛雞之力,二是也暗自希望結束卡扎菲42年的獨裁統治,誰讓他“蛤蟆跳井,不知深淺呢”!

但後來的情勢演變絕對出乎普京的意料。當戰火波及到敘利亞,繼而湧現出多個反對派武裝和IS時,漸漸從困境中走出的俄羅斯,不再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這才出兵敘利亞,力保阿薩德政權不再重蹈卡扎菲的覆轍。


怡人之人148633009


早在去年,英國政府就曾指責俄羅斯在利比亞通過私營軍事公司建立了至少兩處軍事基地;但俄羅斯方面對於英國的指控卻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雖然難辨真假,但也能從側面佐證俄羅斯對於利比亞的重視。

在很多人看來,當年的利比亞和現在的敘利亞一樣,對期待重新崛起的俄羅斯都蘊藏著巨大的機會。但為何莫斯科選擇了敘利亞卻沒有選擇利比亞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西方國家在對卡扎菲實施具體行動前的一些細節: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制裁利比亞和卡扎菲的決議,其中也包括俄羅斯。而對於後續發生的軍事行動,俄羅斯當時也僅僅十分官方的表達了遺憾,另外呼籲參戰各方停止對利比亞濫用武力(注意是“濫用”)。

利比亞戰爭爆發之時,正值梅德韋傑夫擔任俄羅斯總統;關於彼時身處險境的卡扎菲他這樣說道:“卡扎菲已經失去了合法性,他應當離開。”要知道,在此之前外界輿論一致認為俄羅斯或將出面挽救被西方圍攻的卡扎菲,但莫斯科最終還是拋棄了他。

至於俄羅斯為什麼會突然轉變對利比亞和卡扎菲的態度?原因是錯綜複雜的!首先,當時對軍事打擊利比亞持反對立場的俄羅斯被法國抓住了“軟肋”:俄羅斯正欲從法國購買4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這可是俄羅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海外軍購;為了能順利完成這筆交易,利比亞成了關鍵籌碼。

其次,利比亞和俄羅斯一樣在經濟上都十分依賴能源出口,如果前者因戰爭陷於混亂,那麼全球油價和天然氣價格必然會相應的升高,這樣一來俄羅斯便能漁翁得利。果不其然,利比亞戰爭爆發後油價持續走高,俄羅斯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蘇聯時期,卡扎菲與莫斯科保持著相當不錯的外交關係下;不僅從蘇聯手裡購買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甚至有說法稱卡扎菲乘坐的飛機可以隨時隨地的進入蘇聯領空。解體後俄羅斯順利成章的繼承了蘇聯與利比亞的外交關係,但友好程度相比過去已經大打折扣。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卡扎菲作為領導人的不確定性:一會反美、一會親美,性格乖張、狂妄,對自己喜歡或者有利益交集的國家極力阿諛奉承,對自己厭惡的國家則百般詆譭;客觀而言,卡扎菲在倒臺之前已經將能得罪的國家得罪了個遍,所以才落了個牆倒眾人推的下場。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卡扎菲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有人稱他為英雄,有人稱他為獨裁者。有人評價他至少是個梟雄!


他通過政變上臺,統治利比亞42年。他政變上臺時,將石油收歸國有,剝奪了西方資本家的投資利益,這為後來的暴屍街頭埋下隱患。

卡扎菲上臺,將一半的石油收入收歸國有,一半分給老百姓,使只有650萬人口的北非國家利比亞成為當時非洲最富裕的國家。

卡扎菲領導的時代,1981年人均GDP收入就達到1.1萬美元。全民享受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住房;新人結婚,每對夫妻可獲得50,000美元補貼;孩子如同卡扎菲同一天生日,可獲5,000美元“生日祝福"禮金;購置小車,可獲國家一半價值的補助;銀行貸款,全部無息……。(如今的利比亞,軍閥割劇,戰亂、槍殺、毒品氾濫、失業、高福利高享受不再,卡扎菲死了才知他的優點,當然這是後話。)



卡扎菲最大的功勞,就是統一了利比亞,他的鐵碗統治,也給自己帶來獨裁的罪名。軍隊對示威者的血腥鎮壓,導致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利比亞的武裝干涉,設立“禁飛區",對利比亞首都等地區不間斷的空襲,為反對派提供武器彈藥、人力支援,直接導致卡扎菲的政府軍隊失敗,卡扎菲從隱藏的下水道中拖出,被反對派亂槍打死。

俄羅斯為何當時不支持卡扎菲?

