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师工资不按多劳多得发放,而是按职称发放?这样对初级职称的老教师公平吗?

绿色人生539


一、教师工资按职称发放,是历史习惯。

教师行业最大的诱惑就是编制,只要你进了编制,就可以在这个体系里熬职称,职称越高,工资越高,向来如此。

等到你年龄大了,精力和体力均不如从前,老教师做些传帮带工作,减少点工作量是可以理解的;而年轻人精力充沛,头脑灵活,创新性强,冲在前面,处在艰难繁重的岗位,也是应该。这只是分工不同,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之说。

当然,也有极个别晋上高级的老师,觉得人生到此足矣,可以躺在高级职称的位置上享受一把了,所以推三阻四少干活,倚老卖老享轻松。这就是好多人所谓的干活不多,拿钱不少的不公平现象。这种情况要看在什么学校,一般没有什么激励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只依据职称发工资的学校这种现象比较多。

话又说回来,职称可不是那么好熬的。记得我刚上班时,那是零几年,晋级还是相对容易的,差不多到了年龄就能晋上。那时候高中扩招,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占主流,当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我在高中里,年龄几乎是最小,没有晋级压力,过得阳光灿烂的。

然而等到我们这批“哥哥姐姐”熬到需要晋高级时,人数众多扎了堆,高级名额也已经满了,只能巴望着有老教师退休,空出一个岗来,才能往前挪一个位次。按当时一年退一两个的局势,我算了算晋上高级差不多得20年,而且我还是晋中级比较早的呢。

校园之内,晋级之事成为老师奋斗的主要目标,于是乎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各种妖魔鬼怪的事情层出不穷,让安静的校园硝烟四起。

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血路的老师,一旦晋上高级,真是长出一口气,立马卸下所有的重担,弄一个班悠荡着教一教,休息去了。

个别还想再多干点活的“劳模”老师,也会被领导和年轻老师们好言相劝:某某老师,你就让出你的备课组长(或班主任)吧,给年轻老师,让他们多干点,也好晋级的时候多加点分。

于是,高级职称的老师退居二线,领着高工资干活却最少,既成事实,一年年的就这样延续下来。虽然无奈,却也无法。

高级职称也就成了教师们梦寐以求的目标,成为教师们干活的最大动力之一。

二、职称造成的苦恼。

位置不同,想法也不同。

年轻教师认为,自己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却领着最少的钱,不公平。

老教师认为,自己年轻的时候也苦过累过,现在享受的是曾经付出的奖励,你们年轻人早晚也会熬成老教师的。

由于名额有限,很多老教师临近退休还熬不上个高级,甚至极个别的依然是初级,对这些奉献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造成很大的伤害,也吓退了好多有志于教育的年轻人,这伤害的可就是教育事业本身了。

可以看到,职称的激励作用已经与当初的设计有些背离,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还有更大的副作用。

因为晋级之后的好处多多,又因为僧多粥少晋级很难,所以在晋级之路上充满了竞争和搏杀,虽然大多数老师是靠教龄和荣誉博得高级岗位,但也些老师业务能力不强却善于钻营,早早晋上了高级,有的老师埋头教书,公认的业务骨干却由于不善谋划和交际迟迟晋不了高级,领的薪水也就比同龄的高级少很多,造成了很多的怨言,弥漫在教师队伍之中,给教师群体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职称之弊端久矣,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刻!

三、一点点曙光。

从中央到地方,大家都看到了职称的弊端,各地也在不断的探索更好的评价方式,以便让老师们安心干活,干活舒心。

仅举一例。

济南市高新区的集团化聘任制是教育领域的一大试水之举。

其具体操作如下。

岗位管理是如何管理?济南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方奎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教育集团根据进入岗位聘任管理体系的人员,打破身份界限,实行企业化管理,原有编制身份将封存入档。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薪酬相分离、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合同聘任管理相分离的“双轨运行”管理。

“以前,有的教师凭借着事业单位身份,以‘不能开除’为挡箭牌,让你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改革后,只要踏踏实实地干就有回报,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岗位和责任,大锅饭就这样打破了。”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常宝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济南高新区第一中学校长薛启华也认为,改革后意味着学校将有更加灵活的办学自主权。
成为“集团人”也意味着从校长到普通教师都要接受KPI考核。根据考核管理办法,学校按学年度考核,教职工按月、学期和学年度进行考核。“工资和绩效的比例,今年是6:4,未来三至五年达到5:5,让能力的作用更突显。”方奎明介绍,绩效奖励和教师的职称没有关系,破解了长期以来教师职称评审的困扰,也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痼疾。
据悉,此次岗位聘任改革打响中国教师编制改革第一枪,也是济南高新区实行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深化的又一重大举措。

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已经在很多地区开始实施,职称与绩效工资不再有必然关系,迟早会变成一股浪潮。这股浪潮将冲破目前编制、职称制度的桎梏,释放老师的活力,让教育焕发生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