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增长黑客》这本书,听说读完这本书的人都能赚到钱是真的吗?

笨笨滴元老


总体来说,这本书是基于AARRR模型来写的,即拉新、激活、留存、转化和自传播。

有一些可以借鉴的案例,比如A/B测试这样的,这个已经有很多APP都采用了。应用较广泛的大概就类似淘宝APP这样的,这是基于每个用户的数据推荐的,每个人的淘宝界面都不一样。

还有比如MVP,就是最小可行性产品,对于创业初期的人来说,可以用来试验自己的创意是否可行。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想要试验成功还能不被别人抢去先机,创业者得做好衡量了。

还有一些案例有些过时,但是思想可以借鉴。比如说,他介绍到早期国外的博客有小挂件,目的是增加网站的外链,提高权重和吸引用户点击。这个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地方,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合作联名款,或者您可以开发一个功能,前提是非常实用且多平台兼容。

总的来说,这本书可以看,也许它不会马上起作用,但是说不定对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创业会有所启发。


投融界服务


先来说说这本书。它主要讨论实现有效获客、留存用户以及低成本爆发式增长的理论,分为两部分内容:方法+实战。


作者之一的Sean Ellis通过两次成功实现低成本爆发式增长的经验,整理出一套增长理论。


第一次是帮助网络游戏公司Uproar在索尼、微软和雅虎等知名公司的包围圈下异军突起。第二次是用几周的时间帮助创新性产品LogMeln突破了获客瓶颈。


两次成功之后,Sean将增长理论运用到与Dropbox合作的过程中。成功带领Dropbox公司用16个月的时间,在没有广告支出的情况下,打败无数竞争对手,让用户从10万迅速增长到400万。


同时期内,网络支付平台Paypal、社交平台Facebook、住宿服务网站Airbnb、问答网站Quora等等都在践行类似的方法实现增长。


这么多成功的案例足以说明《增长黑客》中提到的增长理论是非常实用的成功经验。它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编程上的巧思设计,通过一次次的试验迭代,优化用户体验,代替传统的广告营销,实现用户增长和留存。


说完这本书,回头来看下题主的问题。读完这本书都能赚到钱吗?


书中讨论的方法强调的是团队合作,也就是说不是靠一个人就可以成功的。它强调打破传统企业的筒仓式组织架构,也就是传统的市场部、产品部、工程部和数据科学部等,各个部门各自负责部分工作,相互割裂的交流合作方式。


应用增长理论需要组建一个增长团队,包括增长负责人、产品经理、软件工程师、营销专员、数据分析师以及产品设计师6种角色,这样的团队可以结合彼此的职能经验和专业意见最高效地试验出最优方案。所以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还是要依靠团队的。


而且靠读一本书就能赚钱是不是说服力有些苍白?读书的目的是扩充知识,但是如何有效应用知识提升技能才是对我们每个人更加根本的挑战。


欢迎关注@书影茶话室,和我一起聊聊书籍,谈谈电影,扩展触摸世界的维度。


书影茶话室


  本周读完了范冰的《增长黑客》,里面提供了大量的互联网运营案例,这里做索引供大家参考。

  1. 按惯例,还是先来一剂鸡汤。

  总的来说,一路野蛮生长,跌跌撞撞,体内吸收了不少“混乱”的能量。然而那些在当初看来任性妄为、无足轻重的经历,终将在某一日连点成线,开花结果。正如乔布斯在斯坦福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你不可能从现在预测到未来,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你必须相信,那些生命中点点滴滴,将会在你未来的生命里,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你必须始终相信一些东西——你的勇气、宿命、生活、姻缘,随便什么,它们将给你追寻内心真正所想的自信,带你走离平凡,变得与众不同。”

2. 增长黑客常用的工具箱。Google Analytics;Mixpanel;KissMetircs;UserCycle;Customer.io;Optimize.ly;Basecamp(37signal的项目管理软件)

3. PMF:Marc Andreessen将“产品与市场相契合”的这一状态称为PMF(Product/Market Fit)。在达成PMF之前,过早的推广和过多的优化都是不必要的。创造正确的产品也是“增长黑客”的第一个步骤。

4. 最小化可行产品。在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贸然倾尽全力投入资源大规模进入是危险的。验证产品方向是否可行,可以通过“更聪明”的办法来完成。这就是硅谷作家艾Eric Ries在《精益创业》中提到的(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称MVP)的概念。MVP就是将产品原型用最简洁的实现方式开发出来,过滤掉冗余杂音和高级特性,快速投放市场让目标用户上手使用,然后通过不断地听取反馈掌握有价值的信息,由此对产品原型迭代优化。MVP的一个很好的实现方式是微信公众号,比如各大app的微信服务号,就是一个app。

