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馆阁体的人是否属于书法功力深厚的人呢?

瑶筝弹清风


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馆阁体只是浩瀚无垠的书法宇宙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耀眼明珠,确实是体现一定书法功夫的标志之一。

不过,那行都有优秀的人才,同时也有滥竽充数者,并不是能写馆阁体的就表示书法功夫深厚。但是,不要小瞧馆阁体,它是一种别具一格的书写技能,没有深厚的小楷书法功底写不了馆阁体,注意,我说的是必须精熟小楷技法。

事实证明,现如今所谓的大楷书家法多如牛毛,但是,当中善于专研小楷、擅长写馆阁体的却非常少。
▲赵孟頫小楷《汲黯传》

当今书法似乎界高手如云,可是,为什么很多痴迷练假大楷的人,单纯看他们的字体外貌写的很漂亮(画出来的),却写不了小楷呢? 原因:

一是书法理念有问题,本身对馆阁体不屑一顾,甚至充满了排斥力,于是,不喜欢小楷,也不愿意练小楷。

二是自以为写得很好,实际上有些技法是不对的,一直在画字,并没有真正的掌握传统古法用笔核心精髓——自然书写。当偶尔想写小字的时候,笔性手法处于半绝缘状态,转换不了。
▲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

其实,小楷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绝不是将大字缩小写那么简单,如果不专门的学过小楷书写技法,小楷和大楷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 永远理解不了。

殊不知,大楷写不好的原因,其中就有不懂小楷技法的成分。不妨试试,当练过小楷之后,回过头来再写大楷,觉得比以前轻松自如多了,却原来,大楷有很多不必要的笔法动作……
▲成亲王小楷《群仙高会赋》

馆阁体,通俗点儿说,是古代通行的手写体规范字,和碑文墓志那种刀刻字不属于一路。主要区别是书写技法不一样,字体功能性及其适用领域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

馆阁体与写经体、文人体等其他小楷是一个大家族,是独立的书法运行系统。突出的特点是: 笔法动作简单,具有良好的书写性、适用性……

明清之后,馆阁体作为必考科目被列入科举考试制度当中,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成为写字课。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后,诸多历史原因导致毛笔字书写教育中断了….
▲林则徐小楷《佛说无量寿经》

现如今,书法进课堂了,写字教育纳入应试科目,成为传统文化复兴之路上一匹骏马。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恢复馆阁体书写技能教育,它应该成为当代书法教育学科中的一项重要的典范传承下去,而且,如能将馆阁体、写经体的基础技法加以变通,使其转化为现代硬笔书写技法,用于小学生、中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人人需要掌握的一项书写技能予以普及,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一大幸事……但愿如此吧!


▲毛树棠小楷《小园赋》

我想,作为书法爱好者们,最好能抽出一点时间练一练毛笔小楷及馆阁体,它会让你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书法的源动力在哪里?真正的领悟到什么叫实用书写技法? 什么叫艺化书写技法? 写字与书法到底是什么关系?
▲本人书写的小楷《心经》

书写技法、训练方法是永恒的主题,书法实验尤为重要,凡事不要凭空想象

以上是我的教学研究心得,仅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想了解更多的练字方法问题,请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信息。我的抖音、火山、西瓜里面有小视频,兴许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支持!

密切关注书法与写字教育发展动态,潜心专注书写技艺方面的课题研究,努力推广实用型硬笔书写技法,做有良心的书法家 ——潘茂生•寄语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馆阁的功力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整个书法界认知的偏失,致使书法的艺术性几乎被馆阁与丑书所覆盖,经过这段时间拨乱反正后,情况已经有所改观,并且有了正大的气象,可喜可贺!

我们在讨论馆阁之前,需要给馆阁先定位,就是馆阁是不是书法?馆阁的发展是否符合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我认为馆阁之所以不能被称为书法史因为其只有功力方面的成绩而没有艺术性,所以馆阁不能成为书法!

但是,馆阁终究有其功力的体现,比如二田!很多人都知道我是最反对二田书法的,因为我认为二田不能成为书法,他没有艺术性!可是,客观地评价二田,我也承认二田的功底深厚!即使是整个书法界比二田功力深厚的也没有几个人!还需说明的是,二田的功力也不是很高,致使相对于放进社会较高而已!我认为二田的功力在笔力与自然的方面还有太多的不足。


一笑貫长天


馆阁体是一种书体,是和楷体一样任何人都可以写的字体,因明清科举要求字体方正、圆润、光洁、整齐,又称台阁体。其特点是惟求端正拘恭,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写得像木版印刷体一样。

书法的功力表现在书家对传统出法的笔法、墨法、字的结构、作品的章法、书写线条的张力等方面的掌控水平,以及对书法审美意蕴的理解程度和表现能力,是书家综合书写水平的表述。

这样看,写馆阁体的书家功力水平有高有低。绝不是写馆阁体的功力水平就高,相反,馆阁体一直饱受争议,馆阁体书法是书法艺术史的一种特殊现象,对于书家的才华、性情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另一个方面,由于皇权的需要和提倡,推动了帖学书法的发展,还是有其积极贡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