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是什麼意思呢?


《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是什麼意思呢?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杜絕以聖人和智者自居,民眾就能得到百倍的好處;放下以仁義為名的行為方式,民眾就能恢復慈孝的淳樸民風;放棄投機取巧的心機和謀略,盜賊就不會產生了。

上述三種辯證屬於文過飾非,不足以修身治世,所以歸結為:返樸歸真,呈現本色,堅持以道治世,減少私心,去除貪慾,放棄這些俗學而回歸道治就能無憂無慮。

《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是什麼意思呢?


感悟:

1、老子在本章中繼續講他“無為而治”的治世學說,針對當時的社會病態,提出具體的治理方案。“大道甚夷,而民好徑”。“無為而治”這一治世思想貫穿始終,如在第三章中有同樣的表述“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肯,常使民無知無慾”。只有首先應該消除亂天下的一切不合道的思想根源,迴歸自然本性,遵循事情的規律,覆命守常才能免除世間的災禍憂患,天下才能真正的安寧。只有放下對聖人、對智謀的執著認知和追求,迴歸真我的自然質樸之本性,才能放下盲目崇拜,客觀地反映並遵循事物本來的規律。這是道家求得“內聖”之道的方法:不知之知的狀態。老子主張“絕聖棄智”,並不是說不要聖人和智慧,而是倡導去除小我和貪慾,拋棄那種自我標榜的偽君子、投機取巧的奸佞之人、賣弄聰明的小人和庸人。“絕仁棄義”,不是說仁義不好,不是說不要仁義,而是要清心寡慾,順德而行,拋棄那種披著仁義外衣的假仁假義。老子是教導人們不要本末倒置,不要打著仁義的旗號禍害老百姓,不要讓仁義脫離了道這個根本。老子鄙棄儒家的仁、義,以為這些德性都是“道”、“德”的墮落。“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莊子也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就是這個意思。“絕巧棄利”,勸誡領導者不應投機取巧對待民眾,以權謀私,這些都是人性貪婪的慾望激發的不正當行為。上行必然下效,在貪腐橫行的社會環境下必生貪民,必然是盜賊橫生。所以,治世要杜絕權謀和貪腐,領導者以身作則,自覺提高道德修養,內聖而外王,無為而治,樹立淳樸、天真、清淨的社會風尚,民眾就不會甘心淪為盜賊小人。

2、老子在《道德經》中向我們描述了上古時期質樸的民風和無為而治的景象,這種世外桃源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嚮往的社會關係。為人處世時,不管外面如何變化,只要堅持"和其光,同其塵"的處世態度,並堅守心中的那份純粹和質樸,便能與道吻合,依道而行,就會獲得真正的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人生。不斷地去除小我和貪慾,心中的大我自然呈現,即照亮自己,又溫暖他人!

因此,大道至簡,道法自然。對修身而言,心是一切原點,事是心的呈現,通過明心、淨心,讓心迴歸真誠質樸的狀態,就是人生大道。

《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是什麼意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