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兩江評:中國經濟“方舟”提振全球信心與活力

一個月來,滿載著貨物集裝箱的中歐班列,一趟趟由南昌國際陸港駛向俄羅斯莫斯科、白俄羅斯明斯克,把一批批優質“中國製造”商品運到海外客戶手中,拉響駛向春天的汽笛聲。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中國企業正重現“全球供應”的忙碌景象。自疫情發生以來,政府、企業通力合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恢復,保市場、保物流、保供應,全力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

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鏈條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世界經濟穩定“壓艙石”和增長“動力源”,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短暫性較大沖擊,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能否挺過難關以及世界經濟會由此受到怎樣的影響高度關切。隨著疫情在多個國家的相繼爆發呈現出“大流行”趨勢,全球經濟也進一步被恐慌情緒所籠罩,而加快復甦的中國經濟則猶如一葉“方舟”,為世界經濟之輪續航注入信心和能量。

中國經濟“方舟”舵盤沉穩,助力維護全球產業鏈穩定。中國經濟體量大,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逼近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突破了1萬美元大關;中國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製造業和最齊全、最完善的工業門類,也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中國擁有14億人口、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的龐大消費市場……中國經濟底盤大、基礎實,是一片大海而不是小池塘,能夠經受住大風大浪的考驗。長期穩定向好的基本面,以及我國政府為加快恢復經濟增長做出富有成效的努力,為全球產業鏈的穩定夯實了基礎。

中國經濟“方舟”抗壓性強,有力託舉世界經濟向好發展。長期以來,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風險因素不斷疊加,中國採取果斷有力的措施,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持續優化產業結構,積極防範三大風險,始終保持了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顯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較大沖擊,中國政府沉著應對,充分發揮全國一盤棋等制度優勢,出臺一系列“組合拳”,推動有序復工復產,經濟復甦步伐不斷加快,中國經濟巨大的抗壓性也給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經濟“方舟”動能充沛,助力世界經濟之輪續航。中國政府在採取最果斷、最有力措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一邊盡己所能支援其他國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邊不遺餘力穩外貿、穩外資,以一系列穩市場、暢物流、保訂單的實打實政策舉措支持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浙江、江蘇、上海等外貿大省市重點外貿企業已全部復工,既充分體現出在應對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業和助力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中的大國擔當,也清楚地表明中國應對疫情、發展經濟政策空間大、內在動能充沛,這無疑也給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心劑”,增進了全球同心戰勝疫情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