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社會現實是:養兒不是防老,是養到老,一輩子的負擔”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人都是往下疼,做父母的就像蠟燭一樣,大部分還都心甘情願。我的一個親戚,每月3000元的退休費,還要給孫女交幼兒園的托兒費,還要每年給孩子上10000多元的保險。我問她"為什麼你給交孩子的托兒費?"她答:"不能給看孩子就給交費吧。"培養孫女已然成為了她被迫的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這顯然是兒子兒媳要得到的結果,啃老啃得這樣的有理有據。我不反對爺爺奶奶給孫輩花錢,但是,錢要花在刀刃上。同樣是這些錢你可以在孩子生日或過年過節時給個大紅包,絕不可在孩子平日的正常生活裡取代她的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樣在兒子兒媳眼中你的所作所為都是應當的,甚至會覺得做得還很不夠,他們會一直地毫不留情地啃下去,忽略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忽略了父母日益增加的衰老,到你老到需要他們來照顧時,他門會沒有心理準備,覺得來得突然和猝不及防,你必定成為他們難以接受的負擔和包袱,結局不言而喻。這也是長輩們自編自導自演的結果。


hongyun6899


作為一個80後,如今的情況是上有老下有小。

兩老都在單位,月工資從當初的100多到如今退休3、4千,加起來也有7、8千1個月。

前幾年一家人合錢買了套單位集資房,幾十萬分幾次付完,之後可以說家裡一貧如洗,如今輕鬆了許多,無債一身輕呀。

從小隨著父母一起長大,家裡的情況是怎樣自己一清二楚,所以很早就出來打工了,沒什麼技術,做的都是苦力的多,而且又攢不到錢。


直到有了老婆和孩子,結婚時沒向家裡要過一分錢,但有點對不起岳父母,養這麼大的女兒說嫁就嫁給我,自己嫌自己給的禮金少了,更過分的是孩子出生後老婆才跟我提起岳父母把我給的禮金都退了回來,說是她們那邊的風俗,我也不懂哪來的這種風俗,反正感覺挺虧待他們的。


自己覺得最對不起的是父母了,書讀不成,生意也搞砸過,欠過錢,而且還的錢是父母給的,雖然佷無奈,但還是忍著淚,抖著手,接過錢,還了債,只恨自己沒能力。

如今父母和我一家人住一起,大哥在外面買了房,父母經常過去幫他帶孩子,自己的孩子是自已帶大的,真沒勞煩過父母,只是覺得老父腿腳不便,那時母親剛剛退休,而且眼睛有點不好使,不忍心讓她那麼累。

然而我錯了,雖然自己不想讓他們勞心帶孩子,但我能看得出來他們真的很想帶孫女,那時我的工作很累,收入又低,他們一來看孫女就往我口袋裡塞銀子,但我這個人很犟,沒想到他們比我還犟,而且我也知到不拿的話,生活會把我的臉皮給扒了,所以很無奈的收下了。

如今在城裡安定了下來,不用租房子的日子輕鬆了很多,生活上父母對我的幫助,相信這一世真的還不完,他們老了,錢不錢的他們真的一點也不在乎,他們只希望我們過得好。

養兒不是防老,是養到老,但我卻沒看出這會是我父母一輩子的負擔呀!


昱喆子情感


現在的社會,有的確實是這樣,我們附近就有一位姑娘,都三十出頭了,爸爸媽媽到哪裡,她就到哪裡,心裡也不想找個對象,早點結婚,成個家,父母想說也說不了,有時候,我也在想:姑娘這樣,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是家庭?是社會?還是本人?論家庭條件,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理應說:這樣的家庭,孩子更應該明事理,懂道理,可事實上,孩子恰恰不是這樣,通過跟其父母接觸解到:孩子從小父母,爺爺奶奶,姑姑都將她視為掌上明珠,要啥給啥,至於打罵更是談不上,大學上了一年級,後來就不上了,天天玩電腦,家裡買的吃的東西幾乎可以開個小超市,再進一步瞭解到:父母平時很少在家裡做飯,勞動,做家務活,為了討孩子喜歡,今天到這裡吃,明天到那裡玩,在孩子的印象當中,我的父母不用我去從事什麼工作,正是因為父母錯誤的教育培養孩子的方式,才導致了孩子今天的結果,所以說: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得不值得全社會人的關注,過分優越的生活條件,父母很少參加家庭勞動,使小孩從小就看在心上,等孩子以後思想觀成型了,又如何才能使孩子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上去,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國的未來,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的每個家長朋友不得不從前人的身上去吸取經驗和教訓,過分地愛她,有時就是害孩子,當然我們不是不要去愛孩子,愛只能藏在心裡,而不能放在臉上,嘴上,記得我們小時候,父母到田裡幹活,我也一起跟隨在父母的身邊,所以從小就能體諒到父母的疾苦,等自己漸漸大了以後,挑水,做飯,割豬草,什麼都做,所以以後自己也就學會獨立了。一個人只有獨立,才能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雨後滴水


