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江:股票被套了,應該止損麼?

一、股票被套原因分析


1.牛尾入市,缺乏風險教育


大多數投資者,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股票被套了,究竟該不該止損?本號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做過基礎分析,大多數投資者都是在牛市末尾入市,體驗過瘋牛行情快速盈利的酣暢淋漓,也體驗過股票經常賣早的痛處,一開始留下的認知就是股票短期虧了不要緊,拿一拿很快能漲回來。


2.忽略大勢,熊市中的頻繁換股是大虧的主因


當行情一旦由牛市進入熊市,大部分投資者會被牛尾入市的經歷及認知所矇蔽,往往會在熊市初期及中期反覆加倉,試圖探底成本,想要通過時間來換取持倉市值的回升。但多數情況下事與願違,部分投資者在熊市末端或新一輪牛市初期黯然離場;更多的投資者可能等不到新一輪牛市的來了,在熊市的反彈途中就頻繁換股,造成的虧損比持有原來套牢個股的下跌更大。


3.逆勢而為,謀求主動解套反而進一步虧大虧損


所以,雖然很多入市時間較久的投資者,雖然經過一定的學習,也知道股票操作,最重要的是止損,但由於入場時並沒有制定很清晰的量化投資策略,所以往往在幾次止損後股票再度上漲而最終放棄了止損的原則,然後再次迴歸了虧損就補倉或持股,繼續幻想通過時間的修復,來達到被動解套的目的。部分投資者會學習一些小策略,試圖在原有個股的基礎上,分出部分倉位做高拋低吸來謀求解套,但經過反覆的努力,發現大多數只是讓被套個股的成本進一步提高。


二、止損是股票投資者在市場生存的必要條件


任何一項投資,當你發現其運行的方向已經明顯偏離你的初衷時,你唯一補救的措施不是加碼,而是立刻抽身退出。股票操作也是一樣,或許你可能因為一個政策利好、一個業績指標、甚至一段誘人的上漲圖形,而做出買入的決策。如果你買入前沒有設定你必須止損的條件,那麼後期無論這隻股票跌到什麼程度,你都不知道該不該止損。那麼這項錯誤的代價就會持續擴大,在此期間你面臨的是市值不斷縮水,並且會錯失其他個股的機會。很多人,在虧損四五個點的時候,後悔兩三個點沒出;當虧損十來個點的時候,又覺得當初四五個點沒出,現在出更不合適;當虧損二三十點的時候,就徹底心安了,反正套了這麼多,要漲回去相當於現在的基礎上漲近四五十點才能回去,乾脆拿長線了;當真的虧損達到四五十之後,就徹底對這隻股票喪失了信心。而事實上,如果一家公司主營業務沒有大的變化,且市場並非熊市時,大部分個股自高點出現50%的回撤是比較少見的。所以如果你現有的持倉已經虧損超過60%,要麼是在前一輪牛市高位進場的,要麼是追漲了前期市場中短線連板的妖股,要麼就是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已經出現了不利變化。尤其是在面對類似於2017年這種白馬股牛市和2019年的科技股牛市時,你會發現主流熱點持續新高,而不少傳統型企業股價卻在市場的每一輪迴撤中不斷創出階段新低。當我們在某段行情入市,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一段時間我們會經歷什麼;同樣,當我們介入某隻股票時,我們也永遠不知道這家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是否已經發生變化。有些時候,利多未必上漲,利空未必下跌,分析市場的現有邏輯,制定量化的應對策略,但尊重市場的走勢,只要觸發你的離場條件,堅決離場,儘可能量化且控制你的最大市值回撤,你才不會因為一次操作而難以翻身。


三、止損是個技術活


1.倉位管理


很多投資者喜歡重倉甚至滿倉一隻個股,雖然看對行情時短期盈利極大,但走勢一旦不利,哪怕只有四五個點的止損,也會因為總市值虧損過大而無法下定止損的決心。所以通常,我們會建議在不影響個股盤口的前提下,我們建議投資者單隻個股儘可能不超過總倉位的三成大,也不必過於分散,只要單隻個股持倉金額佔該股最近二十個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金額5%以內,且並非一次性進場或離場,則單隻個股持倉也不建議低於一成倉位。這樣短線而言,在熊市行情觸發4%的止損,牛市行情觸發8%的止損後,總市值的回撤一般不會超過3%。


