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關鍵時刻京東才是生活的“託底者”之一

2020年開年一場疫情,幾乎讓所有行業停擺。

《唐人街探案3》、《囧媽》、《奪冠》、《姜子牙》等七部春節檔主要影片宣佈撤檔,電影行業遭受致命打擊!

3月4日,相關數據顯示,因疫情停業造成海底撈損失超11億元,營收損失超50億元,幾乎整個餐飲業陷入了休克!

3月18日,蘋果宣佈無限期關閉除中國大陸以外的所有門店,國內的門店也剛剛開業不久,強如蘋果也要在新冠面前低頭。

一場疫情,就如同海浪席捲過沙灘,剩下的只有根基深厚、最堅硬的岩石,在這場疫情裡擔當著“託底者”的角色!

疫情期間,電影院可以停、商場可以停,但是民生保障不能停、物資供應不能斷,有許許多多的企業在疫情期間堅守著崗位,讓全世界知道,中國企業眼裡不只有利潤,還有責任!

鍾南山,這位年過八旬的老院士,在疫情伊始就趕赴武漢,支援前線,無私奉獻和一絲不苟成為了鍾老的代名詞!

當他趕到武漢的時候,發現感染病例瘋狂增長的當下,拯救患者生命的呼吸機卻嚴重不足,鍾老及其團隊向武漢漢口醫院馳援捐贈100臺呼吸機。

而龐大的數量與精密儀器的設備的運輸變成一大難題,為了不讓設備受損,並且按時抵達一線,京東出手負責將這批設備運往武漢。值得一提的是,京東物流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將100臺設備完好無損的妥善運輸到了目的地!

疫情期間,原本習以為常的的服務變成了“奢求”,以前我們覺得按時抵達的快遞是必然、以前我們覺得隨處可見豐富的蔬果供應是必然、以前我們覺得只要有錢就能買買買,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讓我們知道我們是多麼依賴這些“平常”的服務。

只有把能力變成責任,才能把“不平常”變成“平常”,所幸,京東做到了。

疫情期間,絕大多數中小快遞公司停擺,宅在家中的我們詢問網店店主得到的回覆往往都是“對不起,發不了。”

而京東,在不能全員復工的情況下,仍舊保持著211限時達,即當天11:00前下單最快當天送達,夜晚11:00前下單最快次日送達的驚人速度!

因為疫情的不斷擴散,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搶購衛生紙的狂潮,美國、澳大利亞、芬蘭、日本,甚至香港和臺灣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一場疫情,關鍵時刻京東才是生活的“託底者”之一

但是中國作為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為什麼沒有出現搶購的情況?因為不需要!

從2月初開始,住在湖北黃石的張建民(化名)就一直在想辦法買藥。他有高血壓,必須按時服藥降壓、降血脂。

春節前,張建民攜妻子從深圳回湖北老家過年,打算過完年就回深圳,豈料一場疫情打亂了所有計劃。大門不能出,醫院不敢去,快遞也不通,而他只帶了兩個星期的藥量。

2月11日,朋友轉給他一篇《湖北慢病患者斷藥登記》文章,京東大藥房針對湖北患者建立了一個求助平臺。按文中提示,申請了用藥需求。第二天,京東客服打電話給張建民,反饋了藥品供應信息並指導他在線下單,很快,他所需要的藥品就從商家在湖北當地的藥倉中發出了。

一場疫情,關鍵時刻京東才是生活的“託底者”之一

像他這樣的人,全國有4億多人,僅湖北地區的求助信息就達到了18000多條,如果沒有這個求助平臺,這些患者擁入藥店買藥將造成多少不可估量的風險。

所幸,在平臺登記的用藥需求幾乎百分之百都得到了解決,京東再一次用自己強有力的“大手”,托住了他們!

除了用藥,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京東也沒有落下,據統計,京東在疫情裡向全國消費者供應了1.2億件、超過16萬噸的米麵糧油肉蛋菜奶等物資,運送約3000萬件、近1萬噸醫療用品!

新冠病毒浪潮來襲,京東穩穩的站立在最前線,是託底者,也是衝鋒者!

我們常說,作為一家大企業,眼裡除了自己和消費者,更應該有自己的合作伙伴,這也就是西方常說的“供應商責任”。

疫情中,幾乎所有的線下零售商全部停擺,作為依賴線下銷售渠道的商家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打擊,一個品牌的倒下,背後又有多少家庭受到影響。

3月4日,京東斥資15億元!推出“春雨計劃”,整合全平臺營銷能力毫無保留的去支援那些滯銷品牌、商家,幫助他們擁抱互聯網,實現“雲復工”。

零售業的回暖,是一個國家經濟向好的標誌,如果需求端不復存在那麼生產便毫無意義,京東出錢又出力,推動著經濟的回暖和復甦。

一場疫情,關鍵時刻京東才是生活的“託底者”之一

我們常說,當年電商的興起,讓無數的線下門店關門大吉,有人甚至說,“電商平臺欠實體商家的”。十幾年過後,實體店卻在電商平臺的羽翼下獲得了重生!

我們常說資本是誠實的,誰又能想到,京東作為一家中國企業,在美股斷崖式下跌的當下,成為海外資本追捧的對象,股價連續上漲近12%!

一場疫情,關鍵時刻京東才是生活的“託底者”之一

誰又能想到,最先恢復元氣的中國企業、扛起社會責任的中國企業能昂首挺胸的說:請參照中國模式!

中國企業、中國企業家眼裡不只有利潤,更有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