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外援鄂醫護人員“入編”:對逆行的硬核獎勵

編外援鄂醫護人員“入編”:對逆行的硬核獎勵

近日,一則“唐山市決定將援鄂醫療隊編外人員納入事業編制”的新聞引發輿論關注。

據媒體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唐山市從全市35家醫療單位選派了122名醫務人員,分5個批次馳援湖北武漢抗擊疫情。為表彰這些一線醫務人員,唐山決定將支援湖北醫療隊中的市縣兩級編外人員全部納入事業編制,目前,專項考察、考核工作已完成,於3月20日進入公示期。

白衣執甲,英雄歸來。隨著全國疫情局面持續總體向好,這兩天,各省市“花樣”迎接援鄂醫療隊頻上熱搜。“花樣”送行背後,是各地政府、民眾對援鄂醫護人員真情實意的感謝。

而在“花樣送行”之後,唐山市將市縣兩級援鄂編外醫務人員“入編”,更是直接的硬核獎勵。

實際上,作出此番決策,唐山並非“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

據媒體報道,包括廣東、貴州、江蘇、湖南等地的多個市州都開展了對非事業編制援鄂醫護人員的入編考察工作,通過直接考核的方式,將符合條件的人員招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福建省也明確提出“對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中表現突出的編制外醫務人員,各醫療衛生機構在招聘時,可簡化招聘程序,優先招(聘)用”。

不可否認,多年以來,我國對醫護人員的事業編制管理一直處於收縮狀態,儘管各地一直進行醫療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同工同酬,但是,醫護人員有無編制,體現到福利待遇上,仍有一些差距。

在此語境下,啟動入編“綠色通道”,對於這些援鄂醫護人員來說,在精神層面是莫大的鼓勵,從福利層面則是實打實的獎勵。從長遠來說,這種激勵也有利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積蓄、調動最大的醫療資源力量。

從輿論反映來看,一些人對於各地“入編”的舉措存有疑慮,認為其不符合程序公平。不過無論是從政策規定,還是實踐操作考量,對援鄂醫護人員啟動“綠色通道”,都在合理、合法範圍內。

早在3月4日,人社部就印發相關文件,明確提出“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醫務人員,優先晉升職稱或專業技術崗位等級”、“及時獎勵要聚焦疫情防控期間工作表現,突出符合獎勵條件和群眾公認,不設比例(名額)限制”。

從具體操作來看,各地在啟動援鄂醫護人員入編時,並非只有“援鄂”一條標準。以唐山為例,有關部門也進行了“專項考察、考核”等一系列工作。這也符合“專業崗位人員經過考核取得編制”的一貫政策規定。

所以,唐山此舉並沒有問題。那些甘冒風險、勇於承擔抗疫責任的醫護人員,就該得到與之付出相匹配的獎勵。

當然,要真正提高醫護人員的待遇,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風尚,既需要在危機時刻對一線醫護人員的不吝激勵,更需要持續推進醫療衛生領域改革,打破編制束縛,讓有能力、有責任心的醫護人員得到應有回報,從制度層面,保障醫護人員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