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現代科技成就之國防軍事及航天技術

1949年10月1日是新舊中國的分水嶺,也是新中國國防軍事建設的起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伊始,山河待理,百業待興,無論經濟還是國防科技工業的狀況都幾乎一片空白。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們從無到有,從落後到先進,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讓每一個身為中國公民的我們滿滿的自豪感。

一.國防軍事之:“兩彈

一星”。“兩彈一星”是對核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的簡稱。1960年,我國仿製的第一枚近程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傭有原子彈的國家;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國防軍事之:航空母艦。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遼寧艦”,舷號為“16”。2012年9月25日,“遼寧艦”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正式交付海軍。

二.航天技術:1999年,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在甘肅省酒泉市起飛。

2003年,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在甘肅省酒泉市發射升空,成功將航天員楊利偉送上太空。

2011年,“神舟八號”飛船與“天空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對接;2012年“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劉洋是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航空天員。

2013年,“神舟十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航天員王亞平實現太空授課。

2016年,“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並與“天宮二號”自然交會對接成功。

2016年8月16日凌晨,我國成功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標誌著中國在量子通訊領域領跑全球。

2017年11月5日,中國第三代導航衛星順利升空,它標誌著中國正式開始建造“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家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羅納斯(GLONASS,也譯為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歐盟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之後第四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我國近現代科技成就之國防軍事及航天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