利比亞的軍火大部分採自俄羅斯,卡扎菲與薩達姆一樣,一直反美,與(蘇聯)俄羅斯走得較近。俄羅斯為何不伸出援手呢?

這是由當時的大趨勢決定的。

一、“八國集團"七國勸說的結果。

無論如何,朋友有難俄羅斯應該拉一把。但是,俄羅斯當時投了棄權票,聯合國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1973號決議案,得以通過。2011年,當時的俄羅斯是梅德韋傑夫的總統,普京是總理。俄羅斯是“八國集團“的一員。人們普遍認為梅德韋傑夫親西方。梅德韋傑夫當時與“西方七國"打得火熱,一心向西方靠攏。美英法德日等國一直沒有放棄對梅氏的拉攏,通過做工作,俄羅斯放棄了對昔日朋友的支持。這件事情後,普京掌權後吸取教訓,在敘利亞實行“禁飛區"表決時,投了否決票,避免了利比亞模式重演。

二、利益交換的結果。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遠的利益。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給俄羅斯開出了一系列優惠清單。

①美國放行法國向俄羅斯售賣“西北風"級攻擊艦。

當時的俄羅斯國防部,一直想購買法國海軍的攻擊型西北風級軍艦,美國一直阻撓,認為先進軍火不能出售給北約以外的對手國家。這一放行,表明俄羅斯已初步納入西方陣營的一員,這是梅氏的嚮往。

②奧巴馬與梅德韋傑夫籤暑系列共同反恐文件。

當時的車臣高加索地區,反恐問題還相當嚴峻。美國懸償500萬美元協助俄羅斯捉拿高加索恐怖武裝領袖烏馬羅夫。

③就反導問題保持協調溝通。

美國一直想卸下俄羅斯的武裝,認為俄羅斯的系列導彈對歐洲盟友和美國構成威脅,梅德韋傑夫也認為有必要與美國談判,消除美國對俄羅斯的威脅。

④換來系列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利益支持。


當時的西方集團,俄羅斯不僅是“八國集團"成員,同時又是“上合組織"成員、“金磚5國"成員,美國孤立東方大國意圖明顯,一心想分離俄羅斯,對俄羅斯的經濟給予大力支持。使俄羅斯當時發展速度迅猛,2014年邁進了全球GDP生產總值第七名。

三、大勢已去,送順水人情。

俄羅斯當時還有一個考慮,利比亞對俄羅斯的地緣較遠,俄羅斯當時的國策是親近西方,向西方靠擾,美英法德當時對打擊卡扎菲決心已定,周邊大國對卡扎菲也失去興趣,獨木難支大廈,不如順水推舟,送個順水人情,換取日後利益。

以上是對俄羅斯當時為何不支持卡扎菲的解析,如有不妥,請予修正。


老狼48440790


說起卡扎菲,很多人就想他通過政變上臺,統治敘利亞長達42年,而且在這個過程之中還做出了斐然的成績。他不僅將石油收歸到了國家,甚至於還能夠通過自己的領導,使得國家的GDP達到1.1萬美元,在後期的發展過程之中,連免費醫療救助各方面的福利,也是獲得了一眾得好評。

但是當時的人們卻不知滿足,使得後來卡扎菲下臺以後產生了巨大的變故,比如槍殺毒品氾濫和高福利再也不存在,使得這些人開始懷念起他的統治。

當然卡扎菲統一了利比亞以後,他也為自己埋下了最終的苦果。他通過鐵腕政治使得國家能夠在短期內恢復較好的狀態,甚至以反對美國為旗幟的鮮明政治立場,使得最終導致了美國利比亞之間的戰爭。

最終他在各種武器彈藥以及人力資源的情況之下,卡扎菲的統治就此倒臺,他自己為了躲避災禍躲進下水道當中,最終也沒有逃離被亂槍打死的命運。

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敵對情況是歷史遺留問題,也是當下最為明顯的狀況,那麼為什麼當年俄羅斯不支持卡扎菲呢?

