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文教學學習

今日聽了李老師的“高考作文衝刺的幾個‘觸角’”。頗受啟發,有的堪稱顛覆性的。不學習,真可怕。

作文遇到瓶頸,思考:所見 所讀 所遊。作文水平不同者,上下交流討論,以強帶弱。教研組、校級之間、名校+、向有成就的學校學習作文教學之法,乃至向作文機構學習,向網上作文輔導老師學習。術業有專攻、模塊化訓練,是提高作文教學的必由之路。

錯了很多年。過去作文教學想當然,閉門造車。佈置題目,範文引導,建議寫法,提出要求。學生作文。教師批改,範文朗讀學習。結束。這是演繹法,是錯誤的。作文應該是歸納法。舉例:西安高新一中有某位老師佈置《校園的早晨》。學生寫作,教師評選幾篇優秀作文,以及一片名家作文,讓學生談自己喜歡、推薦的佳作,學生各有所愛、莫衷一是。老師讓學生劃去描寫裡面的視覺描寫、聽覺描寫、嗅覺描寫......結果有的作文第一項就被刷下去了,最後剩下的是名家作文。學生恍然大悟,描寫應該調動各種感官,才能逼真生動。領悟到了描寫的方法。學習到了寫作技巧。這就是歸納法,也屬於刻意訓練。

要把作文課提高到課程。

觀察生活 閱讀積累 朗讀強化

舉例:李老師有一學生,語文成績進步飛快。上海文匯報採訪,該生分享經驗。3年閱讀精選美文300篇,衝刺階段精中選優,再選出30篇,早晚朗讀各3篇,思維整日處於打開狀態,狀態極佳,最後高考作文滿分。

歸納舉例。演講稿、發言稿的區別。學生各挑選3篇,比較之後,就會發現差異,就學會了各自的寫法。

語文老師不是交給學生知識、能力,而是啟發、引導、指點迷津。教師的作用是引導,讓學生學會遷移。從一個案例到另一個案例。

作文3步驟:內容 構思 立意

構思,就是文章的思路,也就是聯想和想象,由A及B,由此物及彼物的過程。構思的目的是活躍學生的聯想。聯想有淺層次和深層次聯想之分。淺層次聯想是平庸的作文,深層次聯想才能出佳作。這就是構思的重要性。

之所以強調朗讀,是因為朗讀的過程會產生構思!

作文5個環節:課文閱讀、名篇閱讀、佳作朗讀、生活感悟、微型講座

朗讀強化:3年 每週1篇 高三30篇 要求:樣本/類別 方法:主題/哲理

構思積累:3年 每週2次 高三30次 要求:聯想/想象 方法:討論/交流

觀察生活:3年 每週3次 高三30次 要求:案例/類別 方法:引導/遷移

高三衝刺:朗讀 構思 觀察 30篇/次 要求:樣本/類別 方法:主題/哲理

高三衝刺:技巧 方法 1、寫好開頭結尾2、重視闡述例證3、學會引用名言4、注意合理分段。

寫好開頭結尾:

第一招:講述引人入勝的故事 第二招:引用令人咀嚼的詩句 第三招:重視文學作品的情景 第四招:提出淺近深刻的問題

第五招:再現聯想想象的場景 第六招:摘錄經典雋永的名言 第七招:製造驚奇新穎的懸念 第八招:闡述假設合理的推斷

第九招:移植及時鮮活的新聞 第十招:抒發辯證精闢的議論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這既精美又凝重的詩句是泰戈爾的。(開頭)盼著有一天,我們都能說:“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報以歌。”

學會引用名言

“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李白的詩句。(合格)

“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李白的一聲吶喊。(滲透了個人情感)(良好)

“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李白留給後人的一聲千年吶喊。(優秀)

周國平說“在人生畫面上,夢幻也是真實的一筆”。

“在人生畫面上,夢幻也是真實的一筆”,這是周國平送給我們的話語。

“在人生畫面上,夢幻也是真實的一筆”,這是周國平對“夢”藝術的哲理詮釋。

“偉大是被苦難所壘起來的”,是的,我認為,不是苦難造就了“偉大”,而是那些“偉大”者,用自身的苦難成就、創造了那個時代。(有了詮釋,就有了我的觀點、我的思想與我的情感傾向。)

高三衝刺:

30篇提供樣本,學生篩選---朗讀

30次劃分類別,重視創意---構思

10次設置專題,注意思辨---討論

5次一文多次,整體局部---修改

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被動學習 主動學習

課堂授課 5%------教師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