當然,倉位的管理,除了個股本身外,還跟大勢有關。短線而言,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在大盤30日均線和5日均線上行階段,保持重倉甚至滿倉操作;如果5日均線下行,但30日均線上行時,我們會保持自5成左右倉位操作;當5日均線和30日均線都下行時,我們可能會把倉位降低在兩成以內,尤其是大盤收盤價在5日均線下方時,我們通常會選擇空倉。這就是為什麼3月12日下午,我們會建議短線投資者減倉甚至空倉的原因之一。


2.牛熊都有盡頭


本號在2019年1月下旬之後,曾經提及一個觀點,就是牛市終有盡頭,熊市也會結束。回顧A股近三十年曆程,高低點波動超過40%的行情裡,大部分牛市最低點到最高點,平均經歷時間週期是28個月;大部分熊市最高點到牛市最低點,平均經歷時間週期是31個月。如果大盤從高位下跌,在某月新低後,距離前期高點跌幅超過了60%,那麼從最高點那個月算起,大概率會在20個月內見底最低點;如果大盤從高位下跌,在某月新低後,距離前期高點的時間週期超過了40個月,那麼從最高點那個月算起,大盤的跌幅很難超過60%,一般在55%左右。


3.套牢會如果真的持股不動,下一輪牛市有一半幾率解套


而且你會發現,在新一輪牛市裡,大部分個股都能再創出前一輪牛市的新高。比如2009年大盤維持了半年的小牛市(大盤月K線連續6個月收盤高於5月均線),截止2009年8月3478的高點時,已經有超過46%的個股創出了2007年10月6124的新高;如果我們把這個時間週期放大一點,你會發現八年後在2015年6月5178點時,已經有超過72%的個股創出了2007年10月6124的新高了,但其實無論是2009年還是2015年,大盤都沒有回到過6124的高點。這一點也就告訴我們,對於大部分投資者而言,如果你在上一輪牛市最高點買股票且持股不動的話,在新一輪牛為期超過6個月的小牛市中有近一半的幾率會解套;如果是為期超過12個月的小牛市,你會有超過70%的幾率解套。而事實上,根據我們過往的對近千位投資者的抽樣,在前一輪牛市高位入場的投資者,超過7成投資者的市值都沒有再回到過前一輪牛市巔峰的時期。


4.定性且均衡你的倉位配置


當然,我們相信,沒有哪一個投資者進入市場,是為了等待解套,大部分投資者都希望通過股票操作實現盈利。而任何投資,從理論上來說,想要實現可持續盈利的唯一辦法,就是小賠大賺。


一般我們會在熊市末期或牛市初期,建議投資者分出三成倉位來做低價個股或估值回撤到歷史低位的白馬股做個股定投。個股定投的基本邏輯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牛熊終有盡頭,在一輪超過12個月的牛市中會有70%以上的個股創歷史新高。而大部分低價股可能相比前一輪牛市的高點回撤超過了70%以上,所以如果出現一輪牛市再創新高,理論上你可能獲得三倍以上的漲幅。關於個股定投的策略,我們會在下週三,在本號跟大家繼續分享。


牛市初期及中期,我們會建議投資者分出四成倉位做主流龍頭個股的波段操作。主流龍頭龍頭並非一段行情的領漲龍頭,而是指當前市場受政策持續支持或機構持續抱團的某類行業,且個股是這個行業中細分領域市場佔有率最高或產品技術唯一性的企業。一般會以日K線先制定短線止損策略(一般短線止損空間不會超過8%),在沒有觸發短線止損策略,且累計漲幅超過30%後,我們再將日K線切換到周K線,使用5周均線平行的策略;而一旦累計漲幅超過50%後,我們會將周K線切換到月K線,再使用5月均線的平行策略。使用均線平行的策略,就是為了避免我們坐電梯,也為了避免我們我們短線波動的成本摩擦。


當然,在熊市反彈週期或牛市任何時段,我們都會建議投資分出三成倉位做短線操作。短線操作一般我們常用5日均線平行,涉及到的選股策略就更多了,這一點以後我們會再講到。


但無論何種操作,在我們進場之前都必須設定好量化離場策略,且一旦後市觸發離場策略,無論盈虧,必須離場。而且你的操作必須要堅持原則,不能因為短線倉位被套就變成中線波段;也不能因為中線波段短期漲幅過大,就妄圖高拋低吸;也不能因為長線定投短線波動劇烈就打亂定投節奏。只有一切操作按照既定策略,你的風險才會在可控範圍,也才能實現小賠大賺的初衷。


(信息來源於百瑞贏證券研究部王永江,投顧執業編號:A0840616100002,信息僅供參考,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王永江:股票被套了,應該止損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