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达人进化论丨She’Someone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跟踪拍摄了多位孩子,向世人展现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初现屏幕时,他们只有7岁,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青春时期,有的人对初衷依然执着,也有人状态发生了偏移;成年后踏入社会,他们各自体验着属于自己的更复杂多变的际遇。


职场达人进化论丨She’Someone


这像极了在职场中成长的我们。

影片一直因为阶层问题颇有争议,职场里又何尝不是呢?有的人含着金汤匙出生,他们看起来不需要太费力就可以在许多事上领先于多数人;其余的多数人则会在生活的起伏里、低谷时体验无所适从的感受,和不屈服、反弹的冲力。

乔布斯说:“有些时候,生活会拿起一块砖头向你的脑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因此失去信仰。我很清楚,支撑我一路走下去的,是那些我所爱的东西。你需要找到你的所爱,工作如此,爱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你要相信这份工作是伟大的,你必须先热爱它;你只有坚信自己所做的是份伟大的工作,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寻找,不要停下。只要全心全意地去寻找,在你找到的时候,你的心会告诉你的。”

撇开世俗,清醒地回答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转行那会儿,有很长一段时间特别迷茫无助,常常想:等我老了,会如何回望来时的路呢?

后来想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价值观,有很多仿佛都是来自二手理论,都是某种文化理论中的关于财富、权力、名誉那些点。而人的一生到底是否应该将自己放在一条既定的跑道上,去和旁人比高下输赢呢?

不是的。我们最应该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每一岁都奔走在热爱里,就像影片里那位想成为骑师的东区男孩一样。

这不是教你随遇而安或者“没有理想”地去生活,而是要必须清醒一点:你的追求究竟是你想要的,还是来自二手理论的影响?


职场达人进化论丨She’Someone


按照自己的路去行,我们会更加安定和通透。首先叩问自己的心灵,过滤掉那些跟风的二手理论的杂质,给自己拟一份真实的、给自己看的梦想清单,不关乎别人的评判,可以是一年之中的,也可以是一个长期规划,就像《遗愿清单》一样。

接下来就是一步一步去实现它,埋头去做。如今很多人都不再谈论理想,不再纠结和挣扎,比起坚持心中的东西,随波逐流似乎更加符合大势所趋,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下去!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当你逐渐靠近和实现你的梦想时,你会发现这一路的风景和视野都比以往更有意义。就像一个朋友所说的:人生就像一场修行,我希望,在我还年轻时候就读懂它

穿越至暗时刻,关于人生成长的必修课


最艰难的时候,前途未卜,友人背叛,深刻体会到那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那会儿会经常选择性地阅读名人传记,而非鸡汤,因为通过实实在在的故事更容易汲取所需要的力量。阅历永远是比道理更鲜活的东西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美国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儿子初中毕业典礼上说过的一段话:

“我希望你们在未来岁月中,不时遭遇不公对待,这样才会理解公正的价值所在。愿你们尝到背叛滋味,这会教你们领悟忠诚之重要。我还希望你们时常会有孤独感,这样才不会将良朋挚友视为理所当然。愿你们偶尔运气不佳,这样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的地位,进而理解你们的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当你们偶尔遭遇失败时,愿你们受到对手幸灾乐祸的嘲弄,这才会让你们理解体育精神的重要性。愿你们偶尔被人忽视,这样才能学会倾听;感受到切肤之痛,才能对别人有同情的理解。无论我怎么想,这些迟早会来临。而你们能否从中获益,取决于能否参透人生苦难传递的信息。”

不管是郭德纲的:一路走来,我们也看到了花团锦簇和灯彩佳话,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

还是“比普通坚持更难的,是将一手烂牌打下去”的刘备:一部三国史,斑斑可见刘备的曲折与失落。他少年贫贱,半生漂泊,曾五易其主,四失妻子,两失徐州,弃逃樊城,败走汉津……

还是遭遇创业危机,被迫离开自己打拼下来的天下的季琦……

亦或是大起大落的知名演员刘晓庆……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真正的摆渡人是: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职场达人进化论丨She’Someone


丘吉尔也说到:“既然必须穿过地狱,那就走下去。”勇气有时候会让人绝处逢生,继续相信踏实、果敢、韧劲,这种精神和结果无关,那段时间我给自己的要求就是“爬行也是一种进步”。

在万科喊着“活下去”的时候,我写了这样一句话:他们是成也英雄败也英雄

知名领导力学者沃伦·本尼斯在《极客与怪杰》一书提出了“熔炉”的概念,书中对43位出色的领导者进行了访谈,年龄从21岁到93岁不等,结果发现每个人都有过至少一次强烈的、脱胎换骨式的经历,这种经历正是成为一个领导者的核心部分。书中这样说道:

至暗时刻所代表的艰难考验即是一种典型的“熔炉时刻”。至暗时刻就像一道分水岭,经历了至暗时刻而未被摧垮的人会觉得天地大变……经历过碰撞、破碎,最终得以重建的人,往往能够在那些没有光亮的时刻看清更多东西,某些一闪而过的火花甚至足以照亮他们的一生。


无论伟大企业家或普通管理者,这一经历都促使他们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质疑自己的假设、训练自己的判断力,这一极为痛苦的磨练最终令他们战胜黑暗、脱胎换骨。

2016年春节,刘嘉城关掉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理想空间,一年多内烧光近两千万元融资,公司历经裁员、搬家各种波折,倒闭时还拖欠员工两个月的工资,而在此之前便一直在靠借钱苦撑的他已负债数百万元……并且,那会儿一位年轻高管工作期间猝死,逝者亲人直接住进家中索要赔偿,妻子被迫带着一岁半的儿子回了娘家……

从公司关门那天起,刘嘉城跌入了长达一年半的人生至暗期,在拆东补西的还债漩涡和对自己的极度怀疑中拼命挣扎,“电话恐惧症”的病根也由此落下。“那个时候最害怕的就是,早上天又亮了。为了不看到天亮,就每天熬夜,只是为了睁着眼睛不睡觉。因为你一睡,睁开眼睛,明天又来了。”

粉粹般的痛苦来自外界评价与自我认知之间突然出现的巨大反差,整个世界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陌生感,

这类故事绝非孤例。我也从中得到了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从孤独的情绪底色走出,不再迷茫,感觉可以再逼自己一把。

知乎创始人周源说:“没在长夜里怀疑过自己的CEO不足以谈创业。”

硅谷知名投资人本·霍洛维茨在其著作《创业维艰》中写道:“挣扎是违背承诺、粉碎梦想的地狱,是一身冷汗、五内俱焚的感觉。挣扎不是失败,但会导致失败。如果你孱弱不堪,你更容易失败……挣扎是成就伟大的竞技场。”


职场达人进化论丨She’Someone


结语

乔布斯说:“你一定要相信,这些小点也许在你生命中的某个时候会连接起来。你总得相信点什么:你的勇气、宿命、生命、因缘……不管什么。这个过程从没有让我失望过,只是让我的生命与众不同。”

人生并无标准答案,尽管有过跌跌撞撞,但是,我一直在走自己想走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