之所以說俄羅斯需要支持卡扎菲的原因,就是當時卡扎菲與美國對抗,很多的軍事武器都是購買的俄羅斯的,因此在兩大國之間的較量之中,利比亞的狀態也是處在親近俄羅斯,而反對美國這種趨勢之下。但依舊逃脫不了,最終利比亞政府被美國的長槍短炮推倒。為什麼當時的俄羅斯,沒有對自己一直以來跟自己站在統一戰線上的卡扎菲施以援手?

當時的美國想要設立禁飛區,所以進行了投票,俄羅斯當時投票的時候是棄權,所以在聯合國設立禁飛區的提案被提出以後,也就順利地通過。

其一:2011年的時候俄羅斯的總統是梅德韋傑夫。這個人是一個較為典型的親近西方靠近美國的分子,所以當時的他與西方的7個國家關係較好,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就放棄了對自己最親密兄弟的利比亞的支持。

其二:利比亞當時的局勢是較為混亂的,美國與俄羅斯之間關係較好,甚至還有了軍事上的往來。比如法國向俄羅斯售賣的攻擊艦,就是在美國的授意下進行的。所以這也使得兩方的關係日漸親密。雙方在進行利益交換之時,使得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的經濟,有了更大的支持,所以西方與俄羅斯之間更是上升到了合作伙伴的狀態,因此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這種親密關係也使得它必須要放棄同伴。

其三:俄羅斯與利比亞之間,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距離較遠,俄羅斯雖然親近西方,但也並不是完全不顧及卡扎菲的狀態。由於是周邊的許多國家都對卡扎菲的態度模稜兩可,所以在牆倒眾人推的情況之下,他也必須要選擇站隊。

俄羅斯當時的選擇,自然也是經過了利益分析,畢竟卡扎菲再怎麼強大,最終也是大勢已去,所以只能夠將他作為自己不考慮的對象,所以才會使得卡扎菲成為自己葬送的禮品。

最後:當時普京上臺以後,並非對於卡扎菲有極大的意見,而是採取的一種不支持,但也不反對的態度。但是由於卡扎菲在冷戰期間和美國有交往,甚至於還公開承認洛克比上空發生的客機爆炸事件與自己有關,這使得西方國家對於卡扎菲失望至極。同時他也為了巴結西方,採取了購買美國武器停止與俄羅斯交易的方式,這使得俄羅斯對於這個六親不認的卡扎菲,有了極大的意見。

同時,很多網友表示,卡扎菲自己還做了一件蠢事,他為了能夠讓自己更好的發展,還選擇給俄羅斯施壓,使得經濟上受到了巨大打擊的俄羅斯觸底反彈。普京也對卡扎菲徹底失望,最終他不僅得罪了美國和俄國,甚至在全球範圍之內到處惹下事端,使得卡扎菲的名聲越來越壞。在這種情況之下,俄羅斯怎麼可能會選擇伸手幫一個曾經給自己帶來傷害的國家和領導人呢?


貓眼觀史


題主在委內瑞拉內亂最危急的關頭,提出這一問題,非常睿智:美國一直希望像幹掉卡扎菲一樣將馬杜羅拿掉,但俄羅斯卻沒有像放棄卡扎菲一樣放棄馬杜羅,這其中肯定有些特殊的原因。因此,研究一下為什麼利比亞內戰中卡扎菲被莫斯科放棄,不僅對觀察委內瑞拉的時局走向很有借鑑意義,同時,也符合分析重要國際問題的原則:卡扎菲被幹掉的影響,隨著時空線的拉長,已經越來越明顯了,因此,再回頭看莫斯科當時的選擇,應當會有更清晰的角度了。

仔細觀察利比亞戰爭,就會發現:儘管莫斯科對卡扎菲有相當大的不滿,但在利比亞陷入內亂及聯軍攻擊的時候,莫斯科還是一直支持卡扎非的,為此甚至不惜由時任總統的梅德韋傑夫和時任總理的普京唱起了紅白臉,希望混淆西方的視聽,為卡扎菲贏得寶貴的時間去處理國內的危機。然而,卡扎菲實在是不禁打了,而俄羅斯在軍事意義上則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最終給世界造成了一個不支持卡扎菲的印象。

因此,俄羅斯在利比亞戰爭中未能給予卡扎菲的強力支持,首先全怪卡扎菲自己:為了向西方投誠,卡扎菲主動棄核,還主動放棄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且,為了徹底解除西方的懷疑,卡扎菲不惜放棄了與莫斯科的軍事技術合作,從而讓卡扎菲沒有先進防空系統的部隊,在戰爭中根本無法抗擊聯軍的超強級別轟炸,並在陣地戰中被反對派武裝打的是節節敗退,最終連卡扎菲自己的家鄉人都未能保住卡扎菲的性命。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個世界是不同情弱者的,因此,面對如此不堪不擊的卡扎菲,莫斯科絕對是覺得他是個扶起的阿斗了!

