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這是我的一個朋友寫她通過讀書和自己的母親和解的全過程。讀這篇文章,你可以感受到讀書的力量;讀這篇文章,你還可以看到心理疏導的全過程。她是我領到心理諮詢的成長路上的,她在成長中也在影響著身邊的人改變。讀這篇文章還會讓我們明白,孝順,不只是為父母端茶倒水,“親有過,諫使更”,這也是孝!我讀到有益,也就經她同意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也能有所啟發。
我用“讀書”給母親做“心理疏導”
我的母親今年已經62歲了,憑心而論,她是一個表面熱情但實際上比較難相處的人。用心理學術語來說,她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人格”的人。她看待所有的事情都是從她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去認知,去處理。當然也正如心理學規律所預言的那樣,我也活成了她的“影子”——這種原生家庭的影響也讓我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自我中心人格的人。
值得慶幸的是,我與她年輕時候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我有機會接觸更多的良師益友,特別是“特中特心理諮詢中心”的劉桂生老師。我和劉老師都從事教育工作,加之劉老師是一位資深心理諮詢師,他向我推薦了許多書籍閱讀,讓我在閱讀這面鏡子中逐漸認識了自己,瞭解自己在心理上、情緒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加之2017年經歷了一場疾病,在治療的時候讓我更加有機會靜下心來反省自己。不客氣的講,儘管我現在已年近四十歲,但我的生命是從“閱讀”和“反省”之後才真正開始成長的。
當我意識到自己性格的缺陷,我決定改變。當然,我也希望我媽媽能改變,因為自我為中心人格的人不僅給與其相處的人帶來痛苦,其本人也不會幸福,因為當所有的事情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去評價,去處理的時候,不知不覺中就會跌入一個深淵:別人都是不完美的,只有我才是最完美最正確的,既然我如此完美,別人還不能聽從於我的,那就是對我的虧欠……於是,生活就自然而然的被抱怨、憤怒、悲傷等所有的負面情緒所填滿。
但是改變一個人固有的思維模式真的是太難了,特別是當這個人是自己的母親。多次交流,我的母親都會以“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這樣的態度和“我都這麼大歲數了還能活幾天,改不改的也無所謂……”這樣的話語作為我們交流的結束。說心裡話,我真覺得“多說無益”,只要她能健健康康的,作為女兒又復何求呢?但是我清楚,我可以放棄改變我的母親決不能放棄改變我自己。按照心理學規律,我形成自我中心人格是受我母親的影響,那麼就必須從我這裡開始改變,這樣才能避免我的孩子再被這種人格帶來的痛苦所折磨。正如前面所言,“閱讀”才是我成長的開始,所以我堅持每天閱讀,這不單是我自身的需要,我更希望用這種身體力行將“閱讀”根植於孩子的內心,讓她因常看見我閱讀而愛上閱讀,也能通過閱讀讓孩子心中的巨人成長起來。
這一天我在讀李子勳老師寫的《陪孩子長大》一書,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男孩在他上初三的時候遭遇過老師的體罰,當他將老師糟糕的行為向其父母傾訴時,他沒能得到父母情感上的共情和援助,因此他對學校、學習產生了焦慮情緒,後來出現了逃學、離家出走等現象,正因為這些現象的出現,引發了他與父母之間多次爭吵,父母將對孩子的不滿向家庭中的其他親戚進行傾訴,進而招致了所有親戚對這個孩子“不孝行為”加以指責,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無疑增加了這個孩子內心的焦慮,這種“四面楚歌”式的生活導致他學習興趣的喪失。到這個孩子給作者寫心理求助信的時候,他已經上大學一年級了,但他在信中表述的情緒仍然是:如果當時老師沒有體罰他,如果當時父母能夠理解他,就不會有後來的“四面楚歌”,他也會考一個更好的大學。換句話說,當他已經上了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他依然抱怨曾經學習不如他的同學考的大學都比他好(信中說他考上的是一所三類本科學校),而造成這個結果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當年他上初三時老師的體罰和父母的不理解。
當我讀到這個案例的時候,我似乎在書中看到了我母親的縮影,我媽媽對她的過去進行回憶時,敘述都是這樣展開的:“我小時候家裡困難,你姥姥沒文化,也不知道關心我,家裡什麼活兒都是我幹,但是有好衣服都得先緊著你大姨穿,我穿的不好,學校老師也看不起我,導致我的性格很自卑……因為自卑,工作之後見到領導都躲著走,所以跟領導的關係處理不好,工作也不順利……結婚之後你爸對我也不會噓寒問暖,導致我的婚姻生活也不幸福……後來有了你,你上學了學習也不優秀,也不能給我爭口氣……我這一輩子各方面都不順,就導致我現在這種性格。我,我都快抑鬱了……”
