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日軍有無法克服的缺點,讓他們無法消滅中國軍隊

1944年8月底,岡村寧次接到日本大本營電令:

免去其華北方面軍司令,轉任第6方面軍司令。

第6方面軍,是一個專門為打通湘桂鐵路而新成立的作戰序列,下轄11軍、23軍、34軍等。

它的背景和目的,是佔領湘桂一帶美空軍機場,消除B29對日本威脅,打通從北平到廣州的南北大交通。

岡村寧次:日軍有無法克服的缺點,讓他們無法消滅中國軍隊

華南戰略要地,一個是全州,一個是桂林,一個是柳州。這裡重兵把守,彈藥充足。

9月10日,岡村抵達湖南衡山一學校,開始指揮作戰。

拿桂林,第一個要塞是全州。擔任攻城任務的是11軍,其司令官是橫山勇中將。

渡過湘桂交界的黃沙河後,11軍於9月13日把全州包圍,14日,橫山軍隊從北門衝入全州,守軍撤退。

城內外大火燒了10多天,囤積的軍需物資全部燒掉,一個不給日軍留。

1天拿下全州城,在岡村預料之中,因為此時的中日會戰,已與7年前的1937年大不同。

日本總體敗勢已定,盟國作戰重心在太平洋,大陸作戰在拖而不在殲。

所以岡村才會覺得進攻如此順利。

岡村寧次:日軍有無法克服的缺點,讓他們無法消滅中國軍隊

經過修整,10月28日,日軍南下進攻桂林。

根據岡村的計劃,11軍從北面出發,繞到東、南,清除外圍據點後,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包圍桂林。

攻下桂林後,佈防較弱的柳州已不在話下,此時,從桂林南下的11軍,應迅速移兵西南的宜山,阻斷柳州守軍向西的退路。

同時,由東南方向開來的23軍,從東南兩個方向阻斷守軍退路,來個四面大包圍。

如此可全殲中方守軍。

岡村步步為營,用兵佈陣不可謂不兇險。

如果真如岡村所言,4戰區重慶軍危矣。

但人算不如天算,岡村周密的圍殲計劃中,因為一個日軍將領而全盤泡湯。

這個人就是橫山勇,11軍司令。

岡村寧次:日軍有無法克服的缺點,讓他們無法消滅中國軍隊

橫山勇是一個彪悍的日軍中將,論作戰能力在日軍中響噹噹的,有網友稱其為日軍中的“李雲龍”。

作為一個軍司令,他帶領幾個師團從鄂西、常德、長衡一路打來,攻城掠地,“功高”震主,曾與中國派遣軍司令畑俊六叫板。

後來畑俊六設第6方面軍時,他曾直言大本營:把11軍直接升格為方面軍即可。

但最後的結果是岡村寧次當了第6方面軍的司令,這讓橫山勇很不爽。

岡村的命令到他這裡也不靈光,他總尋機挑釁下這個新上司。

岡村是一個城府綿密的領導,對橫山這個刺頭伺機修正。

這次柳州大戰,橫山勇就徹底違逆了岡村計劃,讓岡村抓住小辮給處理了。

岡村寧次:日軍有無法克服的缺點,讓他們無法消滅中國軍隊

橫山勇


根據岡村計劃,橫山勇在拿下桂林後,要繞開柳州,到西邊的宜山去阻斷重慶軍的退路。

然後,由東南來的23軍田中新一攻佔柳州,對重慶軍進行合圍。

但是橫山勇見23軍未到,實在不捨得讓眼前這塊肥肉落入田中口中,就不顧岡村寧次三番五次下令阻止,直接攻入了柳州城。

這樣,從常德到衡陽,從全州到桂林再到柳州,全都是他衡山的“功績”了。

但這一步棋,也留下了巨大的紕漏。

確如岡村所言,拿下柳州後,橫山勇再去宜山追擊,張發奎的主力已經從宜山離去,橫山勇只得到了些無法移動的軍用物資。

這令岡村寧次大為光火。

戰後,他面見畑俊六時,好好告了橫山勇一狀,說他不聽指揮,擅作主張,讓方面軍失去了一次圍殲中國40餘個師的大好機會。

畑俊六禁不住罵了一聲“混蛋”。

不幾日,橫山勇就被大本營免去了11軍司令之職,明升暗降調回了國內任他職。

岡村寧次:日軍有無法克服的缺點,讓他們無法消滅中國軍隊

桂林淪陷後


岡村後來分析橫山抗命的原因,說他太爭強好勝,為了爭先搶功,置圍殲敗軍的絕好機會於不顧,貪戀入城,因小失大。

岡村還說,其實,這不是橫山一個人的毛病,日軍都是這樣。

一遇到城市,就捨棄了追擊,這是日本武士“爭先搶功”的精神,用於現代戰場後的“功與過”。

岡村的分析可謂命中日軍致命弱點。

政治理論家克勞塞維茨說,打仗的第一目的是殲滅對方軍隊,而不是攻城略地。

日軍“搶先爭功”的毛病,是日本舊武士的基因所致,也是日軍目光短淺的一個例證。

岡村寧次:日軍有無法克服的缺點,讓他們無法消滅中國軍隊

日軍配圖


日軍歷來重精神而不重物質,重戰術而不重戰略、看小勝而不顧全局,因此狂熱侵略,不計國力現實而盲目擴大戰事,捉襟見肘,步步被動,最終引來毀滅性打擊。

其實,不光彪悍的橫山勇是如此,連謀略深重的岡村,也犯有這樣的錯誤。

此時是1944年秋,6年前的武漢會戰中,岡村任11軍司令時,為了與東久邇的軍隊搶功入城,也是不顧國內陸相板垣徵四郎的反對,一意孤行放棄追擊薛嶽兵團的機會,最後爭得首入武漢城的“功名”。

岡村也因此得罪了陸相板垣和陸軍參謀總長閒院宮。

這也是他後來黯然被調回國當軍參議官的原因。

晚年的岡村,在回憶錄中對這一日軍短視行為反省時,隱約以帶有炫耀的色彩稱之為“日本武士爭先搶功的精神”,看似是一種無奈,實則是日軍致命弱點。

=============

參考文獻:

稻葉正夫《岡村寧次回憶錄》中華書局198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