這裡,還需要強調一點:西方列強為了幹掉卡扎菲,提前進行了大量的宣傳攻勢,而且,當時如火如荼的阿拉伯之春在美國的強力宣傳戰推動之下,也在各國民眾中造成了很深的影響:利比亞戰爭爆發之後,很多俄羅斯媒體和民眾都認為卡扎菲就是個獨裁者。只是隨著血腥的戰爭被時空線暴露的越來越明顯的時候,西方列強的真實面目也越來越清晰的時候,俄羅斯的媒體們才開始承認自己最初的判斷是錯誤的。這一點對莫斯科凝聚強力支持卡扎菲的民意支持影響是非常大的。

其次,俄軍對利比亞戰爭準備不足,就算其打算用極端手段救助卡扎菲,僅堅持了八個月的卡扎菲,也等不到倉促出兵的俄國大兵了。

蘇聯解體之後,由於俄羅斯經濟下滑的厲害,近二十年的時間裡,缺少資金支持的俄軍,根本就沒有進行過裝備的更新,全靠吃蘇聯的老本支撐其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的面子。而且,儘管2008年的俄格五日戰爭打醒了昏昏欲睡的俄軍,俄軍開始整軍備戰,但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裡,稅務官員出身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不僅未能整改出俄軍的士氣,反而引發了職業軍人及軍工集團人士的集體不滿,2011年9月,利比亞戰爭打到最後的關鍵時刻之際,謝爾久科夫竟然因一座未拆的建築物而痛罵曾獲“俄羅斯英雄”稱號的俄軍高級將領,以至於自己差點引咎辭職。因此,俄軍的官僚指揮體系在利比亞戰爭中反應較慢,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軍費不足,連裝備都換不起,自然是沒有資金用於大規模的演習了。結果,由於訓練不足,而且多年未打大仗,俄軍的整體作戰水平已經跟不上現代戰爭的節奏,這一缺點在車臣戰爭中就表露無遺,只能是依靠警察特戰部隊找回面子,而曾經橫掃歐洲的一支部隊,只餘下依靠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來撐門面。關於這一點,可以舉個最現實的例子:即使是數年之後的敘利亞戰爭期間,俄空天部隊開始捲入戰爭的時候,其遠程轟炸機準備一次地中海的長途奔襲,竟然仍需要45天!但是,經過敘利亞戰爭的磨練之後,現在俄空天部隊準備一次遠程奔襲,僅需要3小時!3小時較之45小時,這種天差地別,最終成為卡扎菲送了老命的一個關鍵因素!

當然,俄羅斯之所以給世人留下了一個不支持卡扎菲的印象,主要也是因為:莫斯科和卡扎菲在石油政策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大的矛盾。利比亞戰爭爆發前夕,世界石油市場出現了要發生根本性變化的苗頭,其發展方向上出現了更多的不確定性:頁岩氣和液化天然氣成為了新的發展方向。由於運輸條件的限制,俄羅斯在液化天然氣這一發展方向上絕對是受限制的。因此,此前俄羅斯已經在提議成立一個《天然氣歐佩克》,卡塔爾和伊朗也表示了支持,據說未加入石油歐佩克的挪威都有意加入這個聯盟。然而,利比亞在這一點上卻持有對俄羅斯非常沒有建設性的態度:卡扎菲的立場,不僅絕對是和這個聯盟的預設立場是相反的,而且,卡扎菲還決定要立即投巨資建設液化天然氣工廠。要知道,他可是世界上唯數不多、不用考慮成本和回報就建液化天然氣廠的大玩家。顯然,在他的計劃之中,未來他有自己的遊戲規則:除了影響液化天然氣的世界市場,利比亞據此還可以持續吸引外國的投資。但他的這一任性,卻得罪了俄羅斯、伊朗及卡塔爾這些現有遊戲規則的受益者,更有興趣發展自己液化天然氣的卡塔爾,瞬間成為了卡扎菲的敵人:其開始投入巨資支持反對派幹掉卡扎菲。

