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二十):鎌倉幕府是如何運轉和控制日本皇室的?


日本研究(二十):鎌倉幕府是如何運轉和控制日本皇室的?

鎌倉幕府是用什麼樣的手段來保證武士的忠誠,藉以維護自己的權力的呢?這就是“御家人”制度。

所謂“幕府”意思是“營幕政府”。它的運作方式其實並不難理解,藤原家族利用“攝政”和“關白”兩種職位來控制天皇,而源賴朝使用的是一套機構,獨立於天皇系統之外的機構來控制。前者需要以與皇室聯姻的方式來鞏固自己的權力,而源賴朝依靠的是武力。

源賴朝消滅平氏後成為左右國家政局的關鍵人物,但是他並無意接管京都政府,而是致力於在關東建立和鞏固自己的政權。他的政權內設立了很多職位,都由自己的親信擔任,平時管理武士,戰時指揮軍隊。沒幾年的時間,這個體制就很完善了。不過,源賴朝無法也無意消除被神話的皇權的影響,幕府需要行使的大量權力,仍然來自天皇“授予”,即便這種“授予”只有象徵的意義。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日本明治維新的1868年,影響了日本六七百年的國內和國際關係。


日本研究(二十):鎌倉幕府是如何運轉和控制日本皇室的?

御家人制,是維護幕府體系的基石。御家人,字面意思指鎌倉時代“與將軍直接保持主從關係的武士”。直白一些來講,武士與將軍之間存在著緊密的人身關係,他們要唯主人馬首是瞻,聽從主人的命令。藉此武士們能夠保障自身的安全和一定的經濟利益。武士們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得是非常好的,他們以儒家的“忠”“義”思想為理念,以土地為媒介結成了武士之間的主從關係。這種關係,突破了原來小範圍的血緣關係依附的侷限,以一種契約關係取而代之。這種關係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文本作為參考,但卻是心照不宣的。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武士一旦選擇投靠自己的主人,就要無條件地聽從指揮。武上們除了戰時的打仗任務,平時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擔任警衛,維護京都和地方的治安。

這種類似於主僕的關係,有強大的物質基礎。在源平戰爭以及日後掌權的過程中,源家沒收了敵人的很多土地,同時,朝廷也賜給了源賴朝很多土地,加上源家本身的,其數量已經讓平清盛望塵莫及了。它包括了散在全國各地的五百多個莊園以及伊豆、相模、上總、信濃、越後、駿河、武藏,下總、豐後等九國。這些全部都是將軍的轄地。源賴朝分配自己的武上們去到各國擔任監管人員。幕府主要的財政來源都是這些領地。

源賴朝非常明白這些地的重要性,與以往的朝廷相比,鎌倉政權的組成者基本都是中小地主和貴族。在藤原家族和平清盛時代,他們維持自己的土地是很辛苦的事情,為了免稅,不得不將其寄放在更大的貴族名下,還有隨時失去的可能。他們之所以能跟隨源參加內戰,為的就是他們的土地所有權能夠得到保障。這一點,源朝做得很好。他不但保證了御家人原來的土地所有權,還賜予有的人新的土地,並通過守護地頭制的建立使之獲得法律根據。

同時,他收穫了“御家人”的絕對忠誠。絕大多數武士感恩於將軍的恩賜,會在戰場上為將軍拼命。一旦“御家人”翫忽職守,就有被奪土地的危險。所以,這種將軍和武士的關係之所以能維持很長時間,是因為土地這種財富。事實證明,這種土地的分配方式還是很有效的。

日本在源賴朝的設計下,變成了一個由軍事貴族統治的國家。將軍以及他手下的“御家人”或者武士,不但控制了中央的權力,也控制了更為強大的地方權力。幕府有一套自己的封臣制度並能為這種制度支付足夠的“薪水”。在對待中央的皇權上,源賴朝是謹慎的,藤原家族雖然衰落,但其政治餘威還在。他在這套原有的舊的體系上,完美地延伸並鞏固了自己的權力。那些所謂的封地,其所有權仍然屬於天皇,但土地上的相關利益,卻切切實實地歸到了幕府手中。

更為重要的是,除了經營自己幕府的權力,源賴朝還獲得了控制所有政府職位人員安排的權力。這樣,他手下的武士們就光明正大地擔任郡國的這些重要職位去了。而且,他可以隨時創造一個職位去安排給自己的親信。被派往地方的武士們,有徵稅的權力,有治安的權力,還有司法審判的權力。同時,武士們也有維護地方穩定和國家安全的義務。


日本研究(二十):鎌倉幕府是如何運轉和控制日本皇室的?

幕府和京都政權並存,確實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皇室對此的反應依然是無可奈何。儘管源賴朝和北條氏對皇室貴族都持妥協態度,但皇室還是不甘心於部分權力的喪失而機反撲。1199年,源賴朝去世,在一番政治變亂後,他的妻子北條政子開始掌握大權成為幕府中最有話語權的人物。1221年,後鳥羽上皇試圖利用僧兵和一些對幕府不滿的武士,去恢復皇權,但後鳥羽上皇的實力實在是太弱了,他的兵加到一起,也只有一萬多人。北條政子臨危不懼,給武士們灌軸了這樣的思想:一旦這次輸給皇室,那麼,武士們辛苦建立起來的一些自由和保障,勢必會消失。於是,源氏的御家人又團結起來,兵力迅速增加到19萬人,幕府軍出鎌倉不到一個月就佔領了京都。之後,幕府們流放了三個太上皇,廢了天皇,並立了後堀河天皇。對站在皇室一邊的公卿、武士分別處以斬、流之刑,沒收他們的領地三千多處,使有戰功的御家人充任這些領地的地頭。


日本研究(二十):鎌倉幕府是如何運轉和控制日本皇室的?

後堀河天皇

這一戰,幕府可以說是名利雙收。不僅獲得了很多土地,更重要的是,幕府在京城設立了一個代理機構——“六波羅”府,用“六波羅探題”取代京都守護,徹底地將京都政權給監視起來了。這個職位由北條氏世襲。隨後,北條氏又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動,完善了幕府的體制。

至此,武士和幕府,帶給日本的變化尚僅限於內部的張弛。在平安時代和鎌倉時代,日本重要的周邊國家中國,在經歷了唐朝的繁華以及五代十國的變亂之後,迎來了GDP很高但國防較差的兩宋。在唐朝,日本一直向中國派遣留學生與使者,宋朝的時候,兩國的貿易很發達。日本的另一個鄰居朝鮮,在鎌倉時代一直和日本保持著很友好的關係,這一點比較難能可貴。但彼時的宋朝,正在“培育”全世界的敵人——元軍。到1279年,大宋,如此大的一個帝國,被元軍逼上絕路,兩位大臣抱著小皇帝在崖山上上演了山河變色的悲壯一幕,宋國就此滅亡了。

元朝的皇帝忽必烈,他的足跡已經踏遍歐亞,唯獨沒有嘗試過一次渡海作戰。他向東的足跡,被大海阻隔了,但這不妨礙他有徵服日本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