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日當午”的“鋤禾”是鬆土還是除草?專家的註解也錯了?


“鋤禾日當午”的“鋤禾”是鬆土還是除草?專家的註解也錯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膾炙人口、人人皆知的一首古詩,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課本和老師一直都是這樣註釋和講解的: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的土。“鋤禾日當午”譯文: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裡除草。這應該是專家的註解,但前後不一,令人費解。這樣的註解肯定是有問題的,那麼,“鋤禾”究竟是鬆土還是除草呢?

我曾就這個問題請教本地一位六十多歲的農民。他對我說,鋤禾既鬆土,也除草,還有間苗。我沒有多少文化,但種了幾十年玉米,為啥要鋤地還是明白的。

這位農民說的沒錯。我年輕時也當過農民種過地,老家山西晉南一帶主糧就是小麥和玉米。玉米有春玉米和晚玉米。春玉米一開春就播種,農曆四五月份就要中耕,天氣也漸漸炎熱,中午時分鋤玉米也會汗滴禾下土的。晚玉米也叫回茬玉米,就是麥子收割後,在麥子地播種的玉米,中耕在農曆五六月份,天氣更加炎熱,揮汗如雨就不用說了。

玉米中耕的確有三個目的。一是鬆土保墒。玉米播種後,出苗期間不能動土,如果久旱無雨,土壤會板結甚至乾裂,土壤中的水分就會隨著通氣孔蒸發,而鋤頭將這些通氣孔切斷,減少水分蒸發,從而起到保墒作用。二是除草。這很好理解,無論種植什麼作物,田裡都會長草,鋤頭在鬆土的同時,將雜草連根除掉。三是間苗。間苗就是用鋤頭或手將多餘的不壯實的禾苗除掉。比如玉米,播種時為了保險起見,一窩裡需要播散數粒種子,苗稍大後,會將一些弱小的禾苗除去。不過,間苗只限於一部分農作物,比如,玉米、棉花。小麥、水稻、大豆一般不需要間苗。但是,儘管這位老農民的說法是正確的,但具體到唐李紳這首《憫農》中“鋤禾日當午”的理解,還是有一些問題值得討論的。

“鋤禾日當午”的“鋤禾”是鬆土還是除草?專家的註解也錯了?

一、“鋤禾”究竟鋤的什麼“禾”無需拘泥

對《憫農》中“鋤禾日當午”鋤的究竟是什麼莊稼,眾說紛紜,有說是小麥的,有說是玉米的,也有說是水稻的,還有說是棉花的。但小麥一個在春天農曆二三月中耕,天氣不熱,也不會揮汗如雨。唐朝還沒有引進棉花,可見也不是棉花。剛才那位老農說的是鋤玉米,雖然很正確,但作者李紳是唐代人,唐朝還沒有引進玉米。我還是比較傾向於水稻,因為安徽亳州有一千多年的水稻種植歷史,而且水稻中耕時間也存在炎熱天氣。

不過,我們不必糾結文人詩歌中的具體物指,文人寫詩不像科學家做研究那樣講究具體、準確、科學,而講究的是抽象、意象、感象,所以,詩裡的“鋤禾”泛指禾苗,而且,唐朝李紳所處年代距現在已經一千多年,具體指什麼莊稼已經無從考證,所以,不必拘泥。

二、“鋤禾”為什麼一定要“日當午”屬於鑽牛角尖

查詢網絡,大約在一七、一八年,有人在網絡上發出疑問,“鋤禾為什麼要日當午”?普遍回答是,正午太陽毒烈,鋤掉的雜草容易被曬死,所以,農民伯伯選擇在陽光最強烈的當午鋤禾。你不能說這樣的解釋沒有道理,但有點幼稚,他(她)肯定不是農民,甚至連鋤禾都沒見過,全憑想當然。

我當過農民,也鋤過地,農民絕不會傻到因正午陽光強烈、能曬死雜草而睡一個早上,然後等到正午十二點再起床扛著鋤頭去鋤禾,而且恰恰要趁早起涼爽多鋤一塊地,實踐告訴他們,只要將雜草連根鋤斷,離開土壤,一般都會枯死。

其實,作者寫《憫農》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農夫在當午強烈的陽光下辛勤勞作的辛苦,告誡人們要珍惜農民的勞動果實,不要浪費。所以,爭論為什麼要在“日當午”鋤地毫無意義,已經不屬學術研究,而是鑽牛角尖了。

“鋤禾日當午”的“鋤禾”是鬆土還是除草?專家的註解也錯了?

頭條正版圖片

三、《憫農》的作者是不是李紳也無需糾結

《憫農》的作者到底是誰,也有爭議。專家認為是唐代的李紳,教科書也是這樣寫的,老師也是這樣教的,大多數人都認可這一說法。但也有人認為,《憫農》的作者並非李紳,而是同時代的聶夷中,根據是唐五代人孫光憲的著作《北夢瑣言》,書裡明確認為,《憫農》的作者是唐代的聶夷中。

我認為,對研究者來說,的確需要考證出《憫農》的作者究竟是誰,但對普通人來說也無需糾結作者是誰,那不是我們一定要明確的。

四、說作者李紳位居宰相對農夫無憐憫之心,寫《憫農》完全是作秀,這個說法牽強附會

的確,李紳曾位居宰相,也一度腐化墮落過,但這首詩是他年輕時期寫的。據傳,李紳自幼好學,二十七歲考中進士,後被皇帝欽點為翰林學士。某夏,回亳州老家探親,遇同窗好友浙江節度使李奉吉,二人登上觀稼臺,李奉吉感嘆升官太慢賦詩一首,其後兩句為“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遷任如登臺。”,而李紳望著遠處田野裡辛勤勞作的農夫,感慨萬千,便脫口吟出《憫農》這首流芳萬世的詩作。那時候,李紳還比較年輕,接觸下層百姓也比較多,對百姓尚存憐憫之心。所以,把他後來的腐敗和年輕時的詩作連在一起理解,未免勉強。

“鋤禾日當午”的“鋤禾”是鬆土還是除草?專家的註解也錯了?

網絡圖片 李紳畫像

總之,李紳的《憫農》詩通俗易懂,意義明確,不必也不可做牽強附會的解讀,更不可為了一些毫無意義的爭論鑽牛角尖,對歷史人物和前人的作品,要站在歷史的角度正確理解,客觀評價,不可偏頗,更不可妄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