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行业研究——原油历史格局回顾

一、原油的基本介绍

原油的应用:80%与燃料有关系,20%与化工产品有关系;产量最大的是美国,储量最大的委内瑞拉;原油的主要出口地在中东俄罗斯,进口地东亚和欧洲。

二、原油价格体系的形成历史

自有石油价格记录的1861年以来,石油价格体系的演变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石油七姐妹垄断市场、OPEC成立后主导定价,再到多元定价时代。

1861年到1960年,百年时间是跨国石油公司“石油七姐妹”的垄断定价时代。在这一体系下,油价长期处在低于2美元/桶的水平。

1960年9月OPEC组织成立后,油价体系进入由OPEC主导的时代。成员国联合起来对抗西方跨国石油公司,逐步夺回石油定价权。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油价从2美元/桶涨到1980年的36.8美元/桶。1986年OPEC试图通过价格战夺回原油市场份额,油价暴跌,从1986年的27.5美元跌到14.4美元。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石油供给减少,油价上涨,从1989年18.2到23.7。

1990年之后, 进入多元定价时代。由于非OPEC产油国产量不断增长以及替代能源的出现,OPEC对油价的影响力减弱,国际油价变成由OPEC、石油需求和国际石油资本共同决定的市场定价时代。

三、原油价格周期

历史上原油经历了两轮波澜壮阔的上涨。第一轮是1950-1985年,高点在1980年,第二轮是从1986年-2016年,高点在2011年。

根据原油价格波动的历史情况、规律,原油价格的周期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过多过剩产能存在,使得原油价格保持低位,从而刺激需求,当需求逐步赶上有效供给后,推动原油价格开始上涨。同时饱受油价低迷影响,OPEC试图通过限产来促进价格的回升。往往原油的每一轮大周期,对应着一个大经济体的全面工业化。

第二阶段:由于供求不平衡,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并且诱发原油生产商大规模的资本开支。当原油价格上涨时,企业的利润攀升,手上的现金充沛,会促使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由于资本支出形成产能需要的时间长达5-8年,期间伴随着产能边际成本的飚升,形成原油价格和边际成本的螺旋式上升。这个阶段往往伴随着地缘政治事件的频发。

第三阶段:高油价抑制需求,并触发高通胀,使全球经济减速,使得需求进一步放缓。此外市场需求可替代能源进一步降低原油需求。与此同时,投资建设新产能开始释放供给,供需不平衡逐步减弱,价格逐步平稳。

第四阶段: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原油市场走向供过于求,原油价格下行压力增大。OPEC开始宣布减产来维持价格。但是OPEC之外的产能不断增加,OPEC市场份额减少,迫使OPEC组织为争夺市场份额而启动增产降价,价格将出现剧烈下跌。

四、近年来的行情分析

2000年到2008年这一轮的价格暴涨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需求持续暴增,另一方面,主要产油国产量开始下滑。由于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下的低油价打击了石油领域的资本开支,导致非OPEC国家在这段时间产量增长非常有限。雅加达综合症也困扰OPEC国家导致没有及时增产。另外,剩余产能不足限制了其增产能力。这一轮原油价格的高点在2011年,尽管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但是由于之前高价格并未刺激出供给端的提升。随着次贷危机之后经济的恢复,需求恢复之后进一步刺激油价上涨,终于在2011年达到最高水平。

2014年6月-2015年,油价开始下跌,主要是因为利比亚回归市场,同时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增加。受页岩油的冲击,OPEC的市场份额出现明显的下降。为了保证市场份额,OPEC不再采取减产保价策略,试图通过低价逼退页岩油生产商,导致供过于求。同时伊朗地缘政治缓和,重回出口正常化。低油价击退了美国页岩油,2016年5月美国活跃钻机总量仅404台,比2014年降低80%。加上OPEC国家财政收入受到低油价困扰较大。2016年11月30日,OPEC终于达成8年来的首次减产协议。稳定了价格,2016年-2017年油价回升。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明进一步降低,钻机重新回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原油需求下降,沙特与俄罗斯减产未能达成协议,反而增加产量,试图维持各自的市场份额,导致原油价格明显下跌。


投资行业研究——原油历史格局回顾


五、关注原油价格的几个影响要素

1、 剩余产能

2、 全球经济走势,特别是对石油的需求情况(接下来可能占主导)

3、 美页岩油的产能释放情况

4、 OPEC策略(近期该因素占主导)

5、 地缘政治

六、投资标的的选择

原油基金、原油期货、原油产业链上的相关上市公司(主要是油服公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