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古代宮廷“對食”史,宮女和太監是如何做夫妻的?

硃砂丄172cm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太監了,據說大禹王滅了有扈部落,將有扈氏族人全部貶為奴隸,其中就有將男子進行閹割充為宮人。太監是不完整的男人,不可能和女人有性生活,但是,太監畢竟是皇帝身邊的人,有權力也有錢,因此,他們也想有一個正常的家,於是,他們就與宮女之間結為“對食”。


對食的字面意思很好解釋就是面對面吃飯。中國有個成語叫舉案齊眉,雖然說的是吃飯的事情,但是裡面深層次的意思是說夫妻恩愛。所以,對食也就有了夫妻之意。不光是太監與宮女,宮女與宮女之間也有形成對食的。

對食最早見於漢武帝時期,說得是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與女巫楚服之間同性戀的事情。陳阿嬌被漢武帝冷落,於是從宮外找來了一個女巫,陳阿嬌讓女巫穿上男子的衣服,白天對食,晚上同寢,相愛如夫婦。後來事情敗露,漢武帝殺了楚服,同時廢陳阿嬌於長門宮。



於是,後來對食這個詞就被宮廷沿用,專指在宮內的同性戀宮女以及太監和宮女的結合。對食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有發生,秦朝的趙高,唐朝的李輔國等等都有對食的經歷。但是,對食最多的還是明朝。明朝前期,朱元璋為了防止太監專權,嚴禁太監與宮女對食。



但是,這個現象在明成祖朱棣這裡發生了變化,太監的地位被逐漸抬高,尤其是出了鄭和這樣的三寶太監以後。不僅如此,明成祖還設東廠,由太監擔任東廠提督,於是這些掌握了權力又有錢的太監紛紛與宮女結合形成對食。最著名的就是魏忠賢和明熹宗的奶媽客氏之間的對食,幾乎把明朝鬧得天翻地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