對於我母親的這種“回憶錄”,我開始聽還帶有幾分同情並加以勸慰,可是當她像“祥林嫂”一樣每次都這樣重複的時候,我真是聽不下去,我只能報以無奈的微笑,然後找個藉口逃離。因為後來我逐漸意識到:在我母親眼中,她所有的不幸都是別人造成的,她沒有錯,錯的都是別人,無論再怎麼勸她要從自身找原因也無濟於事,甚至還會招致她將矛頭指向我,簡直得不償失。但這次,當我在書中讀到這個案例的時候,我決定將這個案例分享給我的母親,試圖也讓她認識一下隱藏在她潛意識裡的那個“小男孩兒”。
果然,當我將這個男孩兒寫的求助信讀給我母親聽的時候,她與小男孩兒的情緒高度共鳴,我每讀到小男孩兒經歷的一個心理階段時,我母親就會說:“對!就是這麼回事!”情緒高度認同的同時,她還會結合著小男孩兒信中的描述來講述她自己的類似經歷,表現出高度的“共情”。
這一次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我第一次認真並完整的聽完她老人家對其成長史的講述,或者說我通過小男孩的求助信第一次與我母親“共情”。讀完信之後,我又開始按照書中李子勳老師指導心理醫生的做法,給我母親做這樣一個假設:“假設當年我姥姥對你很關心,你也有漂亮的衣服穿,學校老師對你也很好,工作中領導對你也很公平,結婚之後我爸爸也能給你溫暖,我的學習也很給你爭氣,但是你的境遇還和現在一樣,那你怎麼想?”我母親剛開始說:“那肯定就不同啦,我生活一定比現在好很多,性格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我說:“我的‘假如’是以前發生的事情不同,但現在的境遇相同,你會怎麼想?”我媽媽思考了一下說:“如果過去那些不愉快都沒有發生過,而我還是現在這個樣子,那一定是我自身出了問題。”她的這個回答著實讓我看到了曙光,正如李子勳老師書中說的那樣:這個男孩兒必須自己意識到是自己的問題並且自己做一個內心決定對自己說:我要做什麼、怎樣做才能改變當下!如果他自己不做這個決定,那麼誰也幫不了他,心理醫生也幫不了他。而我母親的這個回答雖然沒有直接做出內心的決定,但最起碼傳遞這樣一種信息:她開始意識到一種局面的形成她自身也是有原因的,她是可以通過改變她自己而使局面得到改善,而不是用各種藉口解釋自己面對殘局無能為力。於是我“趁熱打鐵”,把李子勳老師的話全部都講給我母親聽,其中對我和她都深有觸動的話摘抄如下:
“……實際上,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伴隨著創傷體驗,這是成長需要的。就如同小樹的成長需要陽光也需要風雨一樣。如果一個人說他從沒有過創傷,那是壓抑的結果。如果孩子沒捱過打,也許誰的一句話、一個態度、一個表情,都會給他造成痛苦,或者爸爸媽媽忘了給孩子買生日禮物,也會給他造成創傷。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癒合創傷的能力,這個能力就是成熟的標誌,如果孩子受到創傷不能癒合,那就說明他不願意成長。……”
“……一個事件可能給你帶來了創傷,但這個創傷對你的傷害遠遠沒有你自己的生活態度變得很消極的傷害大,真正傷害你的不是創傷事件本身而是你的態度……”
“……只有寬容了傷害你的人才真正能夠從傷害事件裡完全康復出來。要做到寬容就必須考慮到他人的善意,必須去思考一些帶有正面意義的東西。……”
“……其實很多傷害都是慢慢被自己建構出來的。如果總用負面的非常灰色的情緒來對待以前的事情去回憶,就把創傷更加的活化了。……”
讀完書中內容,我又結合我媽媽自身經歷加以解釋:我的姥姥已在九泉之下,她再不關心你,畢竟給了你生命。她的文化缺失也不是她造成的,沒有姥姥姥爺年輕時的努力,也許也沒有你後來的工作,也不能有條件送我上大學,我也不會成為光榮的教師……所以,一個人擁有的幸福,不僅靠自己,更離不開上幾代人的努力,對於已入黃泉的前輩長者我們只有感恩。我父親也已經去世了,就算給你帶來的都是痛苦的回憶,再怎麼歸咎於他也不會對現在以及今後有任何改變。至於你曾經的領導同事,無論當時對你造成怎樣的不愉快,現在都已不再聯繫了,都已經迴歸各自的生活,再用回憶去激活那些曾經的創傷,只能讓自己更不愉快。
我和我媽媽一起看過《都挺好》這部電視劇,我將明成和明玉的成長經歷給我媽媽做對比:明成的成長從來不缺少關愛,可以說是要啥有啥,但長大之後卻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啃老族”,而同為一奶同胞的明玉卻受盡了來自家庭的“不公平待遇”,但“命運的公平”安排她遇見了情深恩重的師父以及優秀溫暖的男友,不僅使明玉的情感在社會中得到了補償,她自己也通過奮鬥擁有了令人羨慕的生活。最終,明成選擇了接納自己,自食其力,重拾“苦難”——去非洲打工開啟成長之路,而明玉也在一場夢境中徹底擺脫了她對其母親長久的怨恨,開始了自己嶄新的情感旅程。可見,無論是“關愛”還是“苦難”,都不能單純評論其是好是壞,關鍵還看自己面對時的心態。最終我與母親達成共識:苦難,每個人都要經歷,這樣的經歷究竟是“一生的災難”還是“一生的財富”,只取決於面對苦難的人的態度,積極面對就是財富,態度消沉就是災難。
這一次與母親的交流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我藉助李子勳老師書中的語言,向我母親講述了我想說但又不會說的話。我感謝李子勳老師留給世人如此之棒的作品,感謝向我推薦這本書的劉桂生老師,我更要感謝我的母親,是她讓我擁有“自我中心人格”的經歷,正因為是這樣性格的人,才更能深刻的感受這類人的痛苦。我最要感謝的是閱讀的力量,正是因為有了閱讀和反思,才讓我領悟到了自我救贖的正確打開方式。
閱讀更多 劉桂生談教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