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日本救助猶太人的“河豚計劃”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實行嚴厲的反猶政策而迫使大量猶太人背井離鄉之際,遠東地區不斷侵略擴張的日本,在1934年至1940年期間,設計了一個把猶太人從歐洲吸引到"滿洲"和上海,利用猶太人的財富和權勢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的秘密救助猶太人計劃,稱之為"河豚計劃"。日本製定、實施"河豚計劃"不是出於單純的人道主義考慮,而是把救助猶太人作為外交手段,服務於改善日益惡化的日美關係的現實國家利益。儘管日本與德國結盟,但是日本沒有像納粹德國一樣,在其統治區內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但是,"河豚計劃"最終沒有取得任何預期的效果,既沒有引進歐美猶太人的資本,也沒有起到改善日益惡化的日美關係。


二戰前日本救助猶太人的“河豚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