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法律总纲——《大明律》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五月,《大明律》制定完成,颁示天下。


大明王朝的法律总纲——《大明律》

大明律

朱元璋鉴于元未法制松驰的教训,十分重视立法。吴元年(1367年)十月,即命左丞相李善长做制定律令总裁官,参知政事杨宪、御史中丞刘基、翰林学士陶安等二十人做议律官,讨论制定立国安邦的法令。

1367年十二月,律令制成。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颁行天下。凡律285条,令145条,令作为律的补充,主要记载诸司制度。以后随着《大明律》的日益完善,许多令条归并进律条。洪武六年夏,刊《律令宪纲》颁发给各司。同年闰十一月,朱元璋又下令刑部尚书刘惟谦详细制定《大明律》。

次年二月书成,颁行天下,篇目以唐律为蓝本,共606条,分30卷。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八月,因为刑部上奏说:“比年条例增损不一,以致断狱失当。请编类颁行,俾中外知所遵守。”遂命翰林院同刑部官更定《大明律》,使之日臻完善。至洪武三十年(1397年),最后修订完成《大明律》,颁行全国。

颁行《大明律》后,又出现了偶发事件和新的问题,于是临时制定条例加以处理。弘治五年(1492年)七月,刑部尚书彭韶以鸿胪寺少卿李所请,删定《问刑条例》。弘治十三年(1500年),孝宗又令刑部尚书白昂与九卿议上《问刑条例》297条。

《大明律》曾在嘉靖时期修改过两次。万历十三年(1585年),刑部尚书舒化又重加修订,并在律后附加《问刑条例》,共382条,“删世宗时苛令特多”。崇祯十四年(1641年),也有人建议要议定《问刑条例》,不过还没来得及进行明朝就灭亡了。

大明王朝的法律总纲——《大明律》


除《大明律》外,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又以皇帝的名义颁行《大诰》共74条。第二年五月,又颁行了有87条的《大诰续编》。洪武二十年(1387年)二月,颁行《大诰三编》共43条,次年,又颁行《大诰武臣》共31条。其内容是汇集有关官员犯罪的条例。

在大量案例中主要惩处豪强与贪官污吏的共一万多件。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命刑官取《大诰》条目,撮其重略,附载于律”。《大诰》中的例实际上成为律外之法,作为对《大明律》的解释补充。

颁行《大诰》后,发至全国,要求“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所在臣民,熟观为戒”。这一做法“意在使人有所警惕,不敢轻易犯法”,从而强化明的统治。

明初刑律包括律、令、诰等方面的内容,但随着《大明律》的不断完善,明代刑律逐渐演变至以《大明律》及条例为主。

《大明律》共有30卷,460条,分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刑分笞、杖、徙、流、死五等。法定的刑具有笞、杖、讯杖、枷、杻、镣等。总体上看《明律》的法律体系较之《唐律》更加完备,也更加严酷,它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和前代比,在对待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行刑,无论主犯、从犯一律凌迟处死,而且还把“十恶”的范围扩大了。

明律规定,凡部民杀死所属知县、知州、知府;军士杀死百户、千户、指挥的,均属“十恶”中的“不义罪,处以极刑”。同时,鉴于元末曾以宗教形式组织发动农民起义,《大明律》特别规定“禁止师巫邪术”律条,规定“为首者绞,为从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第二,《大明律》增设“奸党”条,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扰乱朝政的要斩杀,妻子充作奴隶,财产收缴入官。”禁止官员结党,这是前代法律条文中所没有的。

为限制大臣专权,《大明律》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把任免官吏权专属皇帝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禁止官员私下里互相引荐,结党营私,形成与皇权抗衡的力量。

大明王朝的法律总纲——《大明律》


第三,增加了经济立法的比重。明初,为恢复和发展生产,朱元璋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而且制定了在性质上属于经济立法的具体条款。

如明律禁止盗卖、换易、冒认及侵占他人田宅,如果被确认是强占,最高可判处杖一百,流三千里刑。

对“占田过限”“欺隐田粮”者也有惩治,“其田入官,所隐税粮,依数征纳”。明廷特将居民划分成了军户、民户、匠户及灶户四种,是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稳定。

但明律规定军户、匠户、灶户平时不可以随意流动,私自脱籍会被严惩。同时,明律还对养奴蓄婢的数量加以限制。规定贵族功臣之家最多不得超过二十人,一般庶民之家禁止蓄养,否则杖一百,奴婢放免为良。

如有诱骗和掠卖良人为奴婢,则杖一百,流三千里。另外,在明代商品货币发展的形势下,为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明律专列“钞法”,如拒绝收受宝钞,或制造、使用伪钞,除追纳赔偿外,并处杖刑。

又补充规定:“凡伪造宝钞,不分首从及窝主,若知情行使者,皆斩,财产入官,告捕者官给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明律严格制定法律禁止贩“私盐”“私茶”。明律根据时代特点和需要施行以刑法推行经济立法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