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钗之争已久,作为贾母自小养在身边的湘云是如何落选的?

玉米爱花生


史湘云,《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五位。

金陵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贾母史太君的内侄孙女,也就是说贾母是湘云的姑奶奶,宝玉的表妹。湘云的父母在其还是襁褓婴儿时就已经过世了,由其叔叔婶婶养育,经常到贾府暂居,大观园建成后住在宝钗的蘅芜苑,贾府称其为史大姑娘、云姑娘、云妹妹,自号枕霞旧友。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此曲既讲明了湘云的身世悲惨,还夸赞了其咏诗之才,又暗含了她的命运坎坷。

其实史湘云一直是一个潇洒的人,即使也是寄人篱下过得不尽如人意,但每到贾府总会带大大小小的礼品分发给众人,颇有侠女的气概。海棠诗夺魁;烤鹿肉割腥啖膻;芦雪亭联诗夺魁;醉眠芍药裀;中秋凹晶馆联诗,无不展现出湘云潇洒的生活态度和过人的才华。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贾宝玉从张道士敬献的礼物中捡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金麒麟,准备送给史湘云。到第三十一回,就发生了贾宝玉丢失金麒麟的事。

有人说这就是宝玉对史湘云遗失的情感线,在黛玉死后才找回情感,然而实在证据不足,过于牵强附会了。

八十回前,史湘云与贾宝玉的情感线索并不多。只能说贾母曾有过将史湘云许配给贾宝玉的想法。但是湘云在现代人眼里是潇洒不做作,但在古代贵妇看来恐怕更多是"没个女孩样",须知贾府自己培养出来的女孩子,即便是探春这样刚强霸气,也不敢当众扮小子的。贾母对湘云的疼爱,更多是对亲戚家苦命孩子的垂怜,和纯粹喜欢小孩子的慈祥。

他们所谓爱情也不存在,史湘云大大咧咧,从没表现出与贾宝玉的私情。随着林黛玉的到来,以及金玉良姻的信奉,史湘云已经被贾母放弃。最关键,史湘云被相看了,说了好几十回,最终也不知道相看者是谁,这也为八十回后的故事留下埋伏。而贾家抄家后。贾宝玉不知道什么原因独自漂泊江湖,或许那时候与史湘云江湖相逢,也未可知,诸君以为呢!

喜欢芷若文章请点击关注,万福金安,谢谢大家支持鼓励!


芷若幽兰诗词666


黛钗之争在小说中贯穿着整个故事,为什么史湘云落选,得先从各自的身世和性格来说。

黛玉: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母亲贾敏是贾代善和贾母四个女儿里最小的女儿。[1]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她生得容貌清丽,兼有诗才,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5岁上学,6、7岁母亲早亡,10岁师从贾雨村启蒙。

外祖母贾史氏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11岁的贾宝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

母亲为与四个女儿中最小的女儿。贾母非常宠爱幺女贾敏。贾府将最小的女儿许配给林如海,看中的是林如海的品性和才华,而不是林家的家世门第,贾敏没有被父母当做政治联姻的工具嫁入权贵之家,而是下嫁给了门第不高,人丁稀薄,但具有书香之气的林家。家族兴盛之时,贾府在婚姻上考虑的是儿女幸福,不需要靠亲家威势帮衬,因此贾敏嫁给了林如海。家族衰败之时,贾府需要靠联姻结交权贵以得到支持,因此宁可牺牲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幸福,也要为家族前程考虑而选择金玉良缘的政治联姻。所以从贾母这层关系来看史湘云已经败了。

再来看看薛宝钗,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贾宝玉的从母姊(姨姊)、妻子。

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因此受到贾府上下一致好评。薛宝钗出生在金陵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这薛家乃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共八房分。在“护官符”上,薛家有“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说法,形容其有百万家资,巨富无比。

在看看贾家为什么要宝玉和薛宝钗联姻:薛宝钗的舅爸,王子腾为京营节度使,新近提升了九省统治。宝钗的姨爸,贾政在京都任工部员外郎。官都很大!

史湘云也是金陵十二钗之一,金陵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父母在她还是襁褓中婴儿的时候就已经亡故,由叔叔婶婶养育。她是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

史湘云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的豪爽女性。但她毕竟是薄命司中的女儿,自幼父母双亡,由于史家经济拮据,也没有过上贵族小姐娇生惯养的生活。从这些先决条件来看,史湘云与林黛玉、薛宝钗有了明显的差距。所以无论是从家事还是情感上史湘云都落跑了,自然无法同黛钗相争了。


帝迷


感谢分享,我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红楼梦》一书之所以一经面世,即成为“历年真题”,专门考究、索隐的各路红学大神层出不穷。而不管是喜欢天上掉下来的神仙妹妹、还是温暖可人的知心宝姐姐的吃瓜群众,都一直壁垒森严、理由各异:所谓各花入各眼,“各为其主”而摇旗呐喊。

拥黛派,自然是因为爱林妹妹的天然去雕饰的纯真个性;拥钗者,绝大多数是站在现代社会现代人的角度去解读:从社会发展、家庭经济乃至生育健康等诸多角度去评分,宝姐姐都天生是林妹妹最强大的对手……所有可以评分的项目,无一不是对立面-胖与瘦、强与弱、贫与富,包括体态和个性、脾气都是对立的。这么多的对比,似乎没有一个中性一点的?还真有的,这个人就是史湘云。论家世,论才貌、论青梅竹马的历史……史湘云都不比林黛玉差。但史湘云又似乎是最早被排除出贾宝玉妻子的人选……原因在哪里呢?

个人看来,从个人角度,如果自己有自主权的话,史湘云可以有机会去争取这个宝二奶奶的位置。但真的就卡在“自主权”这个关键问题上。史湘云也是自小父母双亡的身世,其叔父要替其择偶,自然要考虑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官宦之后,嫁女求高门,娶媳求贤淑。贾宝玉尽管是国公府后代,但并没有袭爵的机会。所以湘云的叔叔考虑更多的是,要和对自己更有利的人联姻。而贾宝玉的姻缘,却在林黛玉、薛宝钗出现之后,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贾老太君和贾政等,都一直在观望、选择之中。

就是因为这样的不确定、不主动戳破那层窗户纸、不积极的态度,导致湘云的叔叔婶婶在有更好的人选出现时,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决定了让湘云退出宝二奶奶的纷争队伍。

贾宝玉这一边,也因为湘云在跟钗黛交往的过程之中,曾经暴露出嫉妒林黛玉的一面(刚开始认识不久,大家都年纪小的原因,也因为林黛玉来了之后,“夺”走了湘云的“爱哥哥”),让护短的贾老太君不喜。

所以个人认为,正是贾、史两家人的当家家长都“不作为”,才造成了史湘云早早的退出竞争宝二奶奶人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