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长谷川公司在1991年曾经出品过一款苏军功勋战机雅克Ya-3的1/72比例模型,机身上除了一道醒目的闪电之外,在驾驶舱下方还有一个白马骑士的徽章,十分显眼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无独有偶,Airfix公司也在1990年推出过同涂装的1/72比例模型,右上方还绘制了一位军人头像,似乎就是这架飞机的主人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而牛魔王在2011年推出的1/48比例雅克3中,也提供该涂装方案的水贴。那么这位如此有个人特色的飞行员是谁呢?

这架正是大名鼎鼎的苏联空军第1集团军歼击航空兵第303师师长格奥尔基·涅费多维奇·扎哈罗夫少将(Georgii Nefyodovich Zakharov)的座机,机身序号310147,1944年夏季出厂后于九月移交予作战部队。扎哈罗夫少将宣称驾驶本机在1944年10月16日于东普鲁士上空击落一架德国空军Fw 190战斗机。二次大战苏联空军曾有过数名少将甚至中将仍亲身驾机执行战斗任务,扎哈罗夫少将为其中战绩最高者。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本机涂装为苏联空军制式双色调灰色迷彩。机体两侧延伸的白色闪电箭头为歼击航空兵第303师师徽,而扎哈罗夫少将座机特别以红线描边;驾驶舱下方的个人盾徽中身着戎装的扎哈罗夫少将骑乘白马,作传统圣乔治持矛屠龙扮相,而龙的头像据说是纳粹德国宣传部部长戈培尔。此盾徽的底色多数认为为青色,但亦有红色的说法,而其作者正是他手下的法国诺曼底-涅曼团的飞行员。机首两侧下方涂绘苏联红旗勋章(Орден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机身标识符为白1号,但以苏联空军惯例,1号未必为指挥官所用。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圣乔治为公元三、四世纪之交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时期的罗马士兵,当时戴克里先掀起迫害基督徒的运动,许多基督徒被捕受刑。圣乔治为了鼓励信友坚守信德,就跑到广场上当众高呼:“外教人的神道乃是虚假。唯有我们的天主,才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真主宰。”结果被捕,被判受棒击与烙铁灼烧之刑。其后,总督手下的士兵们先后把圣乔治放在带尖刺的巨轮中、放在熔化的铅水桶中,但圣乔治都没有受伤。最后总督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决定用甜言蜜语诱骗圣乔治向神像献祭。于是圣乔治将计就计,故意装作有些动摇的样子。神庙里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都想要看这个倔强的教徒屈服。圣乔治在神庙里向天主祈祷,于是天上降下烈火烧毁了庙宇、神像。总督夫人见此,立即信奉了基督教。而总督大怒,下令将圣乔治斩首。他殉教后成为基督信仰圈的圣者之一,在东正教地位尤其崇隆,为战士的守护神与胜利的象征。莫斯科的市徽自十四世纪以来就是胜利者乔治,即屠龙的圣乔治。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圣乔治屠龙”的典故为圣乔治到利比亚去,当地沼泽中的一只恶龙在水泉旁边筑巢,这水泉是城中唯一的水源,市民为了取水,每天都要把两头绵羊献祭给恶龙。到后来,绵羊都吃完了,只好用活人来替代,所以每天抽签决定何人应选派作牺牲。一日当地酋长的女儿被抽中,酋长也没有办法,悲痛欲绝。当少女走近水源,正要被恶龙吞吃时,圣乔治赶到,提起利矛对抗恶龙,用十字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并用腰带把它束缚住,牵到城里,对众人说,如果城里的所有市民都意皈依基督教,他就把这条龙杀了。市民们被他的义举感化,都放弃异教,改信天主

1945年6月24日4万名红军于红场盛大举行的莫斯科胜利阅兵中,总阅官可夫元帅也是骑乘白马,作圣乔治扮相。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由苏联著名画家雅科夫列夫·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Yakovlev Vasily Nikolaevich)绘制的朱可夫肖像

