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日本在东亚位置图

城市的兴替,体现了历史的动向,可以看到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轨迹中,有的城市屹立不摇,也有因特殊条件异军突起的,当然也有因商业条件不再而没落的城市。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日本

镰仓不只是因为漫画《灌篮高手》的名场面才成为热门,在千年以前,水户黄门大人就以《新编镰仓志》将镰仓魅力让世人知晓!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是漫画主人公相遇的地点

现在的日本镰仓城,镰仓位于神奈川县拥着相模湾的“手臂”位置上,可以说非常小,面积只有40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8万人,一栋栋低矮的民宅,没有多少人群活动的气息,这就是镰仓居民的日常。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

而作为古都镰仓,最具代表性的鹤冈八幡宫是源氏的氏神,源赖朝以这座古社为中心建设镰仓。镰仓受到海与山的包围,位于天然要塞,凿穿山脉开通的山路(切通)让新田义贞的大军吃足苦头。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古都镰仓

镰仓在进入日本战国时期后逐渐衰退,近代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明治以后吸引许多文化人在此定居。“悠久历史”与“文学气息”正是镰仓的魅力。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地形图

曾经是镰仓幕府政权的所在地,镰仓为何在室町时代中期之后渐渐衰退,仅以一般都市的角色淡出历史舞台呢?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

水户藩主德川光圀:将镰仓魅力让世人知晓的黄门大人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城地形图

而距今约1400年前,日本有一位贵族藤原镰足,正准备前往鹤冈八幡宫祭拜,夜宿在由比之滨时,做了一个梦,梦里受到指示,要把随身的“镰枪”埋进土里,因此这里就取名为“镰仓”。另一个说法是,“镰”指的是炉灶,“仓”是山谷,而镰仓三面环山、一侧面海,就像灶炉一样,所以称为镰仓。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市在神奈川县的位置

镰仓的鹤冈八幡宫和镰仓大佛(高德院)都拥有将近千年的历史,但这两处并非总是人潮络绎不绝。在室町时代后期镰仓曾经是一个贫穷的村落,只靠农业和渔业维持生计。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鹤冈八幡宫1732年

镰仓之所以能成为现在这样,跟黄门大人有关,也就是水户藩主德川光圀,他居功厥伟。德川光圀游历镰仓与江之岛,根据自己的经验将超过240处的名胜写在《新编镰仓志》里。这本书就是那时候的指南,江户中期以后,各地民众纷纷前往镰仓游览。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德川光圀

镰仓吸引德川光圀的地方与其为正统武家政权发祥地不无关系。德川光圀的祖父德川家康自称为河内源氏,也就是新田氏后裔,十分崇拜镰仓幕府初代将军源赖朝。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大佛

镰仓原本是桓武平氏一族,平直方的领地。源赖义平定平忠常之乱,平直方欣赏他的武勇英姿,不仅将女儿嫁给他,也将镰仓的领地送给他。源赖义劝请(神灵分祀)京都的石清水八幡宫(源氏氏神),在由比乡(今镰仓市材木座)建造了鹤冈(由比)若宫。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

此后,镰仓成为河内源氏的据地。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1190年代的日本

征夷大将军源赖朝以鹤冈八幡宫为中心打造城市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幕府首任将军源赖朝

源赖朝是源赖义以下的第六代子孙,平安时代1180年(治承四年)趁着出兵讨伐平氏军打败平氏后,占据关东地区,以镰仓为根据地,积聚力量。此处非常适合防御,这是他选择在镰仓建立政权的主要原因。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源平之乱地图

镰仓的西南方为相模湾,三边受到丘陵围绕,也就是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地形,算得上位处天然要塞。源赖朝在石桥山之战落败后,辗转逃往安房(今千叶县南部)。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吾妻镜》

史书《吾妻镜》记载当地豪族千叶常胤说的话:

“您住的地方既非要塞之地,也不是祖先发迹之处,应尽速前往相模国镰仓定居。”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

千叶常胤在源赖朝心中的地位如父亲一般,于是决定听从千叶常胤的话,将据点迁往镰仓。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平安时代地图

1179年,平安时期的院政制度开始崩溃,而在源平合战结束后,平氏政权瓦解。1184年(元历元年)源赖朝在镰仓设置公文所(主掌行政)和问注所(主掌司法)和侍所(主掌军事警察)等行政机构;第二年开始,朝廷允许源赖朝在全国各地设守护、地头,掌握地方军、政权。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幕府成立时期地图

