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年,地產還會比設計院賺的多麼?

歐媚媚


我想你要問的是工作十年了,在地產企業上班賺的多還是在設計院賺錢多?

如果我沒理解錯,試著回答一下。已經有十年工作經驗,如果你一直在設計院上班,那你在單位起碼已經是專業負責人了,如果是建築專業,也可能混到項目負責人,在規模效益都不錯的設計院,在你有註冊證的情況下,30萬年收入起步。如果你一直在地產上班,十年工作經驗,如果是發展較好的房企,比如全國50強以內的房企,這幾年發展都很快,運氣好的,你至少到項目總,年薪百萬起步,差一點的到部門總監級別崗位,七八十萬也有,再差一點某某主管,50萬左右!這樣看來,肯定是在房企收入更高。房企機會多,特別是發展快的房企,只要有能力,升職加薪速度很快,相比之下,設計院機會就少很多。除了少數幾家快速擴張的民營設計院,一般的設計院人數都相對穩定,一個蘿蔔一個坑,升職加薪機會少很多。

就我周圍認識的人來看,一直在地產上班的收入相對比一直在設計院的要高,主要是他們大多已經到比較高的職位,設計院的只有個別高職位的,收入也很不錯,大部分在設計院的如果沒到總工職位的都低於50萬。工作強度,性價比低於地產!


設計院攻城獅


如果在設計行業只是畫圖做技術,不到管理層或者自己當老闆或者合夥,沒有地產高。別說跟地產的小領導層,就連地產普通員工都比不上。


BossLee1


其實在近十多年,大大小小的設計院和地產的收入都是得益於房地產開發的紅火。這兩個類型的公司的收入水平如果說參照一般基層員工的話,孰高孰低還真不一定,因為薪酬體制和分配製度會有不同。

為什麼這麼說,那從目前地產公司和設計院的的運作模式和發展關係上簡單說道說道:


從定位看

如果你是建築專業畢業的從事設計相關職業,那麼隨著市場對地產行業的洗牌,小地產公司的淘汰大公司的堅挺的態勢,直接要求管理的精細化,對於設計的管理分工直接決定了對工程設計相關人才的需求。


就目前來看,享受地產開發紅利的大大小小的設計公司不計其數,都在坐等分得一杯羹,確實一些有能力的設計師也跳槽自己單幹賺到了錢。這也就是說,即便是打工求職的話,目前地產公司和設計公司還是一脈相承的紅利受益者,它們呢又是相互依賴的。


換句話說,地產行情好了房子好賣了,自家的員工待遇也會上去,福利也會優厚。就在前年不是各大主流地產因受市場影響還大規模裁員的事件麼。與此同時,地產行情好了,設計公司都有充裕的項目了,大家一條繩子的螞蚱,算是相互影響。



從收入渠道看

再說說收入,地產的高收入,算是近幾年來,除了計算機和金融業之外的又一大高薪行業了。也是很多在一線拼死拼活的乙方向轉型跳槽的一大驅動力。


但是話分兩頭,目前的收入分配形式的話,大多設計公司的設計師還是以項目提成形式,而在地產公司則是根據個人能力和職位加之公司的規模效益獲取固定的年薪。


可以算一筆賬,一個技術成熟的設計師,如果在同等能力情況下,同一份工作時間,按一般的水品,比如你在甲方三十萬年薪,那麼一個地產項目的設計造價按500萬毛估(不分方案和施工圖設計),提成按3個點計算,一個項目就是15萬,另外地產的開發速度都追求高週轉,一套圖紙的出圖節奏會根據進度要求分期分批,那麼就是說,當你的公司業務好的話,一年就按你只接受三個項目來說,就是45萬!


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細節就是,當你在甲方一直從事設計管理而逐漸自己操作的日子,越來越多,專業的實操性下降,這部分消耗的技能提升成本也是要考慮的。當然,如果你能最終轉型成為以專業為依託的綜合型管理人才,這個可以忽略,畢竟混工程圈,除了技術,情商資源也是很大的加分項。



從市場需求和供給看

這個簡單粗暴的舉個例子,學建築學工程,和房子打交道,房地產作為工程相關產業只是就業的一個渠道,畢竟受環境影響,有繁榮也會有衰落,即便大公司對優秀人才有缺口,那其中的競爭,從各大招聘網站也能知曉一二,什麼海歸啦,榮獲大獎啦。


那隻從專業來看個人發展,那機會就多了,說白了,有蓋房子的需求,就需要搞設計的這波人,未必侷限於地產。



個人職業規劃中收入溢價的重點

重點來了,做設計的怎麼讓自己值錢,經歷是否能給自己加薪。這個答案不一定,不是有句雞湯說的好,有的人把一個經驗重複了十年,這就是無效的經驗。所以想實現個人溢價,對於工程設計師的話,有這幾個點可以關注:


多參加大賽:設計師有時是個包裝,對自己也對公司,這年頭名頭很重要。另外,大賽的項目大多高大上,自己也能多學習。


考點證:雖說能考試的未必幹活厲害,但是別人不認識你的能力前,這張紙還是有點用處的。


走創新研發路線:這就要求有自己獨到見解,設計出滿足甲方和適應市場的產品。

轉型管理:兩條道,要不自己積累多年後,有點資源出來單幹,利潤就是人工,吸金能力槓槓滴。要不就是設計公司做合夥人或者地產公司高管,總之有點股份更好,當然能力突出,老闆給出天價高薪也不是沒有的事情,但畢竟好,比如那年網上火爆的某地產首席的千萬年薪。


綜上,無論在設計公司做乙方立志做個大師或是普通設計師也好,還是跳槽到甲方公司做設計管理,賺多賺少真心不是哪個公司及一定長盛不衰的。


除了公司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價值觀外,作為工程產品的創造者,設計師的身價,要抓住如今火爆全國大基建的熱潮,用積累的優化經驗加之跟上市場敏銳,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哪裡都會讓你發光,獲得滿意的回報。



歡迎 【關注】鏈上甲乙,工程老司機,每天分享建築行業職場、經驗、教訓類實戰內容。

鏈上甲乙


那要看!如投資房產失敗!那就不說了!

設計當然要看有多大項目!如好幾十萬畝建築及景觀規劃!或如國家、大企業投資主題項目!甲方財力雄厚設問題:

那多的多十億!人力!時間上短快!


WYY


地產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