扎哈罗夫于1936年10月以中尉军衔志愿参与西班牙内战,同年11月4日以伊-15双翼战斗机击落一架德军He-51战斗机,取得个人首个战果。直到1937年4月回国为止,他在西班牙内战中宣称击落六架敌机、协同击落四架,而实际可能仅击落三架。他也以西班牙内战中的功绩于1937年1月2日及7月17日两度获颁红旗勋章,并晋升上尉。

1937年10月,扎哈罗夫上尉加入中国空军苏联航空志愿队,来华助战。1938年2月初驾驶伊-15 bis与驾驶I-16的中国飞行员联手,击损一架日本海军三菱A5M2九六式舰载战斗机后使其迫降于己方阵线。日军飞行员自杀,机体则完整俘获后复原为可飞状态。同年4月29日再以伊-15 bis击落一架九六式舰战,为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立下汗马功劳。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中国空军装备的伊-15战斗机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1940年,在中国战场的日本海军第14航空队的一架九六式舰载战斗机

自中国返回后,扎哈罗夫在1938年7月16日跳级晋升上校、同年11月14日第三度获颁红旗勋章、1940年6月4日晋升少将后担任歼击航空兵第43师长。因苏军在德国入侵初期的惨败局势,扎哈罗夫少将也在1941年10月下放管理飞行员训练学校,直到1943年十一月接掌歼击航空兵第303师,再次回到前线战场为止。整个大战期间他以少将阶执行153次战斗任务,遭遇48次空战,宣称独自及协同击落共10架敌机,因此生涯战绩达18架。然而能够确认的纪录仅有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首日击落的两架容克斯Ju 88轰炸机。1945年4月19日扎哈罗夫少将以卓越功勋获颁“苏联英雄”金星勋章及列宁勋章。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扎哈罗夫少将与303师的官兵讨论作战任务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扎哈罗夫与他麾下的诺曼底-涅曼歼击机航空团的法国飞行员们,法国人以圣乔治之名为他绘制了个人盾徽

扎哈罗夫毕生飞过四十五款飞机、总飞行时数达七千小时。根据他的回忆,二次大战期间苏联自行生产或租借取得的所有战斗机里,雅克-3可谓拔尖之作,甚至跻身全世界顶尖战斗机之林。这与众多苏联或外籍志愿飞行员的看法一致。扎哈罗夫本人自1944年九月由拉-5FN换乘雅克-3后即不曾再换过座机,甚至在二次大战结束后都还驾此机随任务指派四处赴任,直到50年代才转交给训练单位使用。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1945年春,扎哈罗夫与座机在东普鲁士前线

Yak-3的优点包括4000米以下的中低空极速与回旋性皆超越德国空军同期的Fw 190 A-8及Bf 109 G-14、200-600 km/h时速区间飞行特性皆稳定而极易上手(老练飞行员仅需五小时飞行转换训练)、起降稳定、机动灵巧、飞行员视野佳、维修容易。这归功于该机以马力输出偏低的1300匹马力等级Kilmov M-105液冷式发动机为主体,进行极度轻量化设计所创造的高推力重量比,也使雅克-3成为二次大战期间开发的主流战斗机中最迷你的款式之一:长8.5米、翼展9.2米、净重2.1吨。然而在极度轻量化的同时,也牺牲了装甲防护、火力、携弹量及辅助飞行员操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其武装本仅一门20 mm机炮及一挺12.7 mm机枪,后因火力不足而追加一挺12.7 mm机枪。此种针对东线战场的设计概念对应德国空军的单发动机与双发动机机种恰如其份,但大战结束后对应美军的四发动机重轰炸机与战斗机就力不从心了。也因此雅克-3在1946年即停产。

1960年10月,扎哈罗夫从远东军区退役,他之前还时不时驾驶米格-15在库页岛上空执行侦察任务,之后他写了两本书,并成为了虔诚的教徒,每日为战时他那些未能归航的战友们祈祷,1996年1月6日以88岁高龄去世。

彩绘中的战争(5)- 曾经战斗在中国上空的“白马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