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的家長微信群中有一個家長言論比較過激,懟老師和其他家長,影響和諧,如何處理?

許多分教育課堂


我的妻子是初一的班主任,她長期教初三,本來這這方面已經有很多的經驗的啦。不過昨天晚上接了一個家長的電話,然後就感覺她是很生氣的樣子。她說那兩夫妻就仗著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廠的員工,說話半點家教都沒有,就因為兒子剛上初一,沒有搞清楚坐車的路線,不單投訴司機,打電話給班主任,而且作為母親還在班級群裡面公然挑釁班主任,說班主任工作不到位。我老婆一氣之下就把她跟校長討論她的兒子的微信截圖轉發到微信上面,後來有個家長看了之後就主動在群裡面發了一條信息,表示做班主任的還是很辛苦的,希望大家理解一下。

這種無理取鬧的家長就是要給他一個下馬威。不能跟他爭吵,但是要據理力爭。有什麼證據可以讓她馬上閉嘴的,就攤出來給她看。如果那個家長真的太過無理取鬧,在群裡面發飆甚至講粗言爛語的話,做好截圖證據就直接可以把他清理出群。


中小學英語精修


教育有焦點,我們有觀點!

班級的家長微信群,其群主應該是班主任。如果群主在發現有家長在群裡發表言論過激的言論,或者是不適宜在該群傳播的內容時應該及時制止並與家長單獨溝通,如果制止無效應該禁言該家長或者踢出該群。



班級的家長微信群是家校溝通交流平臺,受到監管,不是攻擊爭論之地。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學校教師與時俱進建立家長微信群,其目的是便於增進交流,更快傳遞信息,增強班級凝聚力。

屬於集體的事情可以在班級群裡商量,屬於個別問題應該單獨交流。



班級的家長微信群,群主應該建立規則,營造良好氛圍。

建群之初,群主應該及時公告群裡規則是什麼,大家共同遵守。

比如群裡每個人的名字應該是怎樣的,群裡發信息的時間段是什麼時候,群裡能發哪些內容,可不可以發拉票砍價等鏈接,老師發的信息需不需要發回復等等。大家形成共識,自覺遵守,新進群的也要提醒一遍。



任何微信群群主需承擔群裡非法言論的法律責任,同時也有管理群的權利和義務。

因微信群裡傳播謠言,組織非法活動等群主受到抓捕的事屢見新聞。可見,群主在具有責任的同時應當擁有相應權利。



家長微信群中家長應該為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樣,文明言語,求同存異。

家長微信群,是班級家長的聚集地,像家長會一樣,家長應該為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樣。上行下效!



我是村小教師,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批評指正,咱們評論區見!


敘州小學教育觀察


我是一個小學六年級孩子的家長,這些年見識了現在老師的教育態度,有的老師是真心的愛孩子,有的老師就是他媽的在混工資,要家長改作業,判卷子,簽字幾乎是每要做的事,老子有火不敢發,想著孩子還在他們手裡,怕孩子受委屈……群裡幾十個家長,馬屁精的一大堆,有時噁心至極,這就是人生百態,學校百態,但教育沒有百態,他們商量好了一樣一至的把事情都交給家長了!


人生如藝320


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我女兒的作業全是我批改的,批改還要符合數學、語文、英語老師的模版,一會兒換鉛筆一會兒紅筆,再上傳作業到叮叮。

我值班時不能批改,第二天老師點名批評,給老師發微信,連回也不回,沒辦法,愣是教會了女兒自己批改作業、上傳作業。還有各種利用微信點贊、轉發,參加教學實踐…

老師開家長會,平均每次3小時,孩子是我的,沒錯,可是我也要工作養孩子,不是說孩子從學校出來,家長就扔下一切,陪著孩子。

我沒別的要求,少一些麻煩的任務吧,就算批改作業也單純點吧。

說真的老師,我孩子這三年是我教的


洪頡8008


這樣的家長估計每個群裡都會有,對這樣的家長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無視。

這樣的事情記得最清楚第一次是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孩子剛上小學,每次寫作業都可費勁,寫的可慢。班級群裡有個可喜歡“顯擺”的家長,他家孩子提前上過幼小銜接,字也認識不少,計算也沒啥問題,那時每天都有個閱讀20分鐘課外書的作業,很多家長都在吐槽這個閱讀這個作業了,孩子不認識多少字,讀個書把孩子難為的要死。這個家長每次很早就在群裡發消息說自己的孩子讀完了,剛開始還會有別的家長誇兩句,羨慕他家孩子讀的快,作業完成的快,慢慢的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後來他在群裡發消息說自己孩子作業已完成,沒有別人再去回覆了。

