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宝骏“钻空子”营销:误导消费者,添乱经销商,破坏在线创新

在防疫特殊时期,新宝骏“30天内无理由换车”的“钻空子”营销,不仅误导消费者,还将本身就压力巨大的经销商置于尴尬境地,更让汽车行业刚刚兴起的在线营销遭遇诚信危机。

很多事物都是双刃剑。

受疫情影响,中国汽车市场2月销量同比大跌80%,汽车企业和经销商均承受重压。

针对防控时期的特殊性,车企和经销商纷纷推动在线营销,力争通过营销创新共克时艰。

创新是应该大书特书的积极举措,但偏偏被有的企业玩坏了。

新宝骏的“30天无理由退车”,就是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负面典型。

误导消费者:无理由退车“有条件”

3月6日,隶属于上汽通用五菱的新宝骏品牌,在BAOJUN APP发表了《首创30天无理由退车,新宝骏自信源于科技》的推送文章。

消息爆出,汽车圈集体震撼。

无理由退款退货的规则,虽然在电商领域早已非常成熟,但鉴于汽车大宗商品的特殊性,一直无法推进。

难道新宝骏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

一开始,不少人都起立鼓掌,误认为新宝骏营销有魄力,降本有实力,产品有信心。

但仔细了解后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所谓的无理由退车,居然有“适用条件”。

都说无理由了,还有条件?

这种自相矛盾,别说创新了,整个是误导消费者的“大坑”。

新宝骏“钻空子”营销:误导消费者,添乱经销商,破坏在线创新

添乱经销商:不具备操作条件

现在新宝骏的误导营销已经被多方批判,在这里不多做赘述。

仅强调一点:即使新宝骏提出“30天有条件换车”的营销方案,也是罔顾实际情况的瞎胡闹。

无理由换车,不是汽车企业不想做,是现阶段没有能力执行。

以新宝骏政策为例,即使最终退车,算一算细账消费者也是吃亏的。

买过车的人都知道,新车销售环节需要支付的款项不仅包括购车款,还含有税费、保险金、上牌费等,如果贷款,还可能涉及相关手续费。

上述款项中,仅购置税一项,就要万元左右,这部分钱是不会出现在退车款项中的。

此外,贷款违约金、服务费,不能全额退还的保险金,无法预测。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消费者根据“30天无理由退车”条款,一“不小心”购买了新宝骏的车,29天之后不想要了,只能被退回车辆的开票金额。

基本每天折价至少500元,相当于奔驰宝马的日租金,租了一个月新宝骏开。

还有,新车一旦缴税上牌,在“大绿本”上就会留下首任车主的名字,也就成了不折不扣的二手车。

这种车在销售渠道二次销售时,绝对不可能再卖新车价格,这种损失谁买单?

目前,有关被退还的“二手新车”如何处理,没有看到任何官方通知。

作为市场终端的宝骏经销商,销售不景气本来心乱如麻,遭遇这种无妄之灾添乱,简直有苦难言。

钻“创新”空子,破坏在线营销口碑

早在2月初在线营销刚兴起的时候,微信公众平台《车瞳》就发了《汽车网购别盲目:警惕贪小便宜吃大亏》的文章,提示用户警惕在线营销风险。

当时内容重点,主要是担忧不正规商户,趁着在线营销钻空子,误导消费者。

万万没想到,一家汽车企业居然推出这种两头赔钱,两头不落好的政策。

直至今天,尽管业内批评声音不断,新宝骏官网上,依然堂而皇之的挂着“30天无理由退车”的信息。

对于自己品牌的老车主退车还能再买这件事,新宝骏真的这么有自信?

新宝骏“钻空子”营销:误导消费者,添乱经销商,破坏在线创新

恐怕不然。

如果是笃定消费者因为损失1万多元税金而不会去退车,那么有没有考虑消费者为了“30天无理由退货”的承诺而消费之后,会对新宝骏品牌深深的失望呢?

更糟糕的是,鉴于宝骏主销的三四线及以下小城镇,如果初次购车者真的出现大面积“中招”,受伤的是经销商,背锅的则可能是所有自主品牌。

不仅刚刚开始成长的在线创新将受到重大打击,而且很多朴实无华的“种子用户”,很可能就这么被种到合资品牌的田地里去了。

昏招迭出:新宝骏必须重新补课

疫情引起的销售停滞持续了快两个月,一些小众品牌车企因为之前本来销量就不大,产能也没有开足马力,所以相对来说日子不是那么难过。

但对于宝骏这种靠跑量赚辛苦钱的车企来说,压力就太大了。

一方面,以五菱宏光和宝骏730为首的低端MPV市场,消费者的回本需求在这两年达到饱和。

另一方面,宝骏品牌SUV这几年来一直处在中国品牌的“鄙视链底端”,卖的最好的510和530,是同级别中平均售价最低的,也是同价位中配置最高的,所以利润率一直不理想。

去年开始,新宝骏横空出世,全新的品牌Logo,全新的家族设计,几款车型在上市的头几个月都取得了过万的销量。

但进入下半年,新宝骏却出现五菱家族从来没有过的“上市不到一年即滞涨”的状态。

产品和营销错位是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先骗上船,再挥刀宰”的无理由闹剧,就是混乱的缩影。

差的太多,该补课了。(刘新岳 乾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