卡扎菲只顧自己利益的能源政策,動了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出口的大蛋糕,而且,也影響俄羅斯對非洲石油市場的影響力,因此,儘管出於政治利益,莫斯科應當強力支持卡扎菲,但出於經濟利益考慮,幹掉卡扎菲卻又是符合莫斯科的利益的。

除了利比亞本身在石油市場上的影響力之外,由於利比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對非常石油市場甚至是對非洲政局的影響力都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幹掉不聽話的卡扎菲並不僅僅符合美國的利益。2011年10月25日,卡扎菲被美軍處決後的第五天,俄羅斯東方和非洲研究學會會長薩伊德·卡夫羅夫就公開表示:除掉卡扎菲,也是國際石油市場上新玩家希望進入非洲市場的一種策略。因為,卡扎菲的倒臺,很可能會在安卡拉和尼日立亞產生連鎖反應,最終出現政權的更迭。結果,2015年4月1日,尼日利亞政權果然更迭:30年前被軍事政變推翻的軍事強人布哈里,戰勝時任總統喬納森,出任尼日利亞新總統。兩年之後的2017年,在位38年的安哥拉總統桑托斯下臺,時任國防部長的洛倫索出任新總統,安哥拉政權實現更迭,而且新政權立即對發展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甚至軍事技術合作,都抱了極大的興趣:2018年,安哥拉總統洛倫索在金磚國家會議上與普京總統會晤之後,今年4月4日則將正式訪問莫斯科,俄羅斯與安哥拉的合作進入了快車道。

結果,莫斯科兩難之際,法國人和卡塔爾人已率先出手幫助美國:一個幫助美國出兵,一個幫助美國出錢,最終,卡扎菲在對莫斯科極度的失望之中黯然退場。最終,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所有歐洲國家,得到了一個卡扎菲在接受土耳其媒體訪問時留下的恐怖詛咒:“ 如果我們利比亞的政權停擺了,上百萬的非洲人就會非法衝進意大利,衝進法國……歐洲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會變成黑歐洲。”

然而,無論莫斯科有多少個可說、或是不能說的理由,卡扎菲的倒臺,直接導致了美國的橫行無忌,其全球壓縮俄羅斯戰略生存空間的行為越發肆無忌憚,以至於莫斯科為了保住自己在地中海及至於中東的最後一塊根據地,最終在敘利亞和美國發生了準直接對抗: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被美軍處決。4天之後,美宣佈召回駐敘大使,開始對敘利亞做軍事打擊的準備,一個多月之後,11月28日,美國“喬治·布什”號航母駛入敘利亞鄰近海域,而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則立即在數日之後的12月初,開始遠航地中海,雙方在敘利亞問題上開始了明顯軍事意義上的對抗,最終,2015年9月底,經過了近四年的暗中較量之後,俄羅斯直接出兵敘利亞,並最終改變了敘利亞的戰局,在打出俄軍的自信之際,也直接保住了巴沙爾政權。因此,巴沙爾應當感謝卡扎菲:如果俄羅斯沒有讀懂卡扎菲的先例,巴沙爾現在很可能已經步了卡扎菲的後塵。

也許,馬杜羅也應當感謝卡扎菲。


郭宣翻譯


因為卡扎菲自己太過分了,在大國之間跳鋼絲舞,最終摔倒了自己。利比亞是蘇聯時期在非洲的重要夥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影響力大大衰退,但是卡扎菲卻態度忽然變得不再確定,在美俄之間跳起了舞蹈,還帶上了歐洲一起難受。


卡扎菲為了獲得西方的支持,不僅停掉了和俄羅斯的許多協議和項目,而且還把這些項目重新交給了西方國家,卡扎菲在冷戰後密集訪問歐洲,意圖在美俄之外尋找歐洲的支持和諒解,但是利比亞作為一個小國本就沒有多少籌碼和資本,在大家都不去支持他,而且沒人願意繼續和他這種朝令夕改的國家合作後,利比亞自然就失去了立足的本錢。


