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帝是怎麼幹掉和珅的?尾附和珅抄家清單


嘉慶帝是怎麼幹掉和珅的?尾附和珅抄家清單

這個問題要從清高宗的禪位談起。在乾隆元年(1736年)的時候,愛新覺羅·弘曆以二十五歲的年齡繼皇帝位。那時候他立下了一個誓言:假若自己在位能滿六十年,就傳位給自己的皇子。因為他不想平了祖父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在位六十一年的紀錄。到了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時候,八十六歲的高宗皇帝決心傳位給皇十四子、也是他密立的皇太子——嘉親王愛新覺羅·永琰。同時自稱“太上皇帝”、他的旨意稱為“敕旨”。次年即嘉慶元年(1796年) ,清仁宗愛新覺羅·永琰正式登基繼位。在舉行了莊嚴肅穆的傳位大典之後,才舉行了他自己的登基大典。這一年,清仁宗頒下一道聖旨說了三重意思:
1自即日起新君繼位,大赦天下;
  2為方便臣民避諱,改名“顒琰”
  3太上皇處理重大軍國政務,皇帝處理尋常章奏。但是自乾隆末年以來,大清帝國真正意義上的權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席軍機大臣——大貪官和珅。
  和珅以“貪婪”和“諂媚”著稱。現在雖然新君登基了,但是他的權勢、地位絲毫沒有下降。因為他是清高宗的寵臣,威福莫比!而且,清仁宗手裡沒有實際皇權,真正的大權全在太上皇那邊。所以大清帝國處在一種“一國三主”的格局當中。皇帝那是兒皇帝,太上皇又日漸昏聵、健忘症也很厲害。所以清帝國真正管事兒的是和珅。可是和珅雖為權臣,但也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換句話說在前朝越得寵的、越位高權重的大臣到了新朝越倒黴。


  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勢地位不失,和珅在清仁宗面前指手畫腳,並且把自己的老師吳省蘭派到毓慶宮做皇帝的私人秘書(真正用意是做間諜)。同時,和珅全力以赴幫助太上皇抓權不放!如此一來,和珅也就徹底和清仁宗不和了。嘉慶三年(1798年)的新年一過,八十九歲的清高宗病倒了。接著就昏迷不醒,連湯藥都灌不下去了……太醫院那些御醫無計可施,只好“跪請治罪”。到了二月七日,高宗皇帝終於在養心殿的病榻上嚥下了最後一口氣——駕崩了。由於皇帝早已經繼位,所以不存在權力交接的問題。清高宗的壽終正寢沒有導致一分鐘的權力真空,清仁宗立刻下發八道聖旨安排喪事、加封兄弟子侄以及安排各地督撫進京弔唁……這一天的最後一道決定和珅及其黨羽命運的聖旨的內容是有兩重意思的:一調安徽巡撫朱珪立刻來京任職(朱珪是清仁宗的帝師,在嘉慶初年本該與皇帝會師京城,但是因為和珅的阻撓而作罷);二和珅為總理太上皇喪儀事務大臣,在“殯殿”(紫禁城乾清宮)為太上皇守靈。在沒有皇帝聖旨允許的情況下不得離開一步!
  做完了這一步,清仁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召集群臣為和珅定了二十款大罪,總結為四類:一.洩露國家機密罪(在皇帝愛新覺羅·顒琰被決定為皇位繼承人的前夜,和珅曾經造訪紫禁城擷芳殿向他按照宮廷禮節獻上玉如意。密立皇太子屬於國家機密,有邀擁戴之功的嫌疑);二.索賄受賄,鉅額財產來源不明、與民爭利(和珅的家產數額在四千萬到八億兩白銀之間,經常敲地方督撫的竹槓。而且他的財產還有多處票號、當鋪、錢莊、客棧、酒樓等等);三.對太上皇大不敬(和珅是乾隆朝寵臣,與清高宗互為知音。因此一般情況下舉止也不太檢點,說他對太上皇大不敬,他也無詞可對);四.欺上瞞下、任意延擱各路軍報(當時清政府的工作重心是鎮壓白蓮教大起義,但是前線諸將傳回來的戰報基本被和珅扣押起來不予上報。理由是害怕影響太上皇的心情和健康)有了這些罪狀,再加上和府有模仿紫禁城的地方,因此和珅最大的一條罪名出現了——逾制!

  因此,刑部衙門給和珅定了死罪,而且執行方式還是最為殘忍、檔次最高的“凌遲處死”。可是和珅的兒子娶了清仁宗的十妹、清高宗的十女兒——十公主。因此,十公主到宮中向清仁宗哭訴求情,於是清仁宗召集群臣宣佈最後結果:和珅改判為自縊、家屬不予連坐。其黨羽親信除了極個別有較重犯罪情節的,其餘一律從寬發落。就這樣,和珅及其黨羽徹底垮了。


嘉慶帝是怎麼幹掉和珅的?尾附和珅抄家清單

和珅抄家清單


嘉慶帝是怎麼幹掉和珅的?尾附和珅抄家清單

和珅抄家清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