世人只說兒女好,

生兒育女為養老。

捧在手裡怕摔跤,

含在嘴裡怕化了。

一心培育棟樑材,

哪知長大是棵草。

要吃要穿要結婚,

車子房子不能少。

可憐天下父母心,

累斷筋骨不敢倒。

兒女結婚生孫輩,

照顧孫兒從頭跑。

又貪黑,又起早,

免費保姆要當好。

寒風吹,烈日烤,

年復一年人漸老。

年老多病需照顧,

不知兒孫哪裡找。

一生操勞一場夢,

荒冢一堆草沒了。


鐵肩擔道義4


我不知題主是什麼心態,這個“養到老”一詞如何解釋?你們年輕人也要生孩子,一個人從孩子出生、上學、到大學畢業、買婚房、結婚彩禮、臨了還要帶孫子、外孫,不帶就拋臉子,帶了把孫子有個磕拌還要挨訓。到帶完孫子多大年紀了?一般也就六十幾了吧?這是子女把父母養到老還是子女把父母啃到老?只要不是傻瓜,這要花多少錢總算得來吧?你作為子女是養老人了,還是啃老人了,不會心裡沒數吧?大多數父母都心痛孩子,有傷有痛自已抗。城市退休老人不說了,都有退休金,養活自已還不是問題,好點的省吃儉用,恨不得把自已變成鐵釘賣了錢給子女,叫做寧窮不能窮孩子。農村老人為了防老,在孩子上完學、結完婚、給孩子買(建)完新房,油被榨乾,六十幾的人還在打工,有的在農村為當地老闆或土地承包商幹零工,每天大約100元工資(我們當地是120元一天),在農村種地的帶孫子的都是老年人沒有幾個年輕人,這個大家不會看不到吧?當然,賴皮懶貨不是沒有,但在老人中才佔百分之幾呢?到七十幾,人不行了,但凡自已動得了,誰會要子女丟下工作伺候?最終臨死前多則幾個月,少則幾天幾十天,也就閉眼走了,醫院醫保卡一結,也就花不了幾個錢,辦喪事子女只想風光點多收點禮金,老人的房產就留下了,老人需要的僅僅是臨終前個安慰,你倒水做飯、把屎把尿也就那麼幾天,而老人把屎把屎把你養到會自已拉屎拉尿要幾年你自已也生子女會不明白?做子女的做不到還是個人嗎?這也叫把老人“養到老”?試舉一例那個老人是從青壯年讓子女養到老的?而且青壯年子女還在上學是誰養誰?說話也不摸摸良心就瞎噴。你們想過沒有,80後90後的你們,現在父母是你在養他們還是他們在養你?你花他們錢多還是他們花你錢多?你給他們做飯洗衣還是他們在為你做飯洗衣?我的父母老了,近八十了,沒收入,一直是我照顧,春秋回村裡住,冬夏進城和我們一起住,父母帶孩子做飯也沒閒著,一家人其樂融融,這才叫天倫之樂!


自由論談


養兒防老是個過時概念,是中國人在過去大多數人在生存線上掙扎時所形成的一種社會生態,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大多數中國人都在追求高質量生活的當代,兒女們都在為爭取更好的生活,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奮力拼搏,中國的老人們經過一生的拼搏,經歷了生活的磨難和艱辛,有了一定的財富積累,大多數中國老人,都在全力支撐著兒女們事業,誰也不會為兒女添麻煩,拖後腿。至於社會上出現的一些現象,不是社會主流,在改革開放今天,社會給具有勞動能力人提供了大量的就業,致福機會,有些貧窮的人,他們思想固化,不求進取,強調客觀,老了以後埋怨兒女不孝,這不是社會主流,中華民族幾千年祖祖輩輩都遵循著“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才能比一代強”,這個自然規律,使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上雖幾經磨難,在大多數年代,都站在世界之顛,在今天這個民族復興的緊要關頭,中國的老人,雖然在世不久,也要蹲下身,讓兒孫們踩在自己肩上,站的更高,看得更遠,我們雖老,中華民族的復興,還在路上,用我們的所有力量給他們加油。我們前輩英烈為了我們這些後人,也就是他們後代,拋頭顱,酒熱血,人拉肩扛,哪裡艱苦哪安家,他們付出了生命,付出了青春,我們這些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同共和國共同生長的當代老人,難道不能為子孫後代當個墊腳石嗎。


百性哲學


養兒不防老,一直養到老。

我很少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你的兒子不孝順,你要考慮一下你是不是一個孝順的人。

小孩子都是跟著父母學的。他都沒見過你怎麼孝順自己的父母,所以他也學不會怎麼孝順父母,因為學校教的是學習,教的是考試,不會教他怎麼去孝順,他的孝順只能是跟他的父母學習。

沒有見過一個孝順的人,養的孩子卻不孝順。


唐塔正和


有點悲觀,養兒防老這種觀念本就不完全靠譜,養兒本就就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如果一味地抱著我養你小,你就必須得養我老的想法,那你這一輩子肯定活得太累,子女奉養老人,只能在他們自願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千萬不要強求,這樣的家庭關係才會和諧,


手機用戶50752107384


養兒是不是防老眾說紛雲

養兒是不是防老關鍵在於兒子。兒子孝順的,那養兒就是防老了;兒子不孝順的,那防老的事肯定要打折扣了。兒子不孝順是我們父母的責任。

其實兒子孝不孝順和我們做父母的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在對自己的父母孝不孝順,決定了兒子將來對我們孝不孝順。可以很肯定的說等我們老了,女兒對我們不會差的,因為我對我的父母就很孝順啊,女兒不僅看在眼裡而且參與一起照顧我的父母的呀。

所以兒子孝順不孝順我們有很大的責任。


老馬頭上海


肯定是保鮮劑泡過了的,你看蘿蔔皮白得像女人搽了脂粉。//記不記得之前的蘿蔔皮和芯很好剝開,芯也是乳白色有質感,現在透明白,水的不行 。我現在買的白蘿蔔切開放到轉天切面就會長黴點!一直覺得蘿蔔被水泡過似的,皮和芯切開後感覺和以前不一樣,全部水水的分不開邊界。沒有證據不知道內幕,有誰也發現了嗎?今後不想再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