5. 内容营销。根据美国内容营销协会(content marketing institute)的定义,内容营销是一种通过生产发布有价值的、与目标人群有关联的、持续性的内容来吸引目标人群、改变或强化目标人群的行为,以产生商业化目的的营销方式。

6. 捆绑下载。豌豆荚设计的下载思路非常神奇,用户在搜索某些热门应用的时候,下载的其实是特定的豌豆荚安装包。打开后自动开始下载这款热门应用。为了弥补从浏览器到应用内的锻炼,豌豆荚为每一个应用都开发了不同版本的安装包。比如zmbz_wandoujia.apk就是豌豆荚专门为“最美壁纸”这个应用设计的安装包。

7.一个功能明确、转化率较高的网站,必须让用户在第一时间明白它的作用和价值,并且用最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接下来要做的动作,尽可能排除与核心目标无关的其他要素,减少无意义的视觉干扰,即“别让用户思考”。

8. 重定向“Retargeting”在线广告技术。首先你需要在网站里插入一段追踪代码,当用户进入该页面后,代码就会在他们的电脑里植入一个cookie,它会标记出用户身份和感兴趣的商品信息。当这个用户访问其他网站时,只要该网站加入了 重定向广告联盟,就有资格读取出cookie中记录的用户身份和商品信息,并将动态的广告位“掉包”成用户感兴趣的商品广告。这里的重定向广告联盟泛指第三方的重定向广告服务商,如adrool、retargter、chango,也包括像google adwords这样专业的展示广告功能。

9. 以前总看雷达图而不明觉厉,今天看了百姓网对于他们电话销售团队的KPI考核图才知道这种图最大的作用是看短板和长处。当不同的人的不同特点用雷达图展现出来的时候,能清晰地发现他们的特点。

10. 衡量病毒传播的两大指标是K因子(K Factor)和病毒循环周期(Viral Cycle Time)。K因子=感染率*转化率。感染率是指某个用户向其他人传播产品的 程度,转化率是感染用户转化成新用户的比例。提高K因子就要同时提高感染率和转化率。1)鼓励用户多发送邀请,如在一对一的通讯录联系人邀请之外,增加发微博、邮件群发选项;2)优化注册步骤,提高转化成功率。

  病毒循环周期,是指从用户发出病毒邀请,到新用户完成转化(如点击阅读、注册、消费的行为)所花费的时间。病毒循环周期越短,效果越好。

11. 病毒传播的案例之一让我印象深刻:BUG营销,谎称产品出bug,让大家去哄抢。典型案例是2013年6月百度云盘被爆100G网盘只要五毛钱。类似的还有迅雷会员。作者一句:要知道 ,在知乎上一个“哪些东西买了之后会让人因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升而感觉相见恨晚”的讨论中,“迅雷会员”一项可是获得了近6000票的超高人气。

12. Airbnb在创立之初因为没有收入来源,两位创始人买来盒装麦片,然后将包装盒重新设计为奥巴马和麦凯恩(当时正值2008年美国大选),靠卖出500盒麦片牟利。后来他们在见Paul Graham的时候打动对方的也正是这个经历:这群人竟然可以靠卖麦片来维持公司,他们的项目死不了。他认为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努力的公司。

13. 美丽说2011年的移动应用的推广费用就高达500万,他们的一个重要推广策略后来转变为和主打女性概念的手机厂商合作与深度定制,此外还和拍照电商等上下游应用互相导量。

14.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手上什么都没有,要经验没经验,要经费没经费,但其实只要不放弃任何的可能,前辈的一句指点、没看过的一个搞笑视频、和朋友相处积累的一点人品、“这里好像可以再做好一点”的小想法,就可能成为越过障碍的关键。

15. 既然是鸡汤堂主,那就自然还是以鸡汤结束本读书笔记(其实上一条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感人的影视用心去感受


不管是多好的经典书籍,书中有很多很有用的知识,但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而从书中知道的知识只是知,如果不去用行动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你就是只是知,而不是会。所以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到行动,这才是"知行合一"的道理。如果想知道了解"知行合一"为大家推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这本书。这是个人的理解,如有错处,请留言指点


唯立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