有一天不知道這位家長在哪裡看到別的學校的學生作業比他們的多,直接就把那份作業發群裡了,並且問老師能不能多佈置點作業,要不怎麼和別的學校競爭。這時班裡一個家長有意無意的說了一句:“你考慮的真周到,你家孩子作業寫得快,你可以考慮讓老師單獨給你家孩子佈置點作業,我們不會說什麼的。”這一下好像捅了馬蜂窩,鬥嘴開始了,你一句他一句說個不停。剛開始還有兩個勸架的,後來都沒人說話了,老師是至始至終一句話也沒說。

班級群也是個小社會,裡面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每個人說話的方法方法也會不同,但是總有一些會引起他人反感的人存在,有時可能是表達方式,有時可能也是無意的,也不可避免有時家長是故意的,對於這樣的事情最好的處理方式是“無視”。


然規教育說


我家孩今年二年級,今年期中考試的時候數學考了99,語文98,孩回來哭了幾個小時,說沒考好。我家孩從幼兒園就比較聽話,但有點不好,就是太在乎成績,心態又比較差,只要沒考100分就情緒不好,我們一直開導他,現在還小不要太在意成績,先養成好的習慣,字寫好,多思考,坐姿要端正,做題多讀題。一年級也跟的上,因為他在幼兒園比較認真,一年級就沒啥問題,就是有一段時間,分數持續下降,老師打了一巴掌,我們也沒有怎麼在意,成績有起伏是正常的,可就在今年期中考後,回來一直哭,安慰、大吼都沒用,一直哭,哭了3個小時了才斷斷續續說老師明天要打他,說老師以前就打誰、誰、誰,說今天髮捲子老師直接扔到他身上,說就是因為我們這些家長那時沒學好,所以孩子也學不好,還給我兒子規定每次都得考一百分,還把一個只考了八十多分的女學生拉辦公室打手心,打的特別嚴重,這個老師資歷比較老了,老師管的比較嚴,會打孩子,我都不知道怎麼做了,我都是全職在家帶他,有問題我也是積極配合老師,哪個孩子能次次考滿分,說我們家長的話就不提了。我只能跟孩子說,老師要求考一百分也是你有那個能力,是對你有期望,希望你好,考試這麼簡單的你竟然大意寫錯了,老師肯定會很生氣,老師打這個同學,打那個同學,可老師從來沒有打過你對不對?只要你按自己的去做,每件事儘量去做好,老師不是從來不說你,凡事不要太去計較,有些話也不要太在乎,做好我們自己,因為我家孩確實比較聽話,我們一直都在想他能不能不要太在乎成績,現在還小,未來還有很多坎,也有無數次的考試,如果初、高考沒考好,按他現在的情緒肯定會蹦的,就算轉學誰敢確認能遇到一個好老師,也不能一味的要求老師,只能我們自己多操點心了,不能光看老師不好的一面,也要看好的一面,孩子現在情緒轉變很多了,能接受嚴厲的老師了,未來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不可能每次都逃避吧


仙人掌在沙漠中


之前我們那個年紀,蠻多家長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我從小我媽一個人帶著我,我媽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是很會寫,寫個數字都要問我怎麼寫,家長會就給我開過一次,我讀書就不讓我媽操心,雖然不是特別好,但是不會墊底屬於中上。我覺得孩子如果天生有學習的料,後天努力加上老師的教育,不會太差,現在家長工作都比較忙,下班再去教孩子做作業真的有點頭疼的,雖然說孩子教育是家長和學校共同的事情,但是讓家長批改作業,有點太過了,有些作業還不一定會,哎


若愛只如初見951213


大家好,我是桂老師!!

可能我的想法和大多數老師以及家長的想法相反。

我覺得,教師建的家長微信群就不應該存在!!