1192年(建久三年)7月,后鸟羽天皇正式册封赖朝为“征夷大将军”,建立了被后世史学家称为镰仓幕府的武家政权,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经历141年。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守护、地头

在镰仓幕府建立之前,一直都是京都的朝廷掌控着政权,因此镰仓是武士政权的发源地,镰仓也被称之为武士之都。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武士之都-镰仓

源赖朝进入镰仓后,首先将荒烟蔓草的鹤冈若宫迁至小林乡北边,成为现在的鹤冈八幡宫。宫社位于平原北边的丘陵中段,接着开通若宫大路,通往相模湾海岸。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鹤冈八幡宫

将军御所、幕府厅舍以及家臣宅邸大多沿着由北往东的山边兴建,并围绕着这些建筑物,在东西边的山麓或山腰兴建许多寺院,高德院就是其中之一。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

仔细对比就会发现,源赖朝的宅邸位于大仓的地方。大仓御所除了将军御所外,还有御家人住的侍所、负责执行行政业务的公文所(后来的政所)、主司诉讼的问所等官方机构。不过,大仓御所执行政务的时间只到1225年(嘉禄元年),之后政厅迁移至鹤冈八幡宫以南的宇都宫辻子。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武士馆

迁移主要是受到幕府大幅度变化的影响。源赖朝的嫡系已经断绝,第三代执权北条泰时在幕后操控京都的公家藤原赖经,将幕政改为以执权为主的合议制。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幕府制度

不过,政厅迁至宇都宫辻子也只有短短的12年,之后再次迁往宇都宫辻子北边(若宫大路御所)。至于迁移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有人认为这不是搬家,而是扩展。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幕府初代执权北条时政

此外,“辻子”是小道的意思。镰仓市区以若宫大路、东边的小町大路与西边的今大路为干线道路,连接大小通道。宇都宫辻子是连结若宫大路与小町大路的道路,由于武将宇都宫朝纲的宅邸在此,因此取名。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幕府权力演变

位于主街的若宫大路是以平安京的竹雀大路为原型建造的。当时全长约1800米。如今车道中央有参道,也就是民众到庙宇、寺院等祭祀场所参拜的道路。这段参道称为段葛,据说是为了祈愿源赖朝的妻子北条政子顺产才兴建的。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地图

此外,段葛的特色是愈接近鹤冈八幡宫,道路就愈狭窄。这是利用远近法,在视觉上看起来鹤冈八幡宫位于很远的地方,发生战役时也不容易被攻陷。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示意图

相模湾2座对外贸易的港口:与宋朝从事贸易往来,发展成高度商业化城市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示意图

而在郊区,各地的街道和港口设备日益完善,与宋朝和其他国家从事贸易往来,获得的物资收益不仅有助于幕府财政,也有助于改善庶民生活。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三浦半岛

位于三浦半岛东岸的六浦(今横滨市金泽区),风平浪静,属于天然良港,是幕府最重视的外港。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古代日本和中国

这一带制盐业相当兴盛,连结六浦与镰仓的朝夷奈(朝比奈)切通又被称为“盐之道”。在日本,切通是指陆路入口。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时代主要港口

此外,对幕府来说,和贺江岛(镰仓市材木座)是与六浦同样重要的外港,也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港湾设施。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

镰仓市内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滑川流入相模湾,如今河口西岸称为由比滨、东岸称为材木座海岸。顾名思义,材木座的地名来自镰仓时代从事木材业的公会组织。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地形图

当时的滑川河口汇入相模湾,应该具备跟和贺江岛一样的港湾设施。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

总而言之,镰仓既是“武士之都”,也是高度发展的商业空间。此外,当时镰仓的人口约达3万人。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

铁壁防御都市:镰仓七口建构完美防御线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街道

在陆路方面,镰仓的街道规划得十分完备。镰仓街道不是一条道路,而是镰仓周边几条古道的总称。御家人们经由镰仓街道进入镰仓,出入口是凿穿山脉开通的山路,也就是俗称的“切通”。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七口

主要切通从鹤冈八幡宫西北边的龟谷坂开始,依顺时针方向分别是巨福吕坂、朝夷奈(坂)、名越(坂)、极乐寺坂、大佛(坂)与化妆坂,共七条,称为“镰仓七口”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七口

