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评不上高级职称的老师,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还是因为指标限制?

月凉华灯


题主在提这个高级职称评选问题的时候,你用两个选项入题,实际上很容易让答题者陷入逻辑陷井,这可不是单选题,也不是多选题,还有更多因素在影响着高级职称评选呢。只是有些时候,大家都只可意会,也能私下言传罢了。

高级职称名额有限,这是铁的事实,有了名额限制,必然会有一部分老师无法评选上。

很多人可能只看到高级职称很难评的表象,但是要问到底有没有比例?是否有数量限制?答题是肯定的,下面请看《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就2018年度全国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作出安排部署,并公布2018年度各省(区、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指标数,共计3604个。从这个数量来看,分配到各省会有多少呢?

如此说来,如果从各省分配到各市县镇,恐怕就真是寥寥无几了,物以稀为贵,难怪评选正高级职称非常难。

高级职称评选在关系因素上,明显会成为很大的制约因素,因为关系问题永远存在于潜规则之中。

中国是人际关系社会,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尽管人社和教育部三令五申强调必须要在评选正高级职称时,要采取公开透明原则。但是即便都放在面上操作,谁来最终决定哪一位老师能评选上?肯定不会是广大教师自己去投票表决,而是有专门的评选机构。再者说从下往上层层选拔推荐时,便已经开始有关系在私下运用和涌动了。由此,对于那些本来有能力的教师,恐怕也会败在这不懂关系的漩涡之中,最后一年又一年在那漩涡中起起伏伏,但就是不了岸。

如今评选高级职称的条件虽然都放在明面上,但是大家都靠诚实本份去满足这些评选条件的吗?有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有些东西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有一位在基层多年的老教师诉苦道:“俺就是因为没有所谓的岗位,评上了10年都没有聘上,反而人家后面有很多见风使舵的人都各自找到其他有岗学校聘上,这是一般的老师有的资源吗?我能知道哪个学校有高级职称空岗吗?”

还有一位老师说道:“我们这评上的大多喜欢钻营爱占便宜分毫不让的人,真的讲大局干活的基本没有”

从这些诉苦的话中,我们不能说是在发牢骚,而是讲的实情。因为正高级职称成了稀缺资源,再加上各种复杂的因素,倒是让那些每天勤勤恳恳工作在基层的教师吃了亏。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掌握走关系的技巧去打通评选高级职称的关卡。

不可否认,确实有很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具备评选正高级职称的能力。同理,拿到正高级职称的人中也有能力不高的。

职称评选在设计时,采用的是金字塔原理,越往上比例越小。其实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能力突出者优先,如果你是一个能理性看待能力的老师,远且不说,仅环顾你的周围,你就能看到有很多能力平平的人竟然拿到了高级职称,同时也有很多能力确实不济的人根本就不具备评选正高职称的能力。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是能力平平,有的人就通过各种操作拿到了高级职称,而有的人拿不到,你说这不能引起矛盾与纷争吗?我们都知道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凡涉及到个人利益时,在竞争中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这才使有些人靠的不是学术能力,不是专业能力,而是社交能力。而这已经远远背离了高级职称评选的设计初衷了。

结束语:不管怎么说,学术和专业能力还应放在老师关注职称评选的首位,诚实本份做人其次,如果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你靠这些还走不通这条路,恐怕你就得认真做一下总结了,想出淤泥而不染,最终受损失的可能就是你。都是辛苦奋斗多年,你的学会灵活一些,至少不能只低头拉犁,而不抬头看天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