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茶农该怎么寻找出路?

金印茶语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存在,很多行业都受到影响。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对于茶农而言,笔者以为:以前怎么做,现在还应该怎么做——该给茶树施肥时就施肥,该采摘时就采摘,至于销售,可能出于安全考虑,向以前那样走村串巷、或者在市场上去卖,肯定有些不方便。但时代已发展到了今天,只要采摘的茶叶足够,只要茶叶的品质上乘,依然能够有可观的收入。


平凡且快乐


我说说我身边的例子。

我有一个病友圈,里面有两个妈妈,一个做服装的,在广东一个县城经营了三个服装店。早在几年前,病友圈里有几个做微商的,干的不错,风生水起的,她就是不看好,一直说微商活不久。今年疫情来了后,她服装积压货太多太多,愁的她吃睡不香,又不能开门营业,她不得已想了个办法,自己当模特,每天在店里拍短视频展示服装,为此摄影,走猫步等她全自己拿下,她衣服让利销售,与大家互惠互利。处理掉很多积压货,当然,她朋友圈很多,几天下来几个群都满人,大多数人都是买十几件,我一口气也是买了十几件啊[捂脸]

同样的,一个安吉卖白茶的朋友也是建立了自己的群,她卖出了一些,但是我觉得她只靠自己,而且就是小零售,估计效果不是甚好。这需要一个销售小团队。也需要多学习吧?比如写软文,美得图片,各种宣传,建立自己的固定客户等等……加油吧!


吾本思无邪


个人观点,欢迎补充指正。疫情之后刚好是越冬后茶树萌发的第一批新芽。因为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春茶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外形条索紧结重实。比较受大家的欢迎。

通常绿茶色泽绿润,红茶乌润,品质较好。疫情期间大家闲着没事,可能会品品茶,这疫情之后刚好遇到极品茶叶采摘的季节,弹尽粮绝的时候遇到这么优质的需求正是茶农的商机。其次,疫情过后很多生产型企业恢复正常,需要采购原材料,这也可以带动茶叶的销售。前几天回到农村看见各种农作物,野生植物各种亲切,和亲戚们闲聊,今年小镇上疫情期间的菜与现在菜的价格差别不大,农民拿去的莴笋3-4块一斤,野葱10-15块一斤…………,往年到了开春时节,家家户户都是吃不完的菜,并且菜会很快变老开花,许多农民把自家吃不完的拿到市场上去卖,但是今年都少了,只有野葱,春芽纯野生没有人管理自然生长的较多外,自家种植的蔬菜都比较少。所以今年刚好是各行业销售最好的机遇。




津城小鱼儿


可以说这次的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是前所未有。对以种植茶树,采摘茶叶和加工茶叶的茶农来说,由于疫情期间各地设卡封路,茶叶销售的线下管道被切断,茶叶的销售出现了一定困难和压力。怎样寻找销售出路呢?

个人认为,为自己的产品寻找销路的原来传统的单一销售模式得有所改变,即应该“多管齐下”。

1、线下销售不放弃。继续利用好与周边地区的门店,商行等合作关系,推销产品。本着“利益合作共同体”理念,明白让别人赚钱自己才有赚的互利互惠的道理,价格上适当有所松动,货品品质上给予提升。试想,这样友好的合作伙伴的难题,谁愿意轻易放弃伸出援手,与之守望相助呢。

2、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宽。a利用几大电商平台进行货品销售。京东,淘宝,苏宁易购,拼多多等都是不错的线上销售平台,利用好了效益十分可观。

除了上述的渠道,还有被称之为“功能强大的”小程序商城,譬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微信,抖音,头条,快手,百度等也可以作为茶叶销售的路径。

总而言之,要想打开自己货品销路,一定要主动出击,遍地开花,多方拓展销路,决不能局限于一地一城,一都一市。只有做到这些,才可能早日走出货品滞销的困境,为自己下一步生产发展赢得时间。








茉苿











滇西净土


受疫情的影响,茶农在推销自己的产品途径也受到影响。由于交通不便,交流在一定范围内受到限制,销售工作不顺畅,如何走出当前困境,可以选择以下几点。

1.营销意识。要根据自已的经济实力来选择经营方法。

2.营销管理。可以具体做到物流管理、资金管理和人员分工。

3.宣传意识。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可以选择多媒体进行宣传,如:用手机拍图片、拍视频制作微视等发布今日头条、抖音、微视频等进行宣传和经销。