俄羅斯倒是想支持利比亞,因為畢竟是一個西方的眼中釘,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可是俄羅斯卻因為利比亞表態支持車臣而高興不起來,車臣是俄羅斯國內的分裂力量,這可是一個國家的主權底線問題,俄羅斯自然無法在這一問題上和利比亞達成什麼共識,加之利比亞朝令夕改的特點,俄羅斯決定不和利比亞有過深的交往。


利比亞是罕見的把五大常任理事國都得罪遍了的國家,導致了他們陷入西方打擊的時候,卻沒有任何一個有關大國願意站出來支持他,所有人都採取了觀望的態度,看看如今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支持力度,這是真拿敘利亞當作自己的親密盟友才會這麼做的。利比亞在站在西方陣營後,本就已經和俄羅斯分道揚鑣了。


關鍵利比亞的反對派在後來還表態要承認和繼續實施利比亞同俄羅斯之間的所有協議,全部予以承認,這就獲得了俄羅斯的諒解,因此,既然卡扎菲終究要撐不住,俄羅斯自然從國家利益出發,選擇了反對派,也是可以理解的。


海事先鋒


俄羅斯力挺敘利亞,那叫唇亡齒寒,敘利亞作為中東進出地中海與亞洲大陸的重要門戶,對於俄羅斯的生存至關重要,至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已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包圍俄羅斯,安全形勢十級為嚴峻,原蘇聯時氏的盟友如立陶宛,愛沙尼亞,等國紛紛加入北約,至今敘利亞是中東唯一剩下的支持俄羅斯的國家。如果再失去了敘利亞,俄羅斯將失去在地中海沿岸的最後一個出海口,發展的海路徹底封死,徹底成為孤家寡人,而利比亞地處地中海南岸,與俄羅斯的核心利益相關不大,再者戰爭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光敘利亞戰爭,俄軍就付出極大的傷亡,此時俄方不僅為敘利亞而戰,更是為俄羅斯的生死存亡而戰!俄方出動圖95-160轟炸機,將國內大量陳舊彈藥投放敘利亞戰爭,由於歐美製裁,對外貿易歐美市場已無可能,經濟也大幅下滑,若沒有中俄雙方緊密合作,加大能源合作,大大提升了俄方經濟,所以對於無關緊要的利比亞,俄方也就只能睜一眼,閉一眼,有心而無力,實在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去利比亞爭霸,而敘利亞就不同,它關係到俄方的生死,就是拼光國力也要保住敘利亞,這就是差別!




miaomiao791


2011年經過半年多的戰鬥,利比亞的卡扎菲集團覆滅,一法國為首的北約部隊大獲全勝,卡扎菲就在班加西領導得內部武裝與法國領導的北約空襲部隊聯合絞殺下,橫屍街頭!利比亞卡扎菲政權更迭,利比亞在北約及其班加西的慶祝下結束了對卡扎菲的戰爭。

回想一下為什麼總在購買俄羅斯武器的卡扎菲,關鍵時刻沒有得到俄羅斯的支持呢?

第一,卡扎菲本人飛揚跋扈,屬於“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的一種心態。在統攬利比亞局勢的卡扎菲巔峰狀態,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心態,覺得利比亞他是老大,利比亞他說了算,全世界他也說了算。所以俄羅斯進口武器,只是利比亞卡扎菲政權武裝自己的一種策略,並不是與俄羅斯友好的象徵!

第二,卡扎菲提出利用歐元代替美元結算石油,應該是歐洲國家願意的事情,但是在美國的忽悠下,法國等歐洲的北約成員積極打擊卡扎菲的獨裁統治,也與俄羅斯無關大局。

第三,俄羅斯本身在利比亞投資不多,俄羅斯在此不僅無經濟利益,也無戰略利益,更不會扶持與自己並不相關的也無私人感情的卡扎菲。

第四,利比亞內戰時間比較短,沒有出現膠著狀態,法國等國家介入比較早,俄羅斯沒有必要去拯救一個瀕臨死亡的政權。除非俄羅斯領導人腦子有坑,才會如此決策。


錦繡中華一捧土


應該說,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最高準則是國家利益。俄羅斯與利比亞也是如此。俄羅斯以前支持卡扎菲,最後是拋棄了卡扎菲。為什麼俄羅斯的態度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呢?小甜嘟爸爸作如下分析:



