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技術】竹蓀仿野生栽培技術要點

點擊右上方“關注”,免費收到“廣西農業推廣”的推送。感謝您的關注!

一、場地要求

宜選擇交通方便、背風保溼、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坡度小於25°、林分鬱閉度0.7左右、無白蟻危害、具有種植空間的可經營的竹林地,且近3年內未栽培竹蓀的地塊。毛竹林立竹密度宜為160-180株/畝;雷竹林密度為900-1000株/畝;麻竹林叢密度為42-50叢/畝;綠竹林密度為50-60叢/畝。

【實用技術】竹蓀仿野生栽培技術要點

二、原料要求

選用無黴變、潔淨、無蟲、無異味、無汙染的毛竹、麻竹、綠竹、雷竹等竹類植物的竹屑,包括杆、枝、葉、鞭、根等部位,粉碎為粒度宜小於5mm的顆粒。

【實用技術】竹蓀仿野生栽培技術要點

三、栽培方法

1. 栽培時間

長裙竹蓀播種時間以3月初至4月下旬為宜(從南到北先後進行),日均溫度16℃以上為播種最佳時期。6月中下旬開始產菇,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結束。

2. 栽培基質製備

(1) 栽培基質配方

每畝竹林地栽培基質按照4000kg新鮮竹屑配備。

發酵所需輔料配比:每4000kg鮮竹屑添加尿素15kg、過磷酸鈣30kg、輕質碳酸鈣30kg、二水硫酸鈣(石膏粉)15kg。

(2) 建堆發酵

在播種前60d建堆(在當年1月上、中旬開始進行準備)。堆制前1d ~ 2d,先給竹屑澆透水。堆制時,先將發酵所需的全部輔料混合,然後再將輔料混合物大致均勻散於竹屑表面,宜用剷車將竹屑與輔料混合物攪拌均勻,再補水,竹屑等堆料含水量控制在60%~70%(手握緊略有水滲出),堆高宜2.0 m以上,長度不限。堆料後表面覆蓋一層黑塑料薄膜以增溫保溼。第一次翻堆15d後進行,以後每隔10d翻堆1次,共翻堆3次。翻堆時要求做到上下、內外的基質料互相調換位置,並補足水分至60%~65%,使基質料上下、裡外發酵均勻一致。堆制50d~60d後可用,要求發酵後的基質料鬆軟、變褐、有香味。使用前2d ~ 3d,揭開黑塑料薄膜使發酵料中氨氣等廢氣充分釋放,並澆足水。

3. 種植溝準備

要提前挖種植溝。依據具體竹林地塊按等高線挖寬度為30cm ~ 40cm,深度宜為10cm ~ 15cm的種植溝。種植溝的間距宜為50cm– 60cm。四周按照順坡方向開好排水溝,便於排水。每畝竹林下種植竹蓀的用地面積約為180 - 250 m2。

4. 播種方法

發酵後的栽培基質料鋪放前要吸足水分,釋放完氨氣(特別重要),基質料含水量保持在60%~70%;基質料分層鋪放,先鋪放基質料約18 cm厚;然後把菌種掰成塊狀(30g左右),按梅花狀接種在基質料表層上,接種點間距10cm ~ 15 cm,每平方米菌種用量為2-2.5袋(0. 5 kg/袋)。放菌種後在菌種附近竹屑表面均勻撒施少量玉米粉。然後在菌種上面再鋪放基質料約12cm厚,略壓實,堆成龜背狀。

【實用技術】竹蓀仿野生栽培技術要點

5. 覆土保溼

播種後在竹屑基質料表面宜覆蓋疏鬆的種植地表土,以小塊土(直徑1cm ~ 3cm)3cm~5cm厚為宜。覆土後,表面噴水澆溼,以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為宜。

四、種植地管理

1. 菌絲生長期管理

以基質料含水量保持在60%~70%之間,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土壤溫度保持16℃~28℃為宜。播種7d~10d後檢查菌絲髮育狀況,發現菌種不萌發、發黑,應及時補播菌種。播種後25d~30d內為菌絲快速生長時期,以保持表土溼潤為宜;如遇連續晴天5d以上,則要噴水,噴水至覆蓋土壤溼潤即可,切勿澆水太多,以降低基質料溫度。如遇澇,應及時排水。

2. 菌蕾期管理

接種45d ~ 60d後,菌絲爬上畦面,並形成菌索,菌索尖端扭結形成菌蕾(竹蓀蛋)。菌蕾生長期需水量增加,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晴天每天早晚各噴一次水,相對溼度保持在80%~90%為宜。

3. 出菇管理

(1) 溫溼度要求

播種後70 d左右子實體(菌蕾)形成,菌蕾尚未破口,應適時對菌床噴水,除雨天外,在傍晚時都應噴水。基質料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通過噴霧措施使菌床表面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5%~95%,溫度保持在23℃~30℃為宜。

(2) 光照

子實體(菌蕾)形成期,需保持自然散射光,林分鬱閉度調整為0.7左右,過高或過低都將會影響出菇產量。

(3) 蟲害防治

竹蓀地除白蟻危害外,在菌蕾形成期主要是蛞蝓危害。在菌蕾形成期,可用菜籽餅/油茶餅等預防,按每畝2-3kg的用量,捏碎後均勻撒在林內。

五、採收與加工

1.採收

一般從播種至採收需75d~90d;整個採收週期為80d~90d,即可發菇3潮。當菌蕾(竹蓀蛋)破口至蓀裙開始往下生長時,應該及時採收。採收時應保持清潔,外觀形態完整,上午8~9時、10~11時各採收一次,高溫季節採收時間可適當提前一些。採收後應及時剝離菌蓋,將竹蓀菌裙翻上後放置在竹篩上,使菌柄與菌裙位置分離,然後按菇大小分層整齊擺放烘烤,菌蓋另外烘烤。也可直接採收形成期5d~7d的菌蕾(竹蓀蛋)鮮銷或烘乾。

【實用技術】竹蓀仿野生栽培技術要點

2. 烘乾

竹蓀採後至菌裙完全展開後應立即烘乾。烘乾時,烘房溫度宜先升高至70℃~85℃,放入鮮竹蓀後快速脫水半個小時左右扎捆,等待全部鮮竹蓀快速脫水後,再一起在40℃~50℃的溫度下烘2~3個小時,至幹品含水量控制在12%~13%,竹蓀幹品為色白略帶黃,而且氣味香濃。

【實用技術】竹蓀仿野生栽培技術要點

3. 儲存

烘乾後的竹蓀,應及時放在避光的容器裡(以錫箔袋為佳),然後放置在乾燥、低溫的地方,以冷庫保存為佳。

作者: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 謝錦忠

聲明:我們致力於保護原作者版權,轉載僅為傳播更多信息,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頭條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