我有個女孩,我小孩讀二年級了,老師天天在群裡發作業。我就奇怪了,下課了馬上就把作業寫在黑板上,讓孩子記下來不就行了。

為什麼明明可以一氣呵成、一鼓作氣做完的事情,要分那麼多步驟,佔用那麼多時間?

以前沒有微信的時候,老師佈置作業是怎麼佈置的?不就是上完課往黑板上一寫,提醒同學們記下來,提醒下他們回去記得寫就行了。

我覺得現在很多小學老師(現在很多中學老師也這樣了)養成了一種偏執和驕傲的毛病,將自己凌駕於很多家長之上。在群裡的很多舉動也不是很妥當,我相信大多數家長都在群裡看到過老師如下舉動:

(1)經常在群裡把在學校上課不認真聽課的小孩拍照傳到群裡面,給所有家長觀看,有時候我不禁想,這和以前抓著犯人遊街有什麼區別?

(2)經常在群裡把在學校有違紀行為的小孩也發到群裡,比如兩個小學生在班裡發生了矛盾打了一架,老師不管對錯,先拍個照片先,到時發到群裡,小孩連著父母都教育一遍。

(3)經常很晚(晚上89點)才在家長群裡發作業,一發就是一堆,也不管學生能不能做完。

首先要聲明的是,我女兒從來沒被拍過傳到群裡,也沒怎麼在群裡被老師批評過。但每次在群裡看到老師發小孩照片,我覺得挺難受的。他們畢竟還是孩子,有些小孩可能已經有強烈的自尊心了。老師做事情至少也要考慮下孩子和家長的臉面問題,這種問題應該私發給家長,單獨跟家長好好溝通。不然很容易鬧矛盾。

很多時候,家長和老師的矛盾都是由雙方的溝通問題造成的,也並不說誰對誰錯。但作為老師就應該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老師的權威是捧出來的,不是靠和家長的硬碰硬碰出來。老師的權威是建立在高超的教學水平,高尚的師德以及和家長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上的,一旦越來越多的取得了家長和學生的信任,就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支持你的教學工作,得到大家的支持,老師和家長的矛盾也就會越來越少。而現在很多老師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很多時候都是一意孤行,行事作風帶著上級對下級的官僚氣息,不把家長當回事。

另外,很多老師之所以總是課後很晚才在家長群裡發作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學水平和能力的問題。課後該留什麼作業,這些在上課前都應該想好,下課時往黑板一些就完事了。佈置作業要合情合理,要考慮班級的平均水平。

在我看來,很多老師每次都在家長群裡教育教育家長,“教育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的付出和努力”話是沒錯,但是被濫用了,大多數家長是非常在乎自己小孩的教育的,但是也要有正確的方法,難道陪著小孩天天熬夜寫老師留下的重複而且繁瑣的作業就是教育了?

“至於一個家長言論比較過激,懟老師和其他家長,影響和諧,如何處理?”,提問的是老師嗎?如果是老師,老師可以把言辭過激的家長禁言不就完事了,最好集體禁言,然後私下和家長電話溝通。



柳州數理化君


其實老師也應該學習一下兒童心理學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學,我的兒子初二說英語老師有一點錯就讓我罰站,其他同學只是說說,其實這是老師對他負責人,但是青春期孩子不這麼想,他認為就是針對他,所以英語作業故意不寫,



璟亓


我小孩初一的班主任開無論表揚還是批評以及每天作業情況都在班級群發,這些我都可以理解,但是最讓我反感是開幾次家長會時當著眾家長面公開批評我們村的學生早戀啊!給班裡的大部分同學起侮辱性的外號等等,真的一竹竿打死一群人,哪個學生有問題你私下找相應家長聊,別老是每次當眾家長時說這村的學生,我都不好意思了,因為班裡是有一個小孩是我們這的從小學時期就已經是問題小孩了,老師也管不了他,他父母離婚的,他爸也管不了他,在小學裡已經出名頑劣,剛好上初中就跟我小孩還有幾個分在同一班,我小孩當時一知道跟他分一班時已經說完啦!倒黴跟他分在同一個班,誰都討厭他,我自己小孩自認脾氣還好,作業按時完成,就是成績一般般。可是每次開家長會聽班主任說就隔應人,感覺不會尊重人[淚奔][淚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