一,俄羅斯受當時“八國集團”遊說。當時,在世界大國中,俄羅斯顯得非常特殊,它既是八國集團和G20成員、又是上合組織成員、還是金磚國家成員,又是代表西方列強的八國集團的成員。其實,俄羅斯一直沒有放棄加入西方陣營夢,而西方列強也沒有斷了俄國的夢想。西方國家為了自身利益,誓言要推翻處處高調的卡扎菲。此時,它們在俄羅斯面前說點好話,表示好感時,俄羅斯不會無動於衷。

二,西方給了俄羅斯好處。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與俄羅斯簽定了雙邊文件,包括美國懸賞500萬美元捉拿高加索恐怖主義頭子烏馬羅夫,兩國就反導系統問題繼續磋商等。法國也承諾賣給俄國“西北風”攻擊艦,讓俄羅斯欣喜不己。

三,俄羅斯看到了西方底線。 當時,西方列強誓言必須讓卡扎菲搞下臺。當時,西方狂轟濫炸利比亞,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開始承認利比亞反對派,俄國不願意在等到卡扎菲下臺後再放棄他,而要爭取一點把他搞下臺的“功勞”。 四,俄羅斯有經濟利益考量。當時,俄國在利比亞有重大經濟利益,其中包括上百億美元的軍火買賣合同。當時的反對派承諾,如果上臺,這些合同依然有效。俄羅斯必須討好反對派,才不至於死,俄羅斯的經濟利益受損。


說到底,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就是俄羅斯拋棄卡扎菲的主要原因。


小甜嘟爸爸


卡扎菲屬於“六親不認”,他不僅得罪西方,連俄羅斯他都得罪。

普京上臺後,打擊車臣恐怖主義一是展普京的“鐵腕”和強硬,二是普京上臺施政的主要政績和亮點。然而,卡扎菲卻公開表示支持車臣,這樣就動了普京的底線,雖然俄羅斯不能和卡扎菲動武,但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內心裡都十分不快。
另外,卡扎菲做了一件令全世界都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性,本來在冷戰時期卡扎菲和前蘇聯關係很好,1988年在洛克比上空發生一架客機爆炸事件,有100多美國人死亡,美國明知是卡扎菲所為,但苦於沒有證據。可是在蘇聯解體後,卡扎菲一心想和美國及西方結交,竟然做出賠償客機爆炸死亡者的決定,這等於承認了是自己所為。但這也沒有得到美國的諒解,不過即使卡扎菲要結交西方,也不至於去批評俄羅斯和普京,更不至於停止了購買俄羅斯武器,而去購買美國武器,甚至停止了與俄羅斯的很多交易。普京上臺後,在外交上採取了務實的態度,對卡扎菲即不指責,也不偏袒,可是無形中卻被一個小國的卡扎菲肆意批評和指責,並在經濟上給俄羅斯施壓,讓普京對卡扎菲的氣不打一出來。


卡扎菲不僅得罪美俄,全世界都敢得罪。在2009年的聯大會上,卡扎菲發言講到激動處把手中的《聯合國憲章》撕毀。本來聯合國要求每位領導人的演講時間為15分鐘,可是卡扎菲卻足足用了100分鐘。卡扎菲的演講從氣候變化到聯合國現狀,幾乎包括了世界所有熱點。他先是怒斥美國前總統布什和英國首相布萊爾是大屠殺製造者,然後是甲型H1N1流感是美國使用的細菌武器,並要求聯合國徹查肯尼迪和民權先驅馬丁-路德金的死因。接著就是為非洲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席住,卡扎菲憤怒地指責安理會無能,是專門會懲罰小國的“理事會”。好像利比亞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卡扎菲要和非洲建立非洲統一貨幣,當非洲“老大”,又想和伊斯蘭國家建立伊斯蘭貨幣,當伊斯蘭“老大”。讓世界各大國都十分生氣。
卡扎菲出訪一向是顯示自己國家富有,專門用黃金製作的衣服,然後帶上女保鏢,“耀武揚威”、高傲無比。到哪個國家不住酒店,只要空地搭載帳篷居住,使受訪國家十分反感。

2011年利比亞內戰,美國等西方國家率先支持反對派,接著法國向卡扎菲開了“第一槍”。不用說當時俄羅斯和西方關係不錯不會支持卡扎菲,就是現在普京也不會支持卡扎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