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品讀第十三天寵辱不驚


道德經品讀第十三天寵辱不驚


感悟:

一、對於寵辱的態度。

現代人對於寵辱看得太重,比如有的明星曾經很紅,很多粉絲、廣告公司、企業都“寵”著他,接機、廣告代言、日進斗金,可是“花無百日紅”,有一天不再“紅”,有的人就接受不了現實的巨大落差,產生情緒問題,甚至嚴重的發展成抑鬱症。

當然抑鬱症的發病原理沒有定論,也不是說所有的抑鬱症都是這個原因,但是一定有一部分是這個原因,從“萬千寵愛”到“無人問津”,導致心情受影響,長期壓抑,跳脫不開。

不僅僅明星,普通人也會如此。現在的孩子,從生下來開始,都會受到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六七個人的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等他慢慢長大,上學、工作,周圍人一定不會如家人般關注、照顧、寵愛,大多數人會慢慢適應,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會因此而過不去這個坎。

老子說寵辱若驚,當人有這樣的覺醒時,也就不會因為過多的得失而感到煩惱了。


道德經品讀第十三天寵辱不驚

二、對於自身身體的愛惜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健康的身體都沒有了,又何必在乎寵與辱。

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我們在人生達到“高峰”時,要頭腦清醒、居安思危,不得意忘形,不奢侈無度;在跌入“低谷”時,能夠蓄勢待發、堅韌不拔,不失魂落魄、破罐破摔。

那麼,又要怎麼愛惜自己的身體呢?

要做到強大內心,恬靜淡然,達到“無物可以損其身”的境界,榮能享受,辱能承受,那就是真正的愛惜自己。


[原文]

寵辱若驚①,貴大患若身②。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③,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⑤。

[譯文]

受到寵愛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驚恐,把榮辱這樣的大患看得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什麼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得寵是卑下的,得到寵愛感到格外驚喜,失去寵愛則令人驚慌不安。這就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什麼叫做重視大患像重視自身生命一樣?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身體;如果我沒有身體,我還會有什麼禍患呢?所以,珍貴自己的身體是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託付他;愛惜自己的身體是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