4.信誉和诚意合作。通过信誉寻找有诚意的合作伙伴,俗话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

信誉和诚意是经销的主要体现,是市场的口碑,同时也是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当然,这是本人的一点想法仅供参考。


清风扶垚


疫情这段艰难的日子影响了所有的人,包括学生在内,现在终于春暖花开,平常都是过了正月初六,大家都重操旧业,又开始忙忙碌碌奋斗新的一年,今年是惊心动魄,非常不幸的年初,人们都窝在家里面等待着该死的疫病消散,坐吃山空,疫情下的茶农这段时间只是陈茶没销出去,他不象企业不去生产就没有产品,茶农虽说这两个月销路不好,但茶树在山上还是自由生长发芽,现在正是采摘嫩芽时,我们老家谷雨前茶是最好的茶叶,不管什么疫情,爱喝茶的人都不受影响,只要诚信,真正的好茶,价钱合理,是不愁销路的。



润荷8


一、及时关注疫情和产业信息。

利用互联网、手机等及时了解疫情信息、产业动态和气象信息,加强收集交流当地产业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加强与当地茶叶行业协会、茶文化研究会、茶叶学会等团体的信息交流沟通。当前首先应当严格执行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严格遵守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不擅自开工生产,但业主要做好春茶相关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做好茶厂设备的保养维护与生产准备 工作。

利用当下晴好天气,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提前做好茶厂卫生和设备保养维修工作,做好通风透气,做到厂内整洁有序。特别要加强茶厂水源、采茶工具的清洁,厂区做好与家禽家畜的有效隔离,禁止”三合一”现象存在。

三、做好茶园清理与肥培管理 工作。

做好茶园清理,杂草清除后集中处理、侧枝修剪、排除积水,保持茶园通透、地面排水等工作。根据品种和当地采摘工情况暂缓或减少使用催芽肥、生长调节剂等补充性养分,保持自然生长状态,错开采摘高峰期,并做好上山道路和茶园操作道的畅通工作。

四、做好劳务人员的前期组织工作。

认真做好采茶人员、加工车间工人、门店营业员的培训,带好口罩等防护措施,多人在同一区块采摘时,尽量保持距离,避免扎堆采摘。采茶用工应尽量利用当地人员,并实行分散采摘。各业主要为务工人员免费配备口罩、斗笠、雨衣、雨靴等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卫生间配足洗手液、肥皂、擦手纸等卫生用品。并与往年采茶工输入地经纪人保持联系,做好信息沟通,以便疫情过后及时解决采茶用工。组织本地因疫情耽搁未外出打工的、身体健康的男女劳动力临时从事采茶和茶叶加工等工作。

五、做好鲜叶加工工作。

采下来的茶青应及时用萎凋槽等设施摊放,掌握好摊放时间,及时付制加工;建议当下以加工绿茶为宜;尽可能加大机制名优茶比例;做好加工从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茶叶加工厂尽量使用自动智能加工设备和加工流水线作业,合理分配产能,减少茶厂用工数量。视原料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茶类结构,错开茶类加工时段。

六、做好茶叶交易工作。

各地青叶市场和干茶交易市场,务必遵循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建议各地暂停青叶交易市场,做好青叶的就地就近消化工作,可以采取加工企业与农户点对点对接、订单收青、或委托加工企业代加工等方式,尽量减少可能产生的人员流动和聚集;推荐广大茶农茶企使用淘宝网、赶街网、京东等线上交易和现代物流网络改变传统的销售和物流手段。

七、推广机采新模式。

针对今年采茶工短缺几乎已成定局的情况,为提高茶青下树率、增加生产的经济效益,建议茶园基础条件好、有机采基础的基地,适当增加机械化采摘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机采服务队伍和利用好现有设备,增加鲜叶下树率,稳定和保障全年收益。

八、做好门店、茶馆等工作。

茶叶专卖店、茶馆、茶文化交流中心和培训等对外经营交流单位,要严格执行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绝对做到不提前开门,允许开门后也要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各项保护和安全措施!