比如,镰仓七口之一名越切通,曾是连接镰仓和三浦之间的通道,古以此为界,西为镰仓,东则称为三浦。同时,这里也作为镰仓七口中最重要的军事据点而备受重视。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名越切通,镰仓七口之一。曾是连接镰仓和三浦之间的通道,古以此为界,西为镰仓,东则称为三浦。

镰仓是一个一流的铁壁防御城市。城后山区常绿的树木终年茂密,茂密的森林使军队无法入内。仅通过保卫切通,就可以可靠地防止敌军从山上进入。镰仓前面的浅水区海滨也是防御性的“铁墙”。浅沙滩水很浅,入侵船只会搁浅在沙滩前面。如果士兵从船上跳入海中,镰仓城的守军可以用弓箭射击。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要塞都市镰仓

新田义贞进攻镰仓时,曾在切通发生激烈大战。1333年(元弘三/正庆二年),新田义贞响应后醍醐天皇起兵,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带领60万骑大军入侵相模湾(今神奈川县)。新田义贞兵分三路,攻击巨福吕坂、极乐寺坂与化妆坂,对抗的幕府军强力反击,新田军久攻不下。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新田义贞

新田义贞决定改变战略,绕行至稻村崎的海岸,从由比之滨攻入镰仓。镰仓市街瞬间遭到攻占,北条得宗家(本家)当主第十四代执权北条高时,在鹤冈八幡宫东边的东胜寺与家族臣下一起自尽。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后期地图

如今,东胜寺遗迹有一座名为“切腹橹”的洞穴,放置着吊唁北条一族的石塔和卒塔婆(佛塔)。“橹”指的是在岩壁凿开的横式墓窟,大佛(坂)与名越(坂)可看到大规模墓窟群。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遗迹

随着镰仓幕府灭亡而衰退,室町幕府落脚在京都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朝比奈切通

镰仓幕府灭亡后,河内源氏的足利尊氏出任第一代将军,建立室町幕府。《建武式目》里记载足利尊氏构思的将军御所所在地,看似会在镰仓设立幕府。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神奈川冲浪里》,葛饰北斋

最后足利尊氏选择落脚在京都,但镰仓依旧是东国武士的象征地点。足利尊氏在镰仓幕府旧址设置镰仓府,给予公方(长官,代表统治者)东国十国的统治权。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示意图

不过,公方的绝对权力引来东国武士反弹,与幕府之间产生嫌隙。第四代公方足利持氏与幕府对立,其子成氏持续对抗,最后被逐出镰仓。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幕府管辖范围

战乱之中,辅佐镰仓公方的关东管领上杉家也发生同族相争的情形。大家都知道,室町时代的上杉家分成山内上杉与扇谷上杉两家,其实还有犬悬上杉、宅间上杉等分支。山内、扇谷、犬悬、宅间等都是镰仓的地名。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示意图

其中犬悬家与宅间家从1416年(应永二十三年)的上杉禅秀之乱后没落,形成山内与扇谷两家激烈对立的局势。可惜的是,这两家后来也被新兴势力后北条家击退,镰仓从此变成后北条家的领地。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

洋溢文学气息的近代镰仓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地貌图

正如开头所说,镰仓在江户中期以后再次进入繁荣期。当时的镰仓是许多寺社的门前町,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横须贺线开通后,因交通便利,再加上气候也很温暖,逐渐演变成适合休养生息的养生胜地。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示意图

镰仓市街洋溢历史风情,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岛崎藤村、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等文豪都定居于镰仓。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

昭和时期出现“镰仓文士”的称号。1933年(昭和八年),以里见弴与久米正雄为主组成镰仓笔会。大战末期的1945年(昭和二十年)5月,久米正雄、川端康成与小林秀雄等人创设镰仓文库。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示意图

这些住在镰仓的文学家捐出自己的藏书,成立一间借书店(贷本屋)。由于战争中期与末期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困顿,成为贫穷市民难得的休闲。

建在天然要塞上的镰仓:怎样成为日本镰仓幕府141年的政治中心?

镰仓

与镰仓渊源颇深的文化人据说超过300人。20世纪的百年间酝酿出迷人的文学芳香,镰仓不只具有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文学气息也成为其最大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