九、申请政府配套支持。

呼吁行业组织积极跟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努力争取支持政策和措施,积极支持本地茶企收购当地青叶和茶叶销售。在金融财政方面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和贴息支持。


石頭記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举步维艰,亲眼看到身边许许多多的餐饮、服装等传统行业门店转租或者关门,开着的也门前罗雀,一副萧条景象。

对此,当前的茶农日子也应该不好过。有几点建议作为参考,不知能否帮得到忙:

一、进行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茶农们以往都有商贩采购,但今年市场原因,估计商贩会少很多,传统销售模式会很难。所以建议寻求网络销售辅助,比如淘宝、抖音这些平台,相信效果会不错。

二、如果市场真正萎缩,销量都不理想,那么建议茶农把茶屯积起了,等待疫情过去,市场肯定会出现转机的。



独步孤芳


因为疫情,居民宅在家中,市场需求减少;各地封路,运输寸步难行;中游批发环节,由于劳动力减少,各大一级批发市场采购量急剧下降 …… 层层传导,最终反馈到农民端是农产品滞销。云南花农哭泣、丹东草莓烂在田里、山西苹果堆积库房,社交媒体上此类新闻并不鲜见。有人在通过电商寻找出路,阿里、拼多多等电商巨头推出助农通道,甚至有当地官员出现在镜头前,效仿网红直播卖货。

但中国农产品何其复杂,在大众常见的瓜果梨桃、绿叶菜外,还有一类容易被忽视,它们无法直接从田间地头运到消费者手中,极其依赖工厂和品牌的二次加工和包装,茶叶尤其是典例。一片茶叶往往需要经过这么几步——茶农将嫩叶从枝头摘下,粗加工,茶商收购茶叶售卖给工厂,工厂再进一步挑选、清洗、发酵等等,然后进入市场。当下,冬季去春来,春茶上市。中国人向来喜好喝春茶,春茶在全年茶叶消费中的占比超过一半。但茶厂推迟开工,茶商按兵不动。据界面新闻报道,受这次疫情影响,从全国几大茶叶主产区来看,预计今年茶农们损失将达 20%-30%。茶农指望不了电商,他们该如何寻找出路?

但或许也不用如此悲观,特殊时期,总有企业们愿意多承担一些。高端绿茶品牌竹叶青的一些做法尤其值得借鉴。

1 月 28 日,竹叶青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出 200 万现金,援助医疗前线建设。

2 月 10 日,复工第一天,竹叶青董事长总经理唐先洪发公开信,做出三大承诺:今年春茶收购,对茶农绝不压价,绝不欠款;向社会回馈价值 2000 万的竹叶青峨眉高山绿茶;对全体员工承诺不裁员,不减薪。2 月 27 日,竹叶青发布疫情公益清单,并宣布 3 月 3 日春茶如期上市。李宇春,李易峰两位代言人工作室也纷纷转发微博支持。作为商业观察者,我们从商业的角度解读竹叶青这三大承诺:向茶农树立敢于担当企业形象的同时,锁住最优质的茶原叶;向社会回馈茶叶,能在特殊时期让大众意识到多饮茶水有助于健康;对内凝聚员工凝聚力,最终保证 3 月 3 日春茶如期上市。

茶农、大众、员工的忐忑与安心

茶行业的人往往这么形容春茶," 量少、茶香、养身 "。经过冬春两季的休整、孕育,加之初春天气回暖,万物复苏,茶树吸足了营养,新鲜的嫩叶展开。因为量少,采摘时间短,春茶弥足珍贵,对于茶农来说,也是赚钱的好时机。然而,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该忙碌的茶农变得清闲起来。一方面,茶芽极为娇嫩,采摘大多为人工采摘,并且要精挑细选。往年,此时茶农们会在年后联系好工人,2 月底全部到位,而今年因为疫情,工人难找,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通常到收购季节,茶商们到茶农处定下价格,按需收购,今年茶商持观望态度,按兵不动,迟迟不来收购,茶农也怕滞销,不敢动作。但任由茶叶挂在树上也不是办法,若出现倒春寒,茶芽遇冷受冻,轻则卖相变差重则脱水枯萎,一年白干。如此这般,茶农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茶农何亮(化名)最早感知到危机是在春节时。当时正是水果的销售旺季,但由于疫情,身边种植水果的朋友受到极大影响,他不禁担心起开春后,自己的茶芽没有认购。

做了 20 多年茶叶的竹叶青创始人唐先洪,深知茶农的不易。在公开信里,他做出承诺:" 今年春茶收购,竹叶青对你们绝不压价!绝不欠款!"何亮给竹叶青供茶近 20 年,疫情刚刚爆发,竹叶青的员工便去到基地与他联系沟通采摘收购事宜," 一定收购 " 的承诺让他松了一口气:" 我跟竹叶青合作十几年快二十年了,一直很愉快。它率先做出表率,也影响了峨眉山当地其他一些茶企不敢压价欠款,今年春节虽然过得比较‘郁闷’,但茶叶收入并没有减少。" 何亮说。换个角度来看,公司与社会本就是一个互为镜像的关系。有时候,救人亦是自救,这也是企业为自己在寻找明天。春茶又分为明前茶、雨前茶和春尾茶,明前茶是指清明节以前生产的春茶,也是一年中最好的茶叶。竹叶青选用的就是明前茶,且只选择海拔在 600-1500 米之间的高山茶园。唐先洪的这类承诺,从客观上来看,保证了茶原料的优先供应,锁住最优质的那部分原茶叶。这使得在整个茶行业被疫情打乱节奏的情况下,竹叶青春茶依旧能在 3 月 3 日如期上市,并且在清明前 32 天上市,成为最早上市的春茶。

另一端下游,医务工作者在前线与病毒赛跑,隔离在家的大众因疫情之霾人心惶惶。作为中国高端绿茶第一品牌,高端是竹叶青的恒久基因,健康更是。当即之下,竹叶青向消费者、会员、医务人员免费提供价值 2000 万元的竹叶青峨眉高山绿茶,已陆续送至四川华西援鄂医疗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和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这一份健康关怀与心意,至今还延续在更远的路上。

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业绩萎缩,不少企业选择裁员、降薪来度过难关。北京 "K 歌之王 ",计划集体裁员全部 200 余名员工;曾跻身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的新潮传媒高调宣布裁员 10%,高管集体降薪 20%;名创优品要求全体员工 " 自愿 " 降薪,对工作量不饱和员工停薪离职 ……

" 裁员焦虑 " 滋生,唐先洪却反其道而行,在公开信中承诺——竹叶青绝不让疫情导致裁员、减薪!" 有朋友把这封信从朋友圈转给我看,说你们公司真负责,唐总好有魄力。我那个时候就觉得,一切都没什么好怕的,因为有人在帮我撑着,我只需要往前走就可以了。" 负责回馈会员茶礼事宜的竹叶青员工陈妍(化名)提起公开信承诺,满是感动与骄傲。

在一次演讲中,唐先洪谈及为什么要做出这三大承诺,他说:" 长远来看,企业的免疫力就是品牌力。竹叶青是高端绿茶领导品牌,必须体现出领导者的担当、风范和号召力,在自己能力、长处范围内尽我所能。首先,最可以做的,又擅长的就是对茶行业的上、下游进行扶持。竹叶青的上游是 4 万多名茶农,下游是数百万顾客,还有我竹叶青的上千名员工,我必须对这个产业链上下游方方面面都顾及到。"

从线下到线上,快速转变销售方式

王巍(化名)在竹叶青工作八年,是竹叶青峨眉山景区店的一名店员。疫情使得峨眉山游客骤降,为了安全,峨眉山一度对外停止营业。打击是巨大的,由于没有游客,王巍的工作在一段时间里陷入停滞:" 自己倒是还好,但我其实最担心的就是客户买不到茶,我们也没办法正常和他们面对面交流、提供冲泡品茶这些服务。竹叶青的甘醇茶香,不能亲自来看、亲自来品,真的很可惜。"

疫情期间,竹叶青关闭了 90% 的店铺,为缓解一线店员忧虑更为解决线下销售困境,唐先洪采取的措施是快速将线下销售转为线上销售。高管团队每天复盘和梳理优秀的线上销售案例,很快总结出线上五步销售法,包括在微信上关怀顾客非常时期保重身体,分享疫情中的防护措施,在朋友圈发布产品的消毒视频,让顾客能放心购买等,并总结成《线上销售宝典》给全体一线学习使用。

在唐先洪看来,这次疫情反而是线上销售的机会:" 我们有上百万高端会员,平日这些会员都很忙,很少给我们的销售人员交流的机会,但他们困在家的时候,闲闷时间多了,聊天沟通的机会就来了,我们